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美容護理 > 健康 > 怎樣出汗才健康

怎樣出汗才健康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夏天到了,溫度越來越高,只要稍微的動一動身體就會出汗。那您知道怎樣出汗才健康嗎?您知道手心出汗是怎麼回事嗎?不知道沒關係,今天就讓小編爲您介紹一下有關出汗的事情,感興趣的朋友們趕快來看看啊。

怎樣出汗才健康

怎樣出汗才健康

出汗是有人愛也有人恨的一件事情,比如說運動的時候出汗讓人爽快,但是緊張的時候全身冒汗那就是件讓人尷尬的事情,生病發燒時汗流浹背讓人虛弱。

出汗是人的正常生理反應,也是維持體溫恆定的重要環節。

汗到底從哪兒來?出汗與健康存在多大關係?《生命時報》採訪相關專家,並結合國外多項研究給出了答案。

汗液有不少祕密

我們的汗,是從汗腺分泌出來的液體。美國的《赫芬頓郵報》刊登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每個人身上都大約有200~400萬個汗腺,可以看出我們能出多少汗;

正常人一天之中不知不覺會蒸發約600~700毫升汗水,高溫天氣裏進行劇烈運動流出的汗液重量會佔到體重的2%~6%。

對於一個體重68公斤的成年人來說,相當於流出了4公斤的汗水。汗液的氣味是由進入皮膚的細菌對汗液進行分解後產生的,因壓力而流出的汗液最難聞。

這是因爲發出難聞氣味的汗液由大汗腺分泌而出,大汗腺通常位於有很多毛髮的身體部位,比如腋窩、腹股溝和頭皮。

出汗多是什麼原因

出汗多的原因爲氣溫高、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吃辛辣、熱燙的食物等都是導致人出汗多的原因。

如果汗腺功能不正常,當人體處在高熱狀態時,不能發揮分泌汗液的作用,人就會發高燒,還可能造成心、腦、肝、腎及血液系統受損,可見汗腺調節人體體溫的重要性。

出汗有主動和被動之說,因爲天氣、環境、情緒和心理變化造成的出汗爲被動出汗,因運動產生的排汗纔是主動出汗。

美國“雅虎”網近日刊登多項研究,總結出主動出汗的九大好處,分別是減輕頭疼症狀;保護皮膚,減少青春痘;

協助身體排泄廢物;讓你擁有好心情;預防感冒;降低腎結石發病風險;促進消化;增強記憶;減肥強骨。

汗是重要疾病指徵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內科主任醫師姜良鐸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在中醫理論裏,汗液是一個很重要的疾病指徵。

如果在安靜狀態下,全身或身體某一部分出汗較多,這種不正常的出汗現象就被稱爲虛汗。

虛汗主要有自汗和盜汗之分,白天不因疲勞,或無明顯誘因而不時出汗的症狀是自汗,是氣虛的表現,睡覺時身體出的汗爲盜汗,屬於陰虛。

出汗部位不同,也可能預示着不同的健康問題。

腳心手心出汗多的人,可能脾胃不好;頭面部愛出汗的人多見老人和產後的女性,宜滋腎清肺;如果一吃飯就大汗淋漓、身體發熱,要注意瀉胃火;

心窩、胸口多汗,多見於一些腦力工作者,這些人常伴有疲憊、食慾不振、睡眠差、多夢的表現;鼻子愛出汗,說明肺氣不足。

另外,出汗與疾病的關係也很微妙,比如糖尿病患者出汗較少,但小便卻多,且汗液呈黃色並略帶腥味;有些老人半身出汗,半身無汗,這時要小心中風。

正因爲出汗是人體正常的生理表現,很多人對自己的出汗情況不重視,導致有不少認識誤區。

中國中醫科學院培訓中心主任張雪亮教授就指出,不少人認爲夏天熱就該出汗,結果外出或運動時沒有把握好時間和量,導致運動過度而引發中風等疾病。

冬天天氣寒冷,很多人又不主動出汗,運動少,從而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因此,學會出汗對強身健體極爲重要。

主動出汗纔是正道

正確出汗就是指主動出汗,專家建議,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夏天不要長期待在空調房裏

這樣做會讓毛孔變遲鈍,影響排汗系統的正常生理功能,夏天可以選擇10點前或下午5點後去戶外運動,讓身體微微出汗。

不得不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裏的人可以讓生薑來幫忙,既散溼暖脾胃,又能促進排汗。可以用生薑片泡水,再加一兩個紅棗,養生效果更好。多喝溫熱的水,也能有效促進排汗,對消暑也很有幫助。

曬太陽

夏日的陽光是人體主動出汗的最佳動力,每天上午9~10點和下午4~5點,曬20分鐘太陽,同時做一些簡單的伸展運動。

泡澡或泡腳

在40℃左右的水溫下泡澡或泡腳,有利於身體排汗、緩解疲勞。

最後,推薦了一個小偏方,對經常自汗、盜汗的人或許有幫助。把新鮮桑葉焙乾、碾碎後,煮粥時放6~10克。

在飲食上,自汗的人可選擇山藥、豆漿、牛羊肉等;喜歡盜汗的人可多吃百合、雪梨等滋陰之品,少吃羊肉、洋蔥、蔥、姜、蒜等熱性食物,也可用沙蔘、麥冬、五味子或西洋參等泡水飲用。

美國運動醫學會還建議,流失1公斤重的汗液需要補水約1升,因此,大量運動後要及時補水和電解質,這樣可有效防止中暑和脫水現象。

手心出汗是怎麼回事

第一種是胃火引起

這種症狀大多是天生體質如此,多飲多食,體溫高,愛出汗。

第二種是肝火引起頭痛、眩暈

頭痛、眩暈、青春痘、燒心、肩周炎等各種症狀都綜合出現。有肝火時,容易感到疲勞,也容易煩躁生氣。

第三種是本身屬敏感體質,身體消瘦,有可能氣血兩虛引起

氣血虛的人循環不暢,津液易隨手腳瀉出,表現爲手腳多汗。即使沒什麼重要的事,也很緊張,心臟怦怦跳,經常眩暈、消化不良。

看汗液顏色預測臟腑問題

傳統醫學認爲,汗爲心之液,就是說汗與人的心關係最大;汗又與血有關,血汗同源,汗更是陰陽變化的指示器;汗還與許多疾病密切相關。

色爲臟腑的外榮,五臟皆應於五色,正常情況下含而不露。如果排除食物及衣服染色因素,無論見於面部或見於汗、尿、帶等,五色外露都是代表臟腑功能失常。

黑汗

色黑屬腎,出現黑色的汗多爲腎虛的表現。如果是黑而清稀,則爲心腎失調,當調補心腎以斂精氣;如果是黑而黏稠,則爲腎陰虛溼熱之象,應當育陰清利溼熱。

白汗

色白屬肺,白色的汗多爲心肺陽虛,宗氣不足所導致的。白汗有時也偶見於劇痛,如伴有胸痛、心慌氣短,要警惕心絞痛。

黃汗

色黃屬脾,黃色的汗是脾溼熱的徵兆。如果色黃而清稀,則爲脾虛黃汗;色黃而黏稠則爲溼熱黃汗。如伴眼球黃、皮膚黃、尿黃,那就要去查肝功能,可能是肝炎或者膽部疾病。

紅汗

色紅屬心,紅汗又稱血汗,實際上是淡紅色,多爲氣虛的表現,也爲心肝火旺的徵兆。多提示身體有出血傾向,應去進一步就醫驗血。此外,服碘化鉀等化學制劑,容易出現藥物性紅汗症。

綠汗

色綠屬膽,出現綠色的汗,提示膽精外泄,預示着可能有膽管疾病,要就醫檢查。糖尿病晚期也會出現綠汗,是酮中毒表現,一般預後不良。

女人哪些身體部位出汗最危險!

一般每個人都有一個比較愛出汗的身體部位,但並不是所有部位出汗都是好事兒,現在小編告訴您女人哪些部位出汗最危險?人的排毒方式有兩種:一是小便,二是出汗。出汗是最有效的排毒方式,一年四季只有夏季是能夠自然出汗的,那會有利於人體的新陳代謝,有利於經絡平衡和免疫系統的健康

中醫上有“動汗”和“靜汗”之分。由於天氣環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屬於靜汗,相當於被動出汗。不少異常的靜汗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盜汗等。有些人不熱、不運動時前心後背會出汗,且容易疲勞、感冒、心慌,特別怕風怕冷,這叫自汗,是氣虛的表現。夜晚一睡着就出汗,叫盜汗,是陰虛的表現。出汗部位的不同,能反映一個人的身體狀況。

一、額頭出汗--肝陽上亢

診斷:如果額頭常常出很多汗,中醫認爲可能是肝陽上亢引起的。

建議:平時儘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氣,要保證充足睡眠,否則容易導致陰虛、肝陽上亢。每天沖泡枸杞茶飲用,有平肝功效。

二、鼻子出汗--肺氣不足

診斷:如果平時鼻子總出汗,說明肺氣不足,需要調理補氣。西醫認爲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現,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議:肺氣不足主要是因爲其天生體質虛弱造成。每天用雙手敲打雙腿,並按壓雙腿的左右兩側,因爲這是人體肺經分佈的部位,通過敲打刺激,可起到調理肺經的作用。

三、頸部出汗--內分泌失調

診斷:頸部汗腺分佈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頸部會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與你全身內分泌失調有關。

建議:最好去醫院接受全面激素檢查。平時調節內分泌主要從飲食、運動上入手,必要時輔以藥物治療;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新鮮果蔬、高蛋白類的食物,多喝水,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同時多參加各種運動鍛鍊,加強體質;還要有科學的生活規律,不要經常熬夜,以免破壞正常的生理規律,造成荷爾蒙的分泌失衡甚至不足,進而引發其他疾病;還要保證注意休息、充足睡眠、避免過度勞累與激動、保持精神愉快,以免不良情緒影響到內分泌系統;預防感染;不要購買塑料制的生活用品,儘量避免環境激素的危害。

四、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診斷:如果胸口常出汗,中醫認爲這是脾胃失和的表現,說明體內的血液循環很慢,氧氣運輸不順暢。

建議:不要過度焦慮,少吃油膩、生冷食物,平時用黃芪、大棗泡水喝,可以緩解症狀。

五、手心、腳心出汗--血虛

診斷:若情緒緊張、激動或害怕,手心或腳心就容易出汗,中醫認爲這是脾失運化、脾胃溼熱、血虛的表現。

建議:每天餐後按揉腹部,先順時針揉30圈,再逆時針揉30圈。另外,要控制食量,避免生冷食物,以七八分飽爲好。

根據出汗部位辨識疾病:額頭出汗過多或因積食。

汗,幾乎與你終身相伴。高溫下體育運動和勞動,一日最多出汗量可達6-10升。所以,汗對人體至關重要,絕非“廢物”.

汗是“散熱器”.如果體內熱量散發不出去,體溫就會上升,而大汗一出,你的高燒立退。汗還是“水鹽調節器”.它除含99%的水分外,還有少量的鹽分。因此汗有協助腎臟排泄廢物調節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的作用。汗還是“護膚品”.一點不出汗,你的皮膚就會幹燥,因爲汗液分解產生的弱酸性,有一定抑菌作用。

不過,汗出得太多,也預示着身體可能出了問題。有人說,不熱不動也出汗。由於天氣、環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屬於靜汗,而異常的靜汗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盜汗等。不熱、不運動就出汗,且容易疲勞、感冒、心慌,特別怕風怕冷,這叫自汗,是氣虛的表現,飲食上可選擇山藥、豆漿、牛羊肉等。夜晚一睡着就出汗叫盜汗,是陰虛。這類人可多吃百合、雪梨等滋陰之品,少吃羊肉、洋蔥、蔥、姜、蒜等熱性食物,也可用沙蔘、麥冬、五味子或西洋參等泡水飲用。

另外,根據出汗部位的不同,也能辨識疾病。額頭面部出汗過多,是積食額頭面部出汗過多,是積食的表現,減少食量、吃清淡飲食能緩解。手足心多汗,伴有口咽乾燥等,多屬於陰虛有熱;若伴隨腹部脹滿疼痛,多屬腸道內有積糞的熱證,要通便。心窩、胸口多汗,多見於一些腦力工作者,常伴食慾不振、睡眠差,可通過如慢跑、太極拳等緩解。

而且,汗的一些表象如氣味和顏色也有大講究。汗味如果發腥,和熱證或溼熱證有關,一般屬肝熱。可用清淡飲食,或用中藥菊花等泡水喝。有些人的汗液呈藍色、青色、青綠色、紅色或黃色等,叫做色汗。注射美藍的人可出現藍色汗液,青綠色汗的人要考慮鋼中毒,紅色汗的人可能服了碘化鉀。

總之,一旦異常出汗的情況嚴重,應及時就醫。如糖尿病、甲亢、高血壓、充血性心衰、結核等,都伴隨明顯的相應症狀,必須及時就醫控制病情,而後多汗情況就能解決。

三伏天,有種汗叫“養生汗”

養生專家提醒,出汗其實也有學問。長時間依賴空調,該出汗時不出汗,會引起“熱傷風”;但如果常常汗流浹背,也會有損心氣,使人體虛。

適度微汗,汗出而不淋漓,纔是最有利的健康“養生汗”。

該出汗時不出汗 “熱傷風”惹上身

出門坐空調車、進屋開足空調;休息日裏,整天窩在空調房裏做“沙發土豆”,是眼下不少人的避暑之法。

這種看似涼爽舒適的空調生活其實會埋下隱患。特別是過分貪涼、長時間吹空調,或依賴冰鎮食品的人,很容易導致風寒溼邪不知不覺侵入人體。時間一久,頭暈、噁心、乏力、身重、疼痛,甚者咳嗽、流涕、畏寒發熱等“熱傷風”症狀,就會接踵而至。

華東醫院推拿科主任朱鼎成告訴記者,中醫將上述夏季的常見症稱爲“陰暑”。眼下,被各種“熱傷風”症狀困擾的人很多,究其原因就是該出汗時,沒有及時出汗。出汗,是人體消暑降溫、排出體內毒素的最佳方法。如果溼熱邪氣被困在體內無處散發,就會導致一系列不適。

長期保持這種生活方式的人還有可能會患上閉汗症,儘管烈日當空,旁人都汗流浹背,自己卻悶熱難耐滴汗不出。

大汗淋漓也會“傷心”

不出汗會憋出病,汗出得太多,也不利於養生保健。

中醫理論認爲,“汗爲心之液",經常大汗淋漓會有損心氣。夏季本該是養護人體陽氣的最佳季節,汗液過分外泄則會導致人體陽氣過度耗損。特別是氣虛體質的人,在三伏天裏更容易出汗,有些人甚至坐着不動也會汗流浹背,時常還會覺得口乾、乏力、特別容易累。

朱鼎成主任建議,夏季經常大汗淋漓的人可用黃芪泡茶喝,黃芪是公認的補氣佳品。如果氣虛症狀嚴重,還可服用有助益氣生津的中成藥“生脈飲”。

除了食補之外,取足三裏穴,也就是俗稱的“老母雞穴”,握拳輕釦兩百下,以略感酸脹爲度,早晚各一次,可以達到調和營衛之氣的作用。

怎樣出汗才能養生

出汗太少或過多都不利於健康,那怎樣出汗才能達到養生的效果呢?朱鼎成主任建議:

選對最佳時間 對於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裏工作生活的人,以下兩個時間是出汗排毒的最佳時間:

一是清晨。清晨的戶外溫度一般不會太熱。在戶外空氣清新處快走或慢跑五六分鐘,達到微微出汗的效果,可驅除前一晚因在空調環境裏入眠所產生的寒氣。

二是晚上。晚飯後外出散步二十分鐘,至通體微微汗出,可消除白天空調所致之風寒。

找到簡易方法 大量運動雖然能排汗排毒,但如上文所說,出汗太猛也會讓人體虛。朱鼎成主任建議,對那些不喜歡運動的人來說,在家裏洗個熱水浴,是既簡便又舒適的養生法。這裏所說的熱水浴並不是普通的洗澡,而是要講究如下方法:背部是人體重要的經脈——督脈經循行的路線。

洗浴時,從頸部的風府穴開始,沿着背部直到尾椎的長強穴,用熱水反覆衝淋,有助於振奮體內鬱閉的陽氣。老年人則可用熱水浸足二十分鐘,然後搓熱雙手,摩擦腳底的涌泉穴,雙腳各二百下。以上兩種方法都能使皮膚腠理開泄,微微汗出,有利於暑日養生。

學點推拿要訣 若要使發汗效果更理想,則可在一天中陽氣最旺盛的上午九、十點鐘,用揉按的手法按摩大椎、風池、曲池、合谷、太沖等穴位,這些穴位有助人體達到氣血平衡。請家人用中醫推拿手法之一的“捏脊法”,疏通與汗液排泄有關的經絡,則能夠更有效地振奮陽氣,驅散體內的寒氣。

捏脊的具體方法爲:用雙手沿脊柱兩旁,由下而上,連續地夾提肌膚,邊提捏邊向前推進。從長強穴至大椎穴,反覆提捏多次,以皮膚潮紅、手心出汗爲度。

中醫養生:泡澡取汗的作用

泡澡能得汗嗎?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如果要求得的是正常的汗——符合可持續、遍身、溫潤三要素的汗,答案就應該是否定的了。

要取正常的汗,需要長時間將泡澡溫度控制在舒適的範圍內,這就需要一些方便使用的溫控設備,目前市場上沒有此類設備,希望相關研究機構可以進行研發。

正常的汗,在量上的要求是“微似有汗”。什麼叫“微似有汗”呢?筆者直接用“溫潤”來代替“微似有汗”——就是用手背來接觸皮膚,感到潮潮的就夠了,決不能有看到汗滴在流淌,那樣就過了。

泡澡要達到“溫潤”,卻不能大汗,這是爲什麼呢?因爲“微似有汗”,是身體變通的外在標誌,通了,但是因爲汗“微”,所以對於身體沒有傷害。遍身“溫潤”,就是身上都變通達了。長時間、可持續,又是爲什麼呢?是因爲既要控制在“微”汗,又要滿足“遍”身,除了時間長以外,別無他法。

還要注意的一點是,“遍身微汗”實際上是達到銀屑病最終治療目的的標誌,在最初的治療中肯定是無法達到的,需要朝着這個目標,循序漸進、有計劃、有步驟、耐心地向目標靠近。不能在治療初期就好高騖遠、急於求成,那樣的話只能是“欲速則不達”、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焦慮。

還有一個問題,是不是泡澡達到這樣“正常汗出”的要求,就可以治癒銀屑病、而不需要內服藥物了呢?回答這個問題,讓我們先來看一個病例:

李某,女,已經堅持間斷服藥2年,累積服藥超過6個月。在她治療期間,其子也因家中居住潮溼和飲食生冷過多而患銀屑病,起病後直接找筆者診治,利用溫散的方法很快治癒。其子治癒的結果給了她很大的信心,但是人到中年,家事繁雜,無法堅持治療。她原先四肢的皮損是大片瀰漫、肥厚、乾燥的,如前臂外側的皮損已將前臂外側全部覆蓋,治療頗爲困難,間斷吃藥的同時,創造了微似有汗的泡澡條件,堅持數月,上肢大面積的皮損已經全部褪去,皮膚光滑、外觀正常。

患者自認爲對於上肢皮損的效果是泡澡的功勞,但是對於下肢皮損依然大片、肥厚感到奇怪。筆者爲之分析:銀屑病皮損如冰,有的地方冰爲冰片、漂浮於水面,而有的地方冰爲冰塊、一部分浮現於水面而更大的部分隱藏在水面之內。泡澡如同從水面外加溫,能把水面之上的冰融化掉,這就是上肢的皮損消失的原因。但是下肢爲寒溼容易積聚的部位,下肢的皮損多是冰塊,泡澡可以融化掉皮膚表面的“冰”,但對於對於皮膚表面之下的冰是沒有太大作用的。

於是對於此患者的醫囑是:微似有汗泡澡可改爲隔天或者隔2天1次,而對於口服藥從內部來融化寒“冰”需要加強,不能再間斷服藥,並且需要從1天1劑,逐漸增加爲1~2劑、3劑甚至更多。

如此看來,泡澡的作用也是有其侷限性的,內外俱不可偏廢。

夏季養生:人體有3個止汗穴

對很多人而言,炎熱的夏天是個難過的季節——臉上滴汗,腋下冒汗,不但產生異味,還會浸溼衣服,有礙觀瞻。尤其是職場人士,如果過分地出汗,不僅會引發尷尬,也或許會影響到自己給他人的形象,也因此影響到前程,所以他們都希望能找到抑制排汗的方法。

其實,出汗是正常生理現象,它有助於調節體溫、促進體內“毒素”外排,盲目抑制排汗反而對健康不利。出汗過多往往是一些內科病的外在表現,如甲亢、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風溼熱、結核病等,患者常出現自汗、盜汗等異常現象。在內科治療的基礎上,可以輔助按摩下面3個穴位,有助於止汗。平常汗多的人,也可照此按摩,防止過度出汗。

合谷穴:位於大拇指和食指根部的中間凹陷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虎口”,按揉合谷穴對止手汗效果明顯。“合谷”意指大腸經氣血匯聚於此,形成強盛的水溼風氣場。現代研究表明,按揉合谷可達到使汗腺收縮的效果。操作時用一手的大拇指來用力按揉對側手的合谷穴即可,力度以產生酸脹感爲宜。

復溜穴:位於小腿內踝和跟腱之間向上2指寬處。宜用大拇指腹輕輕揉按,以略有酸脹感爲宜。“復溜”一詞中,“復”是反覆,“溜”是悄悄地散失,意指腎經的水溼之氣在此蒸發上行。

按揉復溜穴的止汗功效在於刺激它能使水分代謝正常。合谷和復溜穴是止汗的“最佳搭檔”。合谷穴要重點揉,復溜穴要輕揉。出汗過多時,可先按揉合谷2分鐘,以感覺明顯痠痛爲度,再輕揉復溜2分鐘。

足三裏:位於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足三裏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按摩它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溼、扶正祛邪的作用。現代醫學認爲,按足三裏對腎上腺皮質系統功能有雙向良性調節作用,能提高機體防病的能力。按揉足三裏對常年身體虛弱、汗出過多的患者更爲適宜。按揉時拇指指面着力於足三裏穴位之上,先垂直向下按壓,邊按邊揉,以產生酸、脹感爲度,每次按揉持續數秒後,漸漸放鬆,每天可按摩2~3次,每次5分鐘。

主動出汗才養生

同樣是出汗,天氣炎熱時,被動出汗照樣能讓人大汗淋漓,爲什麼就不如主動出汗好呢?專家解釋,不管是因爲炎熱而出的汗,還是桑拿蒸出來的汗,都只是在人體淺表層出汗,而運動纔是真正的深表層出汗,也就是讓人從裏向外出汗。這種汗是人體進行的自我調節,出汗後不僅讓人感覺很舒服,還能起到以下8大作用。

排出毒素

主動出汗能加快人體的體液循環和代謝過程,將體內堆積的乳酸、尿素、氨等毒素排出,還能保障鼻子、皮膚、肺臟、大腸這一系統暢通。

控制血壓

高血壓是一種由於血管內徑變窄、變硬,單位血流量受到限制而出現的一種現象,運動出汗可以擴張毛細血管,加速血液循環,增加血管壁彈性,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

怎樣出汗才能更健康?

現代人出汗太被動,下班等公交車時,被太陽曬得衣服都溼透了;被工作壓力所困擾,煩躁焦慮,急得額頭微微滲出汗珠;和朋友一起蒸桑拿,在悶熱的環境中汗如雨下……這是健康的出汗方式嗎?不是,我們必須要從根源上了解汗液,這樣逼自己出點“養生汗”才能更健康!

出汗有兩種方式:主動出汗和被動出汗。總體來說,因爲天氣、環境或心理壓力造成的出汗稱爲被動出汗,只有因運動而產生的排汗纔是主動出汗。

調查顯示,不管在城市還是農村,能經常運動的人,比例只佔到28.2%.這說明,現代人的主要出汗方式都是被動出汗。

中醫上也有動汗和靜汗之分。由於天氣環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屬於靜汗,相當於被動出汗。不少異常的靜汗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盜汗等。有些人不熱、不運動時前心後背會出汗,且容易疲勞、感冒、心慌,特別怕風怕冷,這叫自汗,是氣虛的表現。夜晚一睡着就出汗,叫盜汗,是陰虛的表現。出汗部位的不同,能反映一個人的身體狀況。額頭面部出汗過多,是積滯、內熱壅盛的表現,容易煩躁、口苦、尿黃;前心後背出汗,是心氣虛,容易心悸心慌、失眠多夢、恍惚健忘。此外,還有些出汗方式,屬於疾病來臨前的徵兆,比如有些老人半身出汗,半身無汗,這時一定要小心中風。

結語:看了小編上文的介紹,您應該已經知道我們要怎樣出汗才健康了吧,您應該知道出汗多的原因有哪些以及手心出汗時怎麼回事了吧,那小編希望您把今天學到的消息分享給身邊的小夥伴們哦。

護膚
髮型
香氛
健康
整形
妝容
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