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甘肅極旱荒漠自然保護區普氏野馬族羣再添4位“新丁”(圖)

甘肅極旱荒漠自然保護區普氏野馬族羣再添4位“新丁”(圖)

來源:美型男    閱讀: 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甘肅極旱荒漠自然保護區普氏野馬族羣再添4位“新丁”(圖)

圖爲紅外相機拍攝到的一級保護動物普氏野馬。 鍾欣 攝

中新網蘭州8月23日電 (魏金龍 蘇冬平)8月中旬,甘肅安西極旱荒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普氏野馬族羣再添4位新成員,至此,該保護區普氏野馬數量從最初的10匹增加到現在的27匹。

這4匹小馬駒誕生在保護區北片核心區黃草灘,經工作人員連續多日觀察,它們體格健壯,目前,生存狀況良好。

甘肅極旱荒漠自然保護區普氏野馬族羣再添4位“新丁”(圖) 第2張

圖爲紅外相機拍攝到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鵝喉羚(黃羊)。 鍾欣 攝

甘肅安西極旱荒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亞洲中部溫帶荒漠、極旱荒漠和典型荒漠的交匯處,是青藏高原和蒙新荒漠的結合部,是目前我國唯一以保護極旱荒漠生態系統及其生物多樣性爲主的多功能綜合性自然保護區,總面積80萬公頃。

該保護區管理局科研開發科科員裴鵬祖介紹,保護區與中科院、蘭州大學、甘肅省治沙所等16家科研院所建立了科研合作關係,依託專家諮詢委員會平臺,圍繞資源調查、綜合科學考察、生態系統修復、主要植物種演替等開展了一系列科研合作項目。

甘肅極旱荒漠自然保護區普氏野馬族羣再添4位“新丁”(圖) 第3張

圖爲紅外相機拍攝到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北山羊。 鍾欣 攝

同時,保護區還建立健全生態資源監測體系,利用全球定位系統設立監測點,設置各類植物監測樣方62個,土壤侵蝕樣方12個,動物監測樣線18條,地下水位監測點5處,氣象觀測站9處,草原沙化監測點1處,土壤鹽漬化監測樣地1處,不斷強化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與監測工作,保護區生態環境和生物資源進一步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

甘肅極旱荒漠自然保護區普氏野馬族羣再添4位“新丁”(圖) 第4張

保護區內生態環境和生物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 趙文生 攝

保護區通過安裝紅外觸發相機,設置固定監測樣線樣方樣點,對區內動植物資源、地下水、氣候等進行常態化監測。監測數據表明,隨着禁牧等監管力度加強,區內野生動物數量呈逐年增加趨勢,典型荒漠植被蓋度也呈現增長趨勢。

年來,保護區因地制宜開展保護區生態系統科研項目研究,建立健全生態資源監測管理體系,進一步提高生態環境保護的科技含量,不斷加強荒漠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堅守荒漠生態屏障,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甘肅極旱荒漠自然保護區普氏野馬族羣再添4位“新丁”(圖) 第5張

圖爲紅外相機拍攝到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蒙古野驢。 鍾欣 攝

據統計,保護區裏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名錄》的動物有28種,其中國家1級保護動物有普氏野馬、蒙古野驢、雪豹、北山羊、金雕、胡兀鷲、小鴇、黑鸛8種;國家2級保護動物有草原斑貓、猞猁、鵝喉羚、岩羊、盤羊、天鵝、暗腹雪雞、雀鷹等20種,被稱爲荒漠生態系統的植物博物館。(完)

原標題:甘肅極旱荒漠自然保護區普氏野馬族羣再添4位“新丁”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