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母嬰 > 60年代人的育兒經

60年代人的育兒經

來源:美型男    閱讀: 5.6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60年代人的育兒經

粗放型 吃飽穿暖不生病就行

馮淑珍(75歲):我幾個兒女當年都是“粗放式”帶大的,沒現在這麼多講究,他們幾個哪個不是活蹦亂跳、沒病沒災的?當時的觀念就是,只圖孩子吃飽穿暖不生病,把他們拉扯大就知足了!

在孩子出生的第三天,習俗上是請子女多、身體好的婦女給喂第一次奶,叫做“開奶”.在此之前只給孩子喂點水。過去給孩子餵飯沒有現在這麼講究,就是把高粱米煮熟了,然後用嘴嚼碎,再吐到一塊乾淨的布上,用布把飯裏面的汁擠出來,放上點糖當奶粉喂孩子。

孩兒出生7天或12天,就得睡家裏祖傳下來的“悠車”.所謂“悠車”,其實就是一個木製搖籃,掛在大炕的上方,有一米長,兩端是橢圓形的,上面4個銅鉤用4根粗繩子拴着,固定在屋頂的吊環裏。把孩子放在“悠車”裏,肩、臂和腿都要用布帶子綁住,一是防止翻身掉下去,二是讓他不“溜肩膀”,胳膊腿長得直。睡“悠車”的孩子長大身材好,沒有前雞胸、後羅鍋、溜肩膀、羅圈腿之類的毛病。但也有不好的,就是綁住胳膊腿的孩子不能隨意翻身,只能仰臥,時間一長,有些“後腦勺”就被壓平了。

那會兒根本就沒有什麼“尿不溼”.尿布都是舊衣服、褲子改的,還是那種家裏自己織的布,硬硬的,很粗糙。從大兒子到小女兒,我都一直在用這幾塊尿布,早就洗得泛白或變黃了。

我總覺得,孩子不是教育出來的,什麼樣的孩子就該長成什麼樣。平時,我會給他們唱幾首小時候就聽過的兒歌,其他時間,幾個孩子幾乎天天都去院子裏瘋跑、去水庫洗澡、摸魚。

北京海淀婦幼保健院兒童早期發展中心主任閆琦和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兒保教授金星明點評:馮女士的育兒經,絕大部分都被時代淘汰了。現在的育兒經中再不是隻有“吃好”、“喝好”、“長得胖”、“別磕了碰了”這麼簡單的幾個字,而是有了更多新的內涵在裏面。比如,不能違背孩子的自然生長規律,採取綁腿等方法。因爲嬰兒出生後,下肢呈自然彎曲狀態是正常的,肩部和頭部也是一樣。如果過分束縛,反而會影響骨骼發育。過去孩子生得多,家長和孩子很少交流,不重視親情之間的溝通,忽視了心理教育,可能會造成其認知能力、語言能力的障礙,甚至導致性格孤僻。但值得發揚的是,過去的孩子都是滿院子跑,不像現在活動空間大多侷限在家裏,會更利於良好性格的形成。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