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醫療需求“井噴” 或致新一輪“看病難”

醫療需求“井噴” 或致新一輪“看病難”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1月28日,在 “第四屆中國醫院院長年會:挑戰與創新”上,衛生部醫療服務監管司司長張宗久作出如上表示。

醫療需求“井噴” 或致新一輪“看病難”

他舉例說:“按照近三年的統計,每年醫院門診量要增加1億多次,住院量增長近1000萬次,這相當於每兩年就要新增一個澳大利亞全體醫院的工作量”。

以縣醫院爲例,張宗久指出,2006年,縣醫院的病牀使用率爲62%,到2009年已增長到92.3%,今年仍將進一步增加。“一旦超過95%,就會達到飽和狀態,這個飽和狀態就會出現資源不夠用的問題。”張宗久說。

在醫療人才方面,張宗久指出,我國目前每千人擁有醫師數爲1.6,但由於我國目前擁有本科學歷以上的醫師比例僅42%,“因此,若以爲標準,我國目前每千人擁有的符合國際要求的醫師數僅爲0.7,遠低於周邊國家”。

在此次會議上,華西醫院院長石應康也指出,“醫保覆蓋面的擴大帶來了醫療需求的"井噴",目前,從最小的醫院到最大的醫院都在加牀,全都人滿爲患,如何滿足這些醫療需求,是當前公立醫院面臨的最大挑戰。”

石應康指出,從亞洲國家和地區,如日本、中國臺灣的經驗來看,全民醫保的實現都推動了醫療需求的猛增,這與亞洲病人的就醫習慣有關。目前,日本、中國臺灣居民看門診和住院的次數是中國大陸居民的3倍-4倍。但當前中國醫院的空間、醫生、護士、設備、住院設施都無法與醫療需求的增長勢頭相匹配。

石應康認爲,如果不解決這一問題,很有可能會形成新一輪的“看病難”局面。與這一觀點呼應,在會議的微博互動中,看病難、掛號難也被多位網友提及。

談及解決方案,張宗久說,下一步的公立醫院改革已將這一問題納入其中:將加強醫院的規劃佈局;加強城鄉對口資源的上下聯動機制,實現縣醫院對鄉鎮衛生院,城市醫院對社區醫院,城市醫院對縣醫院的對口支持,實現病人雙向轉診,做到小病在社區,大病在醫院,合理分流病人;優先發展縣醫院;加強醫院的內部管理,加強護理工作、預約診療等工作,提高服務品質,改善病人的就醫體驗;加強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推進醫院信息化建設。

張宗久特別提出,要改善社保的支付方式,方便包括農民工在內的社保覆蓋人羣的異地結算,實現醫院平臺上的直接支付,控制醫療費用,提高醫院的績效。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