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牛肉售價四百元一公斤 肉牛聽音樂“喝”五糧液

牛肉售價四百元一公斤 肉牛聽音樂“喝”五糧液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牛肉售價四百元一公斤 肉牛聽音樂“喝”五糧液

豐都高品質牛肉賣到主城各大超市

昨日早上8點,江北觀音橋永輝超市冷鮮肉櫃檯,工作人員開始放上一包包真空包裝的牛肉,隨後熟練地貼上價籤,其中一種牛尾的價格是每公斤85元,而牛肉的價格則是每公斤90元。

面對重慶晚報記者詫異的眼神,牛肉提供商重慶恆都食品開發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柏曉立解釋:“這價格不算高,我們牛肉還有400多元一公斤的。當然,我們也有便宜的牛肉,比如剔骨肉也就40元一公斤左右。”

恆都的牛肉爲何會賣到這麼貴?

“我們是全產業鏈養殖的牛,牛肉品質非常好,成本也相對較高,理應賣這個價格。”柏曉立說。

養殖 要聽音樂“喝”五糧液

你信嗎?豐都的牛也能聽音樂做按摩!

位於豐都縣高家鎮厚池壩的恆都肉牛場可一次性存欄肉牛15000頭,是國內目前一次性存欄量最大的養殖場。

這裏每頭牛的耳朵上都有一個黃色的卡片,這就是牛的“身份證”它能隨時記錄和監控到每頭牛的生長情況,方便管理,保證品質。

爲了給牛兒營造出舒適的生長環境,養殖場致力於每個細節的打造。在牛欄的設計上,每個牛欄都設計得寬敞舒適,一個牛欄裏可以餵養10頭左右肉牛。牛欄裏面,吃飽喝足的牛兒正在嬉戲追逐,十分愜意。

牛場裏還有專門的音樂播放,每到下午太陽快落山了,嬉戲一天的牛開始休息了,這時整個牛場都將響起輕音樂,牛兒們趴在牛欄裏,半閉着眼聽音樂。

目前養殖場正投資200多萬元引進按摩系統。“牛一靠近安裝在圍欄上的按摩器,就可享受自動按摩。”牛場負責人介紹,按摩不僅可以促進皮毛血液循環,提高生長速度,還能減少皮膚病的發生。

不僅生長環境不錯,這些牛吃得也夠檔次。除了新鮮的牧草外,它們的食物中還含有“名酒”“五糧液”、“瀘州老窖”酒糟以及豆渣等組成的配方飼料。

“只吃草的話營養單一,吃配方飼料則能確保營養均衡。”柏曉立說。

屠宰 餓12小時安樂宰殺

說到殺牛,大家眼前也許會浮現牛被注水撐得倒地的場景。

而在豐都的屠宰場,待宰的牛不僅不會被灌水,還要先餓上12小時。

“餓的目的就是將牛體內的尿和糞便以及水分儘量排乾淨。”重慶恆都食品開發公司加工廠辦公室主任李中明說。

餓得差不多之後,待宰的牛要再享受一次全身淋浴,再進入屠宰車間。

恆都食品加工廠屠宰的都是體重在900斤以上的牛肉。對這些龐然大物採取的是安樂屠宰方式。在屠宰場前端有一氣動槍,“用氣動槍擊打牛頭部的一個穴位,牛瞬間就暈了。在牛毫無知覺的情況下開始屠宰。”李中明說,而屠宰採取清真的方式,用鋒利小刀一次性切斷牛的動脈血管、靜脈血管、食管和氣管。

排酸 牛肉晾24到72小時

牛宰了之後,爲了確保新鮮,是否就應馬上包裝運送到各大超市?

“不是這樣的,爲了確保肉品口感更好,需要將新鮮宰殺的牛肉晾上一段時間,也就是讓牛肉排酸24到72小時。”柏曉立說。

爲何要排酸呢?柏曉立說,牛在宰殺後,已無法給體內的細胞供氧。但是這時細胞還在做無氧呼吸,由此產生了大量乳酸。這些乳酸吃了對人體不太好,同時也影響肉品的口感。

經過排酸的牛肉,就開始進入車間進行分割。分割之後將分類放入鐵盒裏,再放入零下30攝氏度的庫房裏,這樣就便於將牛肉冷凍成型。成型之後的牛肉再取出來,裝入紙箱裏放入成品庫,就等待車子拉到超市或是其他消費終端去了。

“整個生產車間溫度都控制在12攝氏度以下,而庫房溫度卻一直要求在4攝氏度以下。”柏曉立說,整個運輸環節同樣如此,必須保證溫度在4攝氏度以下。

爲此,恆都所有的肉品都採用冷鏈運輸車運送。“我們公司有一個類似GPS的系統,隨時對車行位置以及車內溫度進行監控,一旦溫度超過4攝氏度馬上就會報警。”柏曉立說。

銷售 賣到主城各大超市

進入到超市銷售的牛肉,都是過了多次檢疫關的安全放心牛肉。

“全縣現在包括恆都的三個屠宰場,牛肉實行定點屠宰。在每一個屠宰場,都有檢疫人員在現場值班,對每一頭待宰的牛進行檢疫。”豐都縣畜牧局副局長楊紅林說。而進了屠宰場後還有幾次檢查。

“宰後對重點部位要進行檢驗,排酸過程也將觀察牛肉品質是否有無變化。裝上紙箱後,還將用金屬探測器探測是否有異物在裏面。”柏曉立說。

目前,豐都肉牛包裝一般分爲熱縮膜包裝和真空包裝。市民要買豐都高品質牛肉,可到主城的觀音橋永輝超市、沙坪壩好又多以及麥德龍、家樂福以及沃爾瑪超市。不過由於目前產量較小,超市的供貨量都不太大。

另據瞭解,今年9月,中國南方肉牛交易中心將在豐都縣正式對外交易。據悉,中國南方肉牛交易中心預計年交易量將達20萬頭。重慶晚報首席記者 李偉 實習生 林裏婭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