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腫瘤會否惡化快 關鍵要看惡性度

腫瘤會否惡化快 關鍵要看惡性度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萬一發現肺部有小結節或陰影,乳房有腫塊,胃裏有腫物,“老肝炎”一二十年了有癌變跡象……肺癌、肝癌、胃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如今每5個居民死亡,當中就有1人死於癌症,惡性腫瘤成爲死亡首因。難怪一有癌症“預警”,“還能活多久?”往往是患者第一問。

腫瘤會否惡化快 關鍵要看惡性度

“癌長得好快,我怕……”往往是患者在確診前的最大感受。腫瘤真的會突然急速惡化嗎?多學科專家表示,發現疑似腫瘤後,只要及時就醫檢測確診,無須害怕,絕大部分癌變不會突然加速,當然,最關鍵的還要看癌的惡性度。

三陰性乳腺癌,或者是HER2陽性乳腺癌,的確有可能在短時間內惡化

肺癌病竈小於1釐米時,腫瘤細胞增殖相對慢,如果增大量達3~4毫米或以上,顯示惡性程度較高

膽管細胞肝癌、肝細胞肝癌這兩類肝癌尤其容易突然惡化,進展特別快

單純的胃腸癌不易致命,致命的是併發症

病例

腫瘤一週長了兩倍?

從去年3月開始,38歲的吳女士就覺得不對勁,右乳房摸到有硬硬的小塊,不過不疼也不癢,她上網查詢,覺得乳腺增生的可能性大,加上孩子剛上幼兒園,三天兩頭生病,一忙起來,吳女士就沒顧得上去醫院做檢查。

直到今年5月,趁着廣州醫保新政策落實定“小點”“大點”醫院,吳女士在定好點後,乾脆掛了乳腺科。沒想到有經驗的醫生一看,馬上讓她做乳腺鉬靶X光,然後正告她“有個心理準備,可能是惡性乳腺腫瘤II期”,隨後爲其安排住院活檢。

吳女士一下子被嚇蒙了,到處惡補乳腺癌知識,當得知II期有乳房全切的可能性後,更是心情焦躁,情緒低落到了谷底。在等待入院的一週裏,吳女士對於胸部變化非常敏感,覺得腫塊長得飛快,“一週長了兩倍,而且總是覺得乳房灼熱,入院前覺得距硬塊較遠的乳暈、乳頭都硬了”。

活檢結果出來,彷彿證實了吳女士的感覺,醫生評估已接近乳腺癌III期,她不由得埋怨,就是未用藥而白白等待檢查的一週,導致腫瘤迅速惡化的。

乳腺癌:三陰性乳腺癌和HER2陽性乳腺癌長得又兇又快

“如果吳女士患的是三陰性乳腺癌,或者是HER2陽性乳腺癌,還真是有可能短時間內惡化。”省醫腫瘤中心乳腺科主任廖寧教授說。

廖寧說,門診裏經常可碰到誤將最兇險的兩種乳腺癌當成“乳腺增生”,不當治療釀成大件事的。比如最近就有一名外地患者,針對所謂“乳腺增生”進行鍼灸、中藥等治療,結果2個月內,硬塊沒消,反而在腋窩處都發現問題,來省醫一查,是惡性程度很高的HER2陽性乳腺癌,已經有淋巴轉移了。

人們對於腫瘤的病情判斷,往往是看分期,即O期,還是I、II、III、IV期,知道前二期是早期,後面的是中、晚期,以此判斷問題嚴不嚴重。在廖寧看來,這並不嚴謹,至少不是病情判斷的全部,因爲分期可不是一直以平均的速度、時間來進行,實際上,分期要結合腫瘤的分型纔有確切意義。通俗地說,就是要看癌種“惡不惡”。

乳腺癌分型,是生物學、組織學特性的概念,患者不容易懂,比如三陰性乳腺癌就有20種分型。一般人比如患者,其實只需要知道,三陰性乳腺癌約佔所有乳腺癌的15%,它是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和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均陰性,由於缺乏內分泌及抗HER2治療的靶點,不僅無針對性標準治療方案,還十分兇險,癌細胞增殖得很快。一般手術後,化療有效,但預後是所有乳腺癌裏最差的,術後2、3年是復發高峯期。知名歌手姚貝娜就是在此時間段內復發,即使她已經行乳房全切術。

除三陰性乳腺癌外,另一種長得又兇又快的,是HER2陽性乳腺癌。它是原癌基因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過分表達,這一癌種比三陰性還常見,佔所有癌種的20%~25%。由於是基因導致,癌細胞增殖迅速,往往腫瘤還很小,卻已經出現轉到淋巴系統,甚至腦轉移。這與吳女士的情況不同,HER2陽性乳腺癌往往不可能摸到,更別說感受到它的增大、變硬了。

正是因爲乳腺癌分型,即癌種惡性程度高不高,纔是決定該怎麼治、如何預後等的關鍵,對於患者而言,在不知分型的情況下,擔心會否、何時突然惡化是毫無意義的。

廖寧強調,無論是患者還是專科醫生靠摸腫塊大小來診斷、決定治療方案,都是錯誤的,“起碼50%~65%的乳腺癌與激素、內分泌相關,唯一有明確得益的做法,是女性堅持每年做乳腺B超,哪怕是1~2毫米的鈣化點都能查出來”,廖寧直言,這比手摸最多能摸到2~5釐米的腫塊要靠譜得太多。

肺癌

病竈超1釐米相對長得快

肺癌已經成爲全國佔死因首位的惡性腫瘤,每年新增肺癌發病超過60萬人,平均每隔30秒就有1人死於肺癌。對於令人談之色變的肺癌,會否在短時間內突然惡化,省醫腫瘤中心副主任、胸外科主任陳剛教授直言“不一定”,只有一個規律就是一旦出現病竈增大時,病情會加快惡化,甚至是速度很快。而如果初篩時癌竈不大,確診時明顯“大了”,更大的可能是初篩檢測手段不夠精準,看錯了。

肺癌的發現,往往是檢查發現肺部陰影、有結節,再確診。患者最恐慌階段,應是確診結果出來時,該怎麼辦?陳剛表示,要綜合考慮。

病竈小於1釐米,只有幾個毫米時,腫瘤細胞增殖相對慢,需要密切關注,至少半年檢查一次,如果增大量達3~4毫米或以上,顯示惡性程度較高,最好還是早手術;如果增大量小,可繼續觀察,隨訪觀察期可達2年。

當病竈大於1釐米,或者接近1釐米並且有“毛玻璃”等惡性病變表現,高度懷疑是惡性病竈;或者病竈的存在讓患者緊張萬分,甚至都睡不着覺,思想負擔過重,可考慮手術清除。

陳剛指出,低劑量螺旋CT可揪出微小的病竈,但實際上,也有不少綜合評估是不考慮手術的。肺癌裏有一種特別的情況,存在微小病竈但多年隨訪未見長大,被稱之爲“惰性肺癌”。比如一名男性,偶爾發現肺部陰影,但3、4年間,多家醫院也不能確定是良性還是惡性,CT做了厚厚一疊,之後確診是微小惡性腫瘤,隨訪觀察5年,一直未見長大。國外研究證實,有三分之一的肺癌是惰性的,甚至在五年後清除這些癌組織,它們仍處於I級。

肝癌

兩類肝癌尤易突然惡化

全球一半的肝癌患者在亞太地區,當中又有一半在中國,可見肝癌兇猛。

中國患者肝癌與其他癌種不同,90%肝癌有乙肝“底”,如果不好好治療,用藥控制抗原陽性,幾年間轉爲肝硬化,肝損害不可逆轉,哪怕控制得好,10~20年惡化爲肝癌。

省醫腫瘤中心副主任、介入治療科主任陸驪工教授稱,科裏每天都要做幾臺肝癌手術。不過,在他看來,與其擔心肝癌突然惡化,倒不如從肝炎開始保護好自己,“中國肝癌現狀非常特殊,只有15%~20%的患者可以手術治療,超過80%的人已經失去了手術切除病竈的機會,只能姑息治療”,也正是因此,往往發現5~6釐米的病竈,4~6個月就長到了10釐米,一年左右時間,患者就去世了。

陸教授指出,尤其是膽管細胞肝癌、肝細胞肝癌,這兩個尤其容易突然惡化,進展特別快。疼痛、黃疸、發癢、消瘦,甚至腹水、消化道出血,中晚期平均僅4~6個月生存期。

能不能在惡化前清除病竈?專家認爲,可能性很小,因爲肝癌,尤其是達到或超過5釐米的,往往伴發衛星病竈,比如檢查時發現2~3個結節,但手術中發現,其實旁邊還有,即使包膜完整,極可能術後1~2個月又復發了。“大醫院的醫生技術都不錯,10釐米的病竈也能清乾淨,但像0.5釐米的衛星小病竈,發現不了,復發可能性大”,陸教授說。

因此,陸驪工呼籲,肝炎患者,應規律用藥控制病情,多休息,生活工作有規律,戒菸戒酒;從40歲開始,每年體檢都應抽血檢測肝癌標誌物看有沒有癌細胞活動;如果沒有定時用藥控制肝炎者,更應以上腹部增強CT作爲常規檢查手段;留意有沒有腹脹、嘔血等消化道症狀,這也是肝病進展的標識。

胃腸癌

致命的主要是併發症

“其實單純的胃腸癌不易致命”,省醫普外科一區主任李勇指出,要患者性命的,多是相關的併發症,比如胃腸出血、梗阻、腦壓增高、腦梗、多器官衰竭等等。因此,在他看來,胃腸癌“突然惡化”,更多是一種誤解。

胃腸癌的多器官“聯動性”,使得早期發現、早做手術非常關鍵。

首先是胃癌,Ⅰ期手術後,超過90%的患者活過五年;而到了Ⅲ期,比例降至40%~50%。到了晚期,一般不採取手術治療,使用化療藥物如果有效,可獲10~12個月的生存期,但如果無效,可能只得幾個月至半年。

而腸癌方面,Ⅰ期手術後,同樣有超過90%的患者活過五年;而到了Ⅲ期,比例降至50%~60%。

“及時發現胃腸癌,兩種檢查手術不可少”,李勇指出,大便常規檢查非常重要,要每年進行;建議45歲後,正常都要進行一次腸鏡檢查,可保10年左右時間的“安全”。及早發現胃腸癌,胃腸鏡的消化道檢查不可少; 體檢時還應抽血檢測腫瘤標識物。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