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南方日報:家庭醫生爲何難以普及

南方日報:家庭醫生爲何難以普及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開着摩托車走街串巷出診,在某種程度上顛覆了我對於看病這件事情的看法。三水西南街道試行家庭醫生半年,筆者第一次近距離地接觸了這個羣體。

南方日報:家庭醫生爲何難以普及

看病難、看病貴已經是久被詬病。似乎大家也習慣了醫院長長的隊伍、漫長的等待。原來還有這種足不出門的看病模式,可以定製自己的專屬醫療服務。這無疑是點讚的。但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家庭醫生這一便民醫療服務也遭遇了拓展難題,難以普及。那麼“家庭醫生”緣何叫好不叫座?爲何一邊是看病難的頑疾難以根治,一邊卻是這種專屬的家庭醫生服務難以推進?

放眼看國外,在英國,家庭醫生已經成爲其醫療體系中的層級,家庭醫生首診制意味着非急診病人必須先看家庭醫生,然後再根據家庭醫生的研判看是否需要轉入上級醫院。這無疑就構築了一個層次分明的醫療體系,從而確保了家庭醫生制度的推行。

放眼到中國,家庭醫生也是近幾年來引入的模式,但是卻在現有的醫療體系中遭遇尷尬。首先就在於如何讓家庭醫生真正分流病人。基層醫療機構推出的家庭醫生服務之所以難以推進,根本原因就在於“信任危機”。筆者此前和一位基層醫療機構的工作人員聊天,對方就曾不無感慨地說,大家都習慣了只要有個頭痛腦熱就去大醫院,條件不允許纔會在社區醫療服務中心看病。這或許也正是說出了社區醫療之痛。

社區醫療之痛的另一個緣由可能就是不得不迎接大醫院的競爭。相較國外的分級看病,大醫院拒絕診治未看家庭醫生的非急診病人。在國內,醫療機構內部就難以達成共識。無形中不同的醫療機構就在不斷地競爭,爭搶患者。在這種無形的競爭中,作爲基層的醫療機構自然難以與大醫院競爭。這也就造成了大醫院人滿爲患、基層醫療機構資源浪費的情況。

事實上,基層醫療機構與大醫院早已經有着明確的分工,真正的難點在於如何讓這種分工能夠得以實際操作。讓老百姓小病不出社區,日常保健在社區,而讓大醫院也騰出更多的空間提升醫療水平治療一些較重的疾病。唯有如此,家庭醫生也才能不再遭遇推進難題。

當然這一切,除了明確的分工之外,作爲基層的醫療機構也亟待修煉“內力”,方能獲得信任。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