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持續炎熱需警惕“心理中暑”

持續炎熱需警惕“心理中暑”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年入夏以來,全國各地發生了一系列惡性案件、重大交通事故、人際摩擦衝突事件等。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專家提醒,持續的高溫天氣會對人的情緒與心理產生不良影響。

持續炎熱需警惕“心理中暑”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應用發展部心理專家吳坎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美國心理學家克雷格·安德森在分析從1899年到1972年間的犯罪率時發現:在美國,夏季比其他季節高出2.6%的謀殺率,夏天發生的家庭暴力、強姦案、攻擊事件、騷亂事件等都比一年中的其他季節更多,在7至9月更是呈現出一個高峯值;而與那些夏天比較涼快的年份相比,比較炎熱的夏天有更多的暴力犯罪。

造成夏天暴力犯罪率變高的原因是什麼呢?心理學家經過分析認爲,夏天的高溫帶來的不舒適感會降低人際吸引和人際評估,也會增加人的消極情感和攻擊性思維。也就是說,煩躁的大熱天使人的思維變得更加消極,對別人的評價低了,也更容易生氣了。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爲“踢貓效應”:男人被老闆批評,心情很差,回家把孩子罵了一頓,孩子心裏窩火不敢對父親發泄,就踹了小貓一腳,小貓逃到街上,正好一輛車開來,司機趕緊避讓,卻把恰好出門買菸的父親撞傷了。“在高溫下,生理機制的反應必定會帶來與情緒有關的激素、器官的反應,人控制不了自己的內分泌系統,理性行爲也會受到影響,比如情緒變得激動,更容易憤怒,也更會有意無意地遷怒於別人,發生‘踢貓效應’的機率也會相應增加。”吳坎坎說。

中科院心理所副研究員劉正奎也一直在關注天氣變化對人心理的影響。他認爲,持續高溫會使人形成一種慢性應激,這種應激是人類爲了應對面向自身生命狀態的威脅自然產生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心理中暑”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表現,但持續、極端的高溫卻是人類心理健康的威脅,因爲當慢性應激達到一定程度後,人類往往會作出一些原始的反應,如憤怒、攻擊行爲等。這種不良情緒雖說是個人的,但社會危害性卻很大,比如說,有人覺得爲什麼別人可以在空調房裏避暑,自己卻還要在高溫下工作,這種想法有可能加劇底層民衆的憤怒與心理失衡,會增加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心理學研究證實,包括持續高溫在內的極端氣候會增加人的暴力行爲與攻擊行爲,甚至會促成羣體事件、社會動盪。有資料表明,正常人羣中約有16%的人在夏季會出現“心理中暑”症狀,尤其是在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溼度高於80%的環境下,氣象條件對人體下丘腦的情緒調節中樞的影響會明顯增強。

如何避免“心理中暑”?心理學家建議,“心靜自然涼”,要從內心接納這種極端天氣,畢竟天氣炎熱是個人無法左右的事實,做到心情平和,避免不良情緒的滋生與積累;同時做好避暑措施,合理規劃與安排工作時間,減少工作量,若出現易怒、煩躁不安的情緒時,要及時向身邊的家人、朋友傾訴,主動向社會支持系統求救,儘量將憤怒、煩躁、不良傾向扼殺在自我控制中。 本報記者 蔡文清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