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新一線城市排行榜 這座城市已經連續三年蟬聯榜首

新一線城市排行榜 這座城市已經連續三年蟬聯榜首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018年4月27日訊,依據最新一年的170個品牌商業數據、19家互聯網公司的用戶行爲數據及數據機構的城市大數據,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對中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再次排名。昨日,《2018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新鮮出爐,15個“新一線”城市排名也正式公佈,成都再次位居“新一線”城市榜首,這也是成都第三年蟬聯“新一線”城市榜首。

新一線城市排行榜 這座城市已經連續三年蟬聯榜首

成都市寬窄巷子景區 新華社圖

昨日,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在上海發佈《2018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這份最新的排行榜顯示,4個一線城市在各自的兩個梯次中調換了位置——由“北上廣深”變爲“上北深廣”。而在“新一線”城市序列,15個“新一線”城市的排名依次是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蘇州、西安、天津、南京、鄭州、長沙、瀋陽、青島、寧波、東莞和無錫。

什麼樣的城市纔是理想城市?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嘗試利用日益豐富的城市數據,爲城市建立一套評估體系,以描繪人們心目中理想城市的輪廓。據悉,爲保證榜單的延續性與可比性,這份2018年最新的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沿用了上一年的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5大指標,並維持了原有的算法框架。

經綜合計算得到的結果是,4個一線城市在各自的兩個梯次中調換了位置——由“北上廣深”變爲“上北深廣”。指數分別爲上海(188.55)、北京(186.62)、深圳(119.97)、廣州(119.67)。而15個“新一線”城市排名前三位的分別爲成都(100)、杭州(87.30)、重慶(84.67)。其中,成都在2017年的榜單中這一指數則爲98.97。

而在5項一級指數中,成都均錄得100分,領銜15個“新一線”城市。

該指數具體計算內容劃分爲大品牌青睞指數、商業核心指數、基礎商業指數3個二級指數。在商業資源聚集度指數中,排名前三位的“新一線”城市分別是成都(100)、重慶(95.55)、杭州(84.58)。根據榜單詳情,成都一直是大品牌在西南地區的首選城市。另據“新一線”城市商業數據庫統計數據顯示,成都擁有16家大型商業綜合體,僅次於北京、上海。

該指數具體可以劃分爲城際交通基礎設施指數、交通聯繫度指數、物流通達度指數、商業資源區域中心度指數4個二級指數。在城市樞紐性指數中,排名前三位的“新一線”城市分別是成都(100)、西安(98.90)、杭州(94.92)。在這項指數中,來自飛常準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從成都出發乘飛機可以直達122個國內城市,僅次於北京、西安(咸陽)、上海。

城市人活躍度是從消費活躍度指數、不安分指數、夜間活躍度指數3個方面去考量的。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發佈的榜單中,該項指數成都爲94.22,而今年排名前三位的“新一線”城市分別是成都(100)、杭州(83.74)、重慶(81.94)。

這項指數具體可以劃分爲消費多樣性指數、出門新鮮度指數、休閒豐富度指數3個二級指數,生活方式多樣性指數排名前三位的“新一線”城市分別是成都(100)、重慶(86.08)、杭州(82.63)。榜單內容顯示,成都人愛出遊,據馬蜂窩旅遊網統計,成都人的出遊指數爲4.03%,位居“新一線”城市榜首。

未來可塑性指數可以劃分爲環境友好指數、創業指數、人才吸引力指數、消費成熟度指數、城市規模與增長指數5個二級指數。在未來可塑性指數中,排名前三位的“新一線”城市分別是成都(100)、杭州(90.29)、天津(81.47)。據鯨準數據、創頭條、智聯招聘統計,截至2018年1月,成都擁有298個創業平臺,數量位居“新一線”城市第一位。

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主編沈從樂:

連續三年位居“新一線”榜首 是成都實力所在

昨日下午,在榜單發佈後,記者聯繫到該榜單的發佈方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連續三年參與該榜單編制的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主編沈從樂接受了記者專訪。

記者:作爲榜單發佈方,您如何看待成都連續位居“新一線”城市榜首?

沈從樂:《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已連續發佈三年,我也連續三年參加《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的編制。成都確實每一年都位居“新一線”城市榜首。這座城市令我印象最爲深刻的是它的綜合性,無論是樞紐性地位,還是商業魅力吸引度,或者是城市人活躍度以及生活方式多樣性,成都排名都非常靠前。從實際數據來說,成都還在連年提升;而從榜單來說,成都能夠穩穩地站在“新一線”城市榜首,確實是其自身的實力所在。

記者:成都城市人活躍度指數由去年的第二位提升爲第一位,您能爲我們解讀一下排名提升的原因嗎?

沈從樂:這與成都的夜間活躍度提升有關係。我們注意到,成都在夜生活的公共服務配套上有了新的政策推出,同時夜間公交加班使得成都夜生活的服務品質得到了很好地提升,這對成都城市人活躍度指數的提升有一定的幫助。

西南交通大學教授、成都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陳光:

成都城市具備 內在自我革新的能力

“成都再次排名‘新一線’城市榜首可以說是在預料之中。”西南交通大學教授、成都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陳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對於“新一線”城市榜單,陳光一直在關注,對於成都蟬聯“新一線”城市榜首,他分析認爲,有四大重要原因:交通通達性、生活宜居性、內在創新性和未來可塑性。

“成都連續三年蟬聯榜首的基礎和原因是清楚的。其一,在於成都的城市交通通達性。”陳光說道,“成都是整個中國版圖中4個最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當前正建設國際綜合交通通信樞紐。蓉歐快鐵、第二機場、西成高鐵開通……無論是航空、鐵路還是城市內的軌道交通建設,基本成網的交通設施使成都躋身成爲交通最具通達性的城市之一。”

第二個原因是成都的生活宜居性。陳光表示,成都城市本身具有吸引力,成都的平和包容吸引着國內外創業者來到這裏。其三,是成都的內在創新性。陳光認爲,到現在成都已經成爲全球創新創業非常活躍的一個區域。第四個原因是未來可塑性。陳光指出,成都的新一輪總體規劃提出城市空間結構調整,由“兩山夾一城”變“一山連兩翼”,城市空間得到充分拓展,爲成都未來發展帶來成長性和可塑性。

陳光注意到,此次排行榜具體指數顯示,成都城市人活躍度相比去年有提升。他認爲,成都城市本身就有不斷推陳出新的慾望,具有包容性和擴散性。“成都可以說是一個發展得‘風調雨順’的城市,但是它自身具備內在自我革新的能力,不斷創新改變,創新創業活躍度非常高。”

商業模式設計專家、法國波爾多榮譽騎士、甲骨文歸國的美籍華人、世界葡萄酒盲品大賽冠軍……數十位平均年齡不到30歲、來自全球各地的青年聚集在成都國際鐵路港,一起組成了四川蓉歐智聯科技有限公司的團隊。

“當前我們還屬於創業的初期企業,從2017年5月到今天,馬上一週年了。”四川蓉歐智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市場負責人石蕤鋒告訴記者,公司成立也是“追隨”四川自貿試驗區成立的腳步,看好依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中歐班列蓉歐快鐵的優勢。在成都創業近一年,開展跨境電商板塊的技術相關業務,蓉歐智聯已經成爲四川自貿試驗區青白江鐵路港片區首家自主研發並接入成都市公共服務平臺的跨境電商創新型公司。

“短短一年時間,我們還成爲成都國際鐵路港重點扶持的企業,獲得過自貿區改革創新獎,加入了成都市跨境電商協會併成爲理事單位。”石蕤鋒告訴記者,隨着這一年的發展,公司人員也從創業初期的幾個合作伙伴擴大到如今的數十位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充滿朝氣和創新態度的年輕團隊。

當前,蓉歐智聯正在努力做一些新項目的研發,也順利開展着成都國際鐵路港的國家館項目,“我們希望通過不斷地成長,打造一個全面的包括金融、信息、人才孵化等全方位的跨境電商供應鏈服務平臺,這也是我們團隊在創立以來不斷追求的夢想。”石蕤鋒說。他表示,公司也是隨着成都的發展而發展,“蓉歐+”讓成都成爲了亞歐的新門戶,“新一線”城市榜首的榮譽必然會給成都帶來更多的關注目光,“我們也相信在成都這片創業沃土上,我們團隊的夢想一定能實現。”石蕤鋒說。溫珙竹 劉金陳 (成都日報)

伴隨着各大高校應屆畢業生求職招聘會的陸續開展,社會各界再次將目光聚焦到大學生就業問題。今年,“慢擇業”成爲大學生求職中的一個熱詞。專業人士分析認爲,近兩年會出現大學生“慢擇業”趨勢,很重要的一點是,隨着社會發展,部分家庭不再給孩子施加就業壓力,“沒有理想的單位就再等等看”成爲不少學生找工作時的心態。

新一線城市排行榜 這座城市已經連續三年蟬聯榜首 第2張

“95後”大學畢業生如何定義“理想的單位”呢?騰訊教育-麥可思的大學畢業生求職意向調查,收回2018年應屆畢業生的有效答卷共2414份。

調查研究顯示,總體來看,2018屆畢業生就業首選“新一線”城市(成都、杭州、南京、武漢、天津、西安、重慶、青島等15個城市)比例達到37%,而首選傳統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仍高達31%。

但不同學歷畢業生對首選就業地期待存在差異。具體來看,碩士及以上學歷畢業生中,44%仍將資源更爲豐富的“北上廣深”作爲首選就業地,比選擇“新一線”城市羣體比例(37%)高出7個百分點。但本科及大專學歷的畢業生首選“北上廣深”就業的比例,則比選擇“新一線”城市比例(本科:39%,大專:34%)分別低11個、9個百分點。

如果對同等學歷下不同性別2018屆大學畢業生首選就業地進行分析則又可以發現,“新一線”城市對男生的吸引力明顯高於女生。具體來看,碩士及以上學歷的男生中,41%就業首選“新一線”城市,比同等學力女生該比例(31%)高10個百分點。本科學歷的男生中,40%就業首選“新一線”城市,比同等學力女生該比例(37%)高3個百分點。大專學歷的男生中,36%就業首選“新一線”城市,比同等學力女生該比例(32%)高4個百分點。

在傳統一線城市的生活成本不斷上漲導致生活壓力增大的同時,“新一線”城市紛紛推出落戶、購房等吸引人才政策,這可能是大學畢業生,尤其是購房壓力更大的男生,更願意將“新一線”城市作爲首選就業地的主要原因。

數據顯示,在用人單位類型的選擇上,2018屆大學畢業生中超過四成表示“沒有要求,只要適合都可以”。

如果首選就業地不同,大學畢業生對用人單位類型的要求還是存在明顯差異的。傳統一線城市中,“中外合資、外資、獨資”企業對畢業生的吸引力相對更高,有20%的大學畢業生將其作爲首選用人單位。

在“其他各省省會及副省級城市”和“地級市及以下”,“政府機構、科研或其他事業單位”對畢業生的吸引力明顯相對更高,分別有23%、27%的大學畢業生將其作爲首選用人單位。“國有企業”在各類城市中均具有相對較高吸引力,近兩成畢業生將其作爲首選用人單位。

工資收入是大學畢業生找工作時不能迴避的問題。

本次研究對大學畢業生求職時能夠接受的最低月收入範圍進行了調查。數據顯示,碩士及以上學歷畢業生對薪資要求較高,44%能接受最低月收入範圍爲8000元以上;73%的本科學歷畢業生表示,3000至6000元是能接受最低月收入範圍;大專學歷的畢業生能接受最低月收入範圍普遍在5000元以下,並且有22%表示可以接受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工作。碩士及以上學歷畢業生對薪資要求較高,除了他們對自身學歷所能產生價值期待較高外,可能還與他們傾向於在生活成本更高的一線城市工作、需要高工資滿足日常開銷有關。

福利待遇中“租房補助”最具吸引力。數據顯示,“個人發展空間”(76.6%)是2018屆大學畢業生求職時最看重的因素,其後依次爲“薪資”(68.6%)、“福利待遇”(56.3%)、“是否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46.4%)。在同等薪資條件下,除五險一金、帶薪年假等常規福利外,“租房補助”(66.0%),“教育培訓”(57.8%),“旅遊、拓展”(46.8%)是即將踏入職場的大學畢業生認爲最具吸引力的三項福利待遇。

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有820萬人,“95後”畢業生將開始走向職場。目前,各高校秋冬季校園招聘已逐漸接近尾聲,相比“80後”、“90後”畢業生,“95後”畢業生求職緊迫度明顯降低,一部分畢業生呈現出“慢擇業”現象。

大學畢業,工作賺錢,回報父母,反哺家庭……這是一條人們習慣的“路徑”。

近些年來,“畢業卻不就業,轉身宅家啃老”的畢業生卻多了起來,尤以“95後”比較突出,這顯然不是一種正常現象。對此,有媒體稱之爲“慢擇業”現象,還美其名曰“陪父母”。筆者認爲,“慢擇業”現象折射出了當今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焦慮。

有媒體報道了這樣一則事件,由於不甘心100萬元的高投入與2000元的低收入形成強烈反差,留學歸國的“白富美”小美,寧可宅在家裏“啃老”,也不做低工薪的就業者。事實上,在選擇“慢擇業”的大學畢業生中,抱有小美這種心態的不在少數,實際上是迫於無奈。由於就業門路狹窄、專業不對口、勞動報酬偏低等因素,讓他們在人生抉擇的十字路口迷茫和徘徊;別看他們在“啃老”時,表現出一副無所事事、悠閒自得的樣子,其實,學成之後,不能找到適合的就業崗位發揮才智、感恩父母、奉獻社會、回報祖國,他們的內心深處隱藏着比父母更大的焦慮。

最近,某省一家文化事業單位,面向大學畢業生招錄4名工作人員。原以爲報考者會蜂擁而至、競爭也會異常激烈,誰料最終報考者僅9人,還達不到三比一的招錄比例,令招考單位非常尷尬。然而,在理性分析大學畢業生棄考原因之後,他們也就釋然了。假如是一名外地考生,過五關斬六將之後,有幸成爲這家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起薪不到2600元,要租房,要吃飯,要交通和通信,要參加各類保險,還要奉養父母等。2600元很難滿足他們的需求。

因此,我們應讀懂“慢擇業”背後的理性和無奈。對於“慢擇業”現象,我們一味地質疑和指責,是徒勞無益的,更不能視其爲“讀書無用論”的範本,去教育和誤導孩子,應給予“慢擇業”者更多的寬容和理解。同時,國家和地方要採取更多的措施,爲大學畢業生提供專業對口、薪酬合理的就業機會。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