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11歲腦瘤女孩病故 父母決定捐獻其器官救5人

11歲腦瘤女孩病故 父母決定捐獻其器官救5人

來源:美型男    閱讀: 7.4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前天下午,北京佑安醫院太平間內舉辦了一場特別的遺體告別儀式。逝者是11歲的外地女孩珍珍,因腦瘤去世。孩子的父母在全力救治孩子無效的情況下,決定將愛女的器官捐獻出來。他們的決定挽救了三條生命並讓兩人重見光明。這是北京市人體器官捐獻南區工作站成立以來接收的第一例器官捐獻,也是北京市開展的首例心臟死亡器官捐獻。

11歲腦瘤女孩病故 父母決定捐獻其器官救5人

女孩身患不治之症父母做出驚人決定

梳着齊耳短髮的珍珍喜歡笑,特別是對着爸爸的相機鏡頭的時候,像所有愛美的小姑娘一樣,她喜歡將一支漂亮的彩色髮卡別在頭上,整個人看上去更加俏皮。但如今,這幅景象已經無法重現,只能被永遠定格在了那張黑白照片裏。

12月7日,患有小腦蚓部腫瘤的珍珍病情突然加重,被送至北京佑安醫院急診室。經醫生診斷,昏迷多日的珍珍因嚴重腦水腫,頸部以下已經因缺血壞死,完全失去了知覺。爲了挽救這個尚待綻放的生命,佑安醫院接連請兒童醫院、天壇醫院和宣武醫院神經科等專家進行會診,試圖爲孩子找到一線生機。但經多方專家會診鑑定,珍珍的病情已不可逆轉,無救治希望。

12月11日,瞭解珍珍的病情後,珍珍的媽媽唐春華表示放棄治療,並做出了一個讓醫務人員沒有想到的決定在孩子過世後,將她的器官無償捐獻出來,去挽救別人的孩子,救助其他家庭。

“我是一個母親,深知失去孩子的痛苦是無法承受的,我不想其他媽媽像我一樣。”唐春華幾度哽咽,文化程度並不高的她曾在電視和報紙等媒體上看到過各地關於捐出器官、延續生命事例的報道。在她看來,自孩子患病後,半年來的求醫經歷已經讓孩子飽受折磨,她不想無謂的治療再增加孩子的痛苦。“孩子沒了,但她的器官可以救活其他人,也算另一種活着的方式。”於是,她和丈夫做出了這個“殘忍”的決定。

器官嚴格統一分配5名患者因此受益

12月25日,一直在重症監護室內靠營養液和呼吸機等維持生命的珍珍,各項生命體徵突然不穩。醫生髮現其腦內腫瘤已經壓迫腦幹,珍珍生命垂危。受指派趕來的浙江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現場組建了包括神經科專家和ICU專家在內的評估小組,對珍珍進行了包括腦電波等各項身體指徵的評估。一系列嚴格的評估持續了7個小時,在確定珍珍病情是不可逆轉、且符合捐獻條件後,評估小組做出了“可以捐獻”的決定。

當晚7點20分,珍珍的呼吸、心跳完全停止。佑安醫院醫生對其實施了肝臟、雙腎臟、一對角膜摘除手術,並對珍珍進行遺體修復。

根據相關原則,供者所在的具有器官移植資質的醫院可以優先獲得器官匹配權。但遺憾的是,在佑安醫院等候肝源的30多名患者中,無一例適宜接受珍珍器官的患者,因此器官經由全國統一分配系統進行分配。5名患者因珍珍捐獻的器官而受益。

佑安醫院表示,儘管本市此前有醫院進行器官移植工作,但並無按照國家標準和程序進行的器官捐獻和分配的個例,珍珍因此成爲本市開展的首例心臟死亡器官捐獻。

家屬獲得人文關懷全部治療費用被免

作爲本市首例器官捐獻者,珍珍的父母簽署了捐獻器官的同意書後,佑安醫院免除了珍珍在該院住院治療期間的全部費用。“並不單是因爲珍珍家的經濟情況不好,即使家境富裕的捐獻者,我們也會這麼做。”院方表示。

據瞭解,各地試點此工作的紅十字會目前採取“社會籌集一點,政府補貼一點,移植醫院減免一點,受捐者出一點”的辦法,根據貧困捐獻者家屬的申請對其進行適當救助。深圳市紅十字會建設了一個醫療救助專項基金,器官捐獻完成以後的醫療欠費,會根據情況協調醫院給予減免,家裏有孩子或老人特別貧困的,也會進行專項救助。在浙江,此項救助基金則有部分財政支持,而且不會因捐獻人的具體情況而有所差異。

“除了免除費用外,我們更多地想讓珍珍父母感受到溫暖,讓他們覺得這麼做是有意義的。”佑安醫院醫生介紹,在珍珍離去前,醫院破例允許其父母每天可以進入珍珍所在的重症監護室探視10分鐘,陪女兒度過最後的時光。醫院還在附近爲他們訂好賓館,護士們自發地輪流照顧他們的在京生活,“有的同事還帶他們去天安門轉了轉”。

醫院將設水晶墓碑祭奠器官捐獻人員

昨天下午,北京市人體器官捐獻南區工作站在佑安醫院爲孩子舉辦了溫馨而隆重的遺體告別會,30多名醫務人員低首默哀,爲珍珍獻上鮮花,祭奠這個美麗的生命。

隨後,在佑安醫院醫護人員的護送下,珍珍的父母登上了返鄉的列車。他們並未將女兒的骨灰一起帶走,而是想讓她留在獻出器官的地方。

對此,佑安醫院表示,爲了表達對器官捐獻者至高的敬意和緬懷,除了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外,還計劃在醫院內設置一面祭奠器官捐獻者之牆,爲每一名捐獻者設計一個水晶墓碑,上面張貼捐獻者的照片。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