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維他奶再陷變味風波 宣佈回收50萬包檸檬茶

維他奶再陷變味風波 宣佈回收50萬包檸檬茶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近日,香港最大的非碳酸飲品及食品製造銷售商維他奶國際(以下簡稱維他奶)宣佈,將在香港地區回收約50萬包檸檬茶,因有個別消費者反映某些原味“維他”檸檬茶產品風味跟往常有少許分別。

維他奶再陷變味風波 宣佈回收50萬包檸檬茶

受此消息影響,昨日(2月18日)維他奶股價微跌0.93%至10.6港元。記者注意到,相比今年1月2日盤中創下的歷史高點12.04港元,維他奶最近一個多月已累計下跌12%。

昨日下午,維他奶在給記者的郵件中回覆稱,香港總部已就此事進行全面調查,並已對近期出廠的產品進行了再次檢驗,根據檢驗結果,導致部分批次產品出現風味偏差的原因在於天然茶葉。公司表示,受影響批次產品飲用絕對安全,並稱受影響批次產品並非在內地生產,也沒有銷往內地市場。

公開資料顯示,維他奶曾於1995~1996年間發生過兩起產品 “變味”事件。

受影響批次未銷往內地

2月17日,維他奶集團在其官網分別發佈中、英文“傳媒聲明”稱,公司近期收到個別香港地區消費者反映,稱某些原味“維他”檸檬茶產品風味跟往常有少許分別。公司經過檢驗後發現,受風味影響的批次產品分別是最佳飲用日期爲 “2014年12月22日”及“2014年12月27”之前的250毫升紙包裝原味“維他”檸檬茶,涉及約50萬包。

公司調查發現,造成上述批次產品出現風味偏差的原因是,由於該產品採用天然茶葉製造,而天然茶葉有可能出現味道差異。公司決定主動進行回收,購買了相關批次檸檬茶的顧客,可到各大零售點全數退款,並重申受影響的產品飲用絕對安全。

維他奶在給記者的郵件回覆中表示,受影響批次產品並非在內地生產,也沒有銷往內地市場。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維他奶在個別消費者反映問題之初就積極解決的策略無疑是明智的,此舉可以最小程度地降低品牌損失。儘管如此,仍有部分香港媒體認爲維他奶就此次大規模回收作出的解釋不夠詳盡。

截至昨日收盤,維他奶股價微跌0.93%至10.6港元。記者注意到,自今年1月2日創下的盤中歷史最高價12.04港元以來,維他奶近一個月股價累計跌幅約爲12%。

據香港《東方早報》等媒體報道,維他奶曾於1995~1996年間發生過兩起 “變味”事件。1995年10月,在顧客投訴維他奶飲品有類似火水(汽油或煤油的統稱)味道後,公司回收了市面上的同類產品。

1995年12月~1996年2月,有3位顧客發現仍在有效期內的麥精維他奶有酸味,經媒體報道之後,維他奶將位於深圳的廠房停產並回收全部800萬包紙包豆奶產品;但隨後仍然有2位顧客發現產品有酸味,維他奶因此將香港屯門廠房全面停產,並回收所有包括豆奶及其他飲品。

上述兩起“變味事件”發生後,香港衛生署曾對維他奶進行多次抽樣檢驗。抽樣結果顯示,在51個樣本中,細菌含量及各樣成份皆沒有超標,但爲了維持消費者的信心,維他奶決定聘請瑞典籍專家到公司位於香港地區的廠房作詳細調查。調查發現問題源自包裝機,維他奶遂將整條生產線拆除及重新組合。此後維他奶產品再未發現有酸味。

2013財年內地盈利增長40%

從香港本土走出的飲料品牌“維他奶”,近年來在內地市場的擴張引人關注,儘管港澳地區仍爲集團業務的主戰場,但內地業務佔比已勁升至37%。2013財年,公司旗下兩大主打產品維他奶及維他檸檬茶在內地市場均有較快增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3財年 (截至2013年3月31日),維他奶銷售收入淨額同比上升9%至40.5億港元;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47.3%略升至47.5%;經營利潤由上年同期的4.25億港元增至4.46億港元。其中,內地整體銷售收入淨額增長16%至11.74億港元,該部分盈利猛增近40%至1.22億港元。

2013年11月底,維他奶公佈的未經審計的2014財年中期業績(截至2013年9月30日)進一步反映內地業務增長迅速。數據顯示,公司期內銷售收入淨額按年上升9%至23.26億港元;期內,維他奶中國內地營業額上升21%至8.49億港元,經營利潤增長20%至1.16億港元。公司稱,內地業績增長源於維他奶品牌的推廣及維他檸檬茶在廣州及深圳地區的強勁增長。

簡愛華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消費者日益關注健康的消費背景下,包括茶飲料在內的健康飲料市場表現良好,增速普遍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不過,茶飲料已經走過了高速增長期,在果汁飲料等其他品類推陳出新的競爭下,茶飲料的市場增速有放緩態勢。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