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美容護理 > 健康 > 怡情養生 修身養性常撫琴

怡情養生 修身養性常撫琴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養生文化源遠流長,連古琴這樣的一種用來娛樂的器皿也被浸上文化的光澤。常撫琴不僅讓你沉浸在美妙的音樂中,還有怡情養生之功效!

怡情養生 修身養性常撫琴

一曲《流水》在這空曠且賦予音樂靈感的屋子裏迴旋,彷彿盈滿了我靜謐的心扉,思緒便隨着這般悠揚的琴聲來到了夢裏的山林溪畔,或曲膝盤退,或直腰挺立,耳邊伴的是潺潺流水,看的是小舟翩翩,陽光和煦而柔和,放眼望去,煙雲嫋嫋,岸邊錯落有序的古樓一片,依山繞水的韻致,完善了塵世裏的殘缺,營造了思想裏的完美,促成了我心中的音樂景緻,若思想再能化作蝶,我定會在這煙雲繚繞之境恣意飛翔。

典型的清代建築兩旁配以禪、觀、客、齋、戒和唸佛堂、職事房,形成一個封閉的四合院——“文殊院”,空林琴館就位於其中,古樸、典雅的裝飾風格像是從岩土中自然萌發的殿堂與溫婉澄碧的溪流愛慕相隨,與雄奇競秀的諸峯和諧相對。

館主李雪梅老師屬於氣質美女,身着旗袍,淡掃娥眉,與琴館的雅緻風情相得益彰。圍着根雕琴桌坐定,館主先談起了古琴深厚的底蘊:“古琴是華夏民族最古老的樂器之一,也是琴棋書畫四藝之首,它那清幽脫俗的聲音早已和悠久的中國文化,尤其是和獨具特色的中國哲學、美學、倫理學及其他人文思想融合在一起。”誠然,古琴有別於其他樂器,它是自古文人用來陶冶性情的專有的聖潔之器。文人用它來抒發情懷寄託理想,會友時互通心趣,獨處時修身養性,因此,古琴遠遠超越了音樂的意義,成爲中國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徵。

很多人都認爲,撫琴是件修身養性的事,對此,李老師也是深有體會:“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它不是大衆的表演藝術,不在於‘他娛’的表演意圖,而是以‘自娛’的養生之修行爲主旨,目的就在於養生、修德。”

宋代朱長文在《琴史》一書中說:“君子之於琴也非徒取其聲音而已,達則於以觀政焉,窮則於以守命焉。”他認爲琴的主要功用是教化和修身。因此,古琴藝術一般不稱“琴藝”,而尊爲“琴學”。琴學理論和中醫養生觀可謂頗有相通之處,同源於包容性及強的中國古代哲學。從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整體觀上看,古琴的外表就蘊含了天文地理、社會關係之種種,乃天地宇宙之縮影。

在古琴的演奏中,本身就講究主體精神狀態與客觀環境的交融。養生貴在養心,而養心首要養德。孔子在《中庸》中指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壽”。因此,無論彈琴或是聽琴,都能培養人高尚情操,陶冶性情、提升修養、增進道德,使人外而有禮,內而和樂。通過琴樂感通精神,影響行爲,端正人心,從而達到養德養生之目的。

李老師感嘆道:“如今,越來越多的古琴館都已商業化,讓樂器也變得神祕起來,其實它並沒有想象中高不可攀,若你真是愛琴之人,待你心靜之後經常去撫摸它,美好的曲子也不難出自你手。我修習琴學已有20多年,一直儘量保有它自己原本的文化底蘊,即便改曲風也會在它的文化之上,琴館也會不定時的舉行一些大小型音樂會,讓愛琴友人真正有地方分享,同時在這裏的學生也能學以致用,將真正的古琴文化發揚光大。”

來到琴館,若不聽上一曲似乎有枉此一行的感覺,李老師笑語:“那我就獻醜了。”琴音初起,古韻徐徐入耳,像是屋檐彈放的雨聲,聚集而匯成了碧水潺潺,煙雨曼妙的溪水平添着心境裏的詩意。緊鎖的心緒隨着樂聲裏的水流如落葉浮水而緩緩流動。每個音符裏都潛伏着最真摯的情感,如果說人會離去,情會消散,世間的一切都有可能瞬息萬變,那麼我們大可放心把情感存放在這美妙的樂聲裏,無論你是成功還是失敗,無論你的意念是軒昂還是消沉,它都將是這輩子最無私伴你心海左右的知己。

一曲終了,我突然愛上這無詞的音韻,李老師說:“這便是古琴的魅力,不管你是否懂它,但只要用心聆聽便會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我亦是如此。”是啊,浮躁的日子總需要這樣的一片淨土來感化,這既不浮華,又不煽情的音聲不是誰都可以彈奏或是聆聽。曠世絕倫的人生舞臺,總是上演驚心動魂的篇篇章節,激奮過後的沉穩歲月裏真正可以懂你的又有幾多,所以脆弱的心必須需要遇上知音。稍等片刻,那麼請讓我把這靈魂安放於此吧。

結語:古琴是中國的傳統樂器之一,它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古典音樂的享受,更是傳統養生文化的洗禮。(文章原載於《養生雜誌》,刊期:2012.10,作者:尹洪麗,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護膚
髮型
香氛
健康
整形
妝容
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