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在家門口就能掙錢 大巴山區旅遊發展助農民脫貧

在家門口就能掙錢 大巴山區旅遊發展助農民脫貧

來源:美型男    閱讀: 7.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家門口就能掙錢 大巴山區旅遊發展助農民脫貧

­光霧山鎮村民吳琴在農家樂前烤雞。 謝秋陽 攝

­中新網南江10月21日電 “在家門口就能掙錢了,誰還出去打工?”坐在自家的農家樂前,40歲的吳琴一邊翻轉着燒烤架,一邊感慨光霧山旅遊發展給生活帶來的變化。

­光霧山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光霧山鎮,地處川陝交界處米倉山南麓,享有“亞洲最長天然紅地毯”之稱。每年深秋時節,浩瀚的光霧山林海中,山山嶺嶺,千溝萬壑,總是滿山紅葉。大自然用它的丹青妙手,勾畫出色彩絢麗的巨幅畫卷,同時也吸引着衆多海內外遊客前來。

在家門口就能掙錢 大巴山區旅遊發展助農民脫貧 第2張

­深秋的光霧山層林盡染,美不勝收。 劉忠俊 攝

­10月下旬,正值第十五屆光霧山紅葉節期間,光霧山鎮村民吳琴也進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刻。每天早上六點起牀打掃衛生、烤雞、接待遊客,遊客最多的時候,要忙到晚上12點。雖然忙碌,但她樂在其中,“我們現在掙的都是旅遊錢,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

­吳琴口中的“以前”是2003年以前。地處大巴山區的光霧山彼時尚未大規模開發旅遊業,交通不便,在“人間仙境”長大的村民不得不離開家鄉,去沿海發達地區打工。吳琴與丈夫是當年外出務工浪潮中的一朵小浪花——夫妻倆在廣州一家玩具廠打工,每個月賺5、600元。

­“那時候每年只能回家一兩次,不能照顧家裏的孩子和老人,心裏非常難受。”回憶十幾年前的日子,吳琴一陣唏噓。“2003年,我們這裏開了第一屆紅葉節,來了很多遊客。我家的房子就臨街,心想爲何不在家裏做接待遊客的生意?”

­這麼一干就是十幾年。如今吳琴的農家樂一天最多能接待遊客20多人,一年能賺10多萬元。“旺季時,我們家還要僱6個人才忙得過來,日子跟以前比是天壤之別。”

在家門口就能掙錢 大巴山區旅遊發展助農民脫貧 第3張

­深秋的光霧山宛如色彩絢麗的巨幅畫卷。 劉忠俊 攝

­記者在光霧山鎮走訪時發現,吳琴一家並非個案。45歲的村民郭意波2008年以前以在北京打工爲生,“2007年我女兒上學要5元錢的零花錢我都拿不出來。”郭意波告訴記者,如今他在景區裏的農家樂旺季時一個月收入近3萬元,家裏還添置了一輛20多萬元的汽車,“如果不是靠着光霧山的旅遊發展,現在的日子想也不敢想。”

­“我們這兒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在掙旅遊錢,日子都越過越好。”郭意波的妻子盧舉瓊能做一手絕佳的當地特色菜,她說,“我們山區的農民以前靠山吃山,在山上挖藥材、在河裏捕魚賺點錢,現在旅遊發展起來還是靠山吃山,只不過改成賺遊客的錢了。”

­地處大巴山區、川陝交界處的光霧山,多年來的旅遊發展一直受交通條件的制約。但近年來,巴陝高速公路、G244國道、101省道的開通及升級使遊客前來越來越方便。四川光霧山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星漢告訴記者,“即將開通的西成高鐵會路過漢中,到時西安和成都的遊客來光霧山會更加方便。”

­同時記者獲悉,由中國新聞社與巴中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17·光霧山紅葉論壇”將於10月26日在光霧山舉行,屆時海內外專家將相聚在“亞洲最長天然紅地毯”,進一步探討光霧山生態旅遊發展和品牌化道路。(王鵬)

原標題:探訪四川南江光霧山:大巴山區旅遊發展助農民脫貧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