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中藥不姓“中” 產業國際化征途面臨尷尬

中藥不姓“中” 產業國際化征途面臨尷尬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目前中國還沒有一種中藥進入歐美國家臨牀,中藥“走出去”舉步維艱。“走出去”是不是就應該堅持歐美標準?這些困惑與思考,折射出的是中藥產業現代化、國際化的漫漫征途中,發展壯大與困難重重並存的現狀。

中藥不姓“中” 產業國際化征途面臨尷尬

內外交困的尷尬與無奈

從中藥資源的保有量來看,我國可以說是中藥大國,但目前我國中藥產業的發展與“中藥大國”的稱謂很不相稱。從發展歷史上看,中醫中藥相輔相成,藥爲醫用,醫因藥存,兩者具有較強的依附關係。

然而,目前我國中醫人才卻不斷流失,“中醫西化”現象嚴重。

在中國看中醫、用中藥的人羣大多定位在“老、邊、窮”――老人、邊遠地區和貧困地區,主流社會並沒有廣泛認可和使用。

目前,我國中藥管理是按照西藥標準設置准入,要求中藥新藥明細化學結構和組分,這不符合中藥複方製劑的特點。西藥藥效學試驗以動物試驗結果爲依據,與中醫治療疾病以證爲主的病機理制和療效判斷不符,也不能真實反映中藥臨牀效果。以西藥標準規定中藥使中藥發展身陷巨大的尷尬之中。

雲南省中醫學院副院長鄭進、廣東省醫藥行業協會會長張俊修等專家認爲,中藥界不少人用西藥理論來修正中藥,用現代藥業標準來公佈配方,但由於我國對中藥祕方保護欠缺,沒有相關知識產權法規來支撐,後果就是將許多中藥祕方泄露。達仁堂等一些老字號中藥製藥企業的一些祖傳祕方面臨失傳。

與國內市場相比,我國中藥出口雖然實現了諸多可喜的突破,但中藥產業國際化背後出現了不少尷尬和無奈。

首先,中藥國際化仍停留在淺層次上,附加值不高,影響力不大。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提供的數據,2010年中藥出口額已超過中藥進口額近13億美元,但中藥出口主要停留在原料上,中成藥和保健品均出現逆差。中成藥貿易自2008年開始延續貿易逆差,2010年的逆差額增勢還在擴大。

而相反,目前在國際市場上,韓國、日本、德國等國家生產的中藥卻賣得紅火。各國競相採用現代技術研究開發傳統藥物,搶佔國際市場。大約有130個國家應用中醫藥,124個國家建立了中醫藥機構。如德國和法國大規模利用銀杏葉進行粗加工,世界銀杏葉粗提取物(治療老年性癡呆)的年銷售額已達3億美元。另外,日本的救心丹、韓國的牛黃清心丸也都是利用現代科技創新中藥開拓市場的成功案例。

其次,進軍發達國家市場吃力不討好。最近,歐盟的《傳統植物藥註冊程序指令》讓我國中藥出口遭遇重挫,成爲國內議論的焦點。指令規定,若沒有進行傳統藥註冊,現在以食品、保健品等方式在歐盟市場上流通的中藥將被禁止銷售。而據記者瞭解,目前我國沒有一家中藥企業在歐盟完成上述註冊,這就意味着按照該法規,中國所有在歐盟市場銷售的中藥將全部退市。

第三,在非洲等欠發達地區,中藥市場也開始遭遇“絞殺”。由於歷史傳統,日本、韓國、印度等亞洲國家和中國臺灣、香港地區也是較大的傳統醫藥出口地區。他們憑藉科技和資金的優勢,積極開發中成藥,搶佔非洲等國際市場。一旦我國出口中藥在某個市場威脅到其地位時,他們便會成爲人爲排擠中藥的阻力。

什麼原因導致中藥國際化之路如此艱難?

首先是文化差異的障礙。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院長賴小平指出,中西方文化差異是中藥走出去最大的障礙,如中醫講究辨證施治、複合配方,西醫則注重定向鎖定、集中治療;西藥注重量化研究,中藥則不能清晰地說明組分構成等。這些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使中藥文化很難被理解和應用,中藥在海外長期徘徊在邊緣狀態,難以進入主流市場。

其次在於技術法規。由於中藥成分複雜,不像西藥容易鑑定。國外對中藥的進口都有嚴格的質檢標準,有的近乎苛刻,很多國家對中藥成分有很多禁忌,各種技術法規層出不窮,這往往成爲中藥出口的“雷區”。另外,近年來國際上對重金屬和農藥殘留等要求愈加嚴格,也對中藥出口造成較大的障礙。

第三,部分中藥出口質量無人把關,一些假冒僞劣的“山寨中藥”矇混出口。這些劣質中藥質量低下,價格低廉,不僅擠佔了合格中藥的市場,更損害了國家的海外形象。

持標準牛耳搶佔國際話語權

如今中藥產業發展面臨的諸多問題,最根本之處在於缺乏以我爲主的中醫藥標準體系。中藥產業做大做強,亟待打造中國標準,才能把握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真正叫響——中藥,我姓“中”!

中醫科學院副院長劉保延指出,我國中藥基礎研究薄弱,至今未能建立起一個符合中藥發展特點的質量標準體系,對中藥質量的監督缺乏一個系統的綜合評價,中藥企業的標準化規範化程度低。而“標準的缺失成了西方國家手中揮舞的大棒,總是關鍵時刻落下來,讓中藥產業在國際上難以擺脫被動局面”。

天津天士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閆希軍認爲,從天士力的實踐來看,誰能定標準誰就能掌握國際市場的控制權。目前國外有一批企業和研究機構,已經投入人力、財力和技術開發植物藥。日、韓等國都在積極推進中藥的國際標準。中藥如果不盡快走出國門,快速走向國際化,喪失的就不僅僅是一些技術和局部市場,而是喪失了對評審法規、行業標準的話語權。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表示,中國在中藥標準化上必須引領世界。過去基本參照西藥來管理中藥,對中藥的自身規律和特性有所忽視,當前必須更加重視中藥標準化的研究。目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正在牽頭制訂中醫藥國際質量管理體系標準,這是中醫藥國家戰略的一件大事。這件事中國人必須做,一定要搶佔中藥世界標準競爭的制高點,實現真正意義的中醫藥國際化。他說,我們一方面要藉助國際註冊,借鑑西方的技術標準,從藥材來源、提取分離、研發生產、質量控制等多方面來提升自己的標準。另一方面,要探索建立具有中醫藥特點的自主標準,爲世界作出示範,這兩方面並行不悖。

專家認爲,打造中國的中醫藥標準體系,要從源頭做起,同時驅動資源、傳承和推廣這“三駕馬車”。

一是摸清家底,加強對現有中藥資源的研究和保護。廣州醫藥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王煥魁建議,儘快啓動開展新一輪的全國中藥資源普查,建立起中藥資源動態監測系統,建立中藥資源普查、調查制度及技術規範,加快種質資源庫建設。同時,加強對道地藥材的原產地保護,聯合各方成立認證機構,將原產地標記、無公害產品、綠色產品等註冊工作統一在原產地名稱保護之下。

二是加強對中醫藥傳統經典著作的研究。既不失傳統,又兼具現代科學理論。在國內,必須進一步強化中醫院校傳統經典課程的設置,繼承和發揚傳統的師承體制,才能讓中醫中藥的精髓得以傳承。在國際,可以依託現有的孔子學院,讓中醫藥文化走出去,讓更多的人瞭解和認可中醫。應積極將中藥店鋪、中醫診所、教育培訓機構開到海外,要實現從中藥出口到文化傳播的延伸,讓中藥國粹文化在異國固化下來,中藥才能在海外生根發芽。

三是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用“中國標準”率先做大做強國內中醫藥市場,然後再進入非洲、亞洲等地,最後進入發達國家。目前,國內醫療市場以西藥爲主,新醫改雖然強調了發揮中醫藥的作用,但是中藥弱勢地位並沒有從根本上改善。如果在醫保報銷、中醫待遇等制度上加強設計,中藥的市場有望進一步拓展和延伸。

“走出去”釋放積極信號

近一二十年來,西方國家已經開始重新審視西醫發展方向,逐步用生物—社會—心理醫學模式替代傳統醫學模式,這使得中醫藥等傳統醫學方法開始得到承認和重視,並逐步納入西方各國醫療衛生保障體系。中藥在全球市場蘊藏着巨大的市場機遇,我國部分中藥企業正積極探索,主動出擊,進軍國際市場,顯現出三大積極信號。

信號一:從傳統市場向歐美市場挺進。長期以來,中藥在海外只能在地緣、文化與國內接近的東南亞市場才能打開局面。近年來一些藥企不滿足於此,積極從傳統市場向要求更嚴苛、環境更陌生的歐美市場挺進,並取得了可喜進展。天津天士力集團有限公司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該公司一年的海外銷售收入佔全國中成藥製劑出口的三分之一份額。如今天士力不僅挺進了海外20多個國家,還正謀劃在南非建立中藥材種植基地。更讓人振奮的是,該公司生產的治療心血管病的複方丹蔘滴丸已通過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二期臨牀試驗。天士力董事長閆希軍告訴記者,FDA是中藥進入國際醫藥主流市場的重要審批關口,一旦獲得FDA認證就意味着中藥被全球最嚴格的藥政法規證明爲安全有效的,這對於提升中藥的國際地位、加快出口有着重大的戰略意義。

信號二:從邊緣食品向藥品跨越。從食品、保健品的邊緣狀態到藥品身份的認證一直是中藥在海外難以逾越的門檻。近年來我國有部分優秀的中藥企業成功實現了這一突破。廣州奇星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華佗再造丸對治療中風後遺症有顯著療效,葉利欽、艾豐等國內外知名人士服用後都留下良好的口碑。該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就着手高起點地開拓海外市場,堅持力爭以藥品的合法身份進入海外市場。1999年進軍俄羅斯,獲得藥品永久性註冊身份。到目前爲止,這一個品種已爲奇星藥業帶來3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撐起了企業十分之一的收入來源。

信號三:從產品輸出向文化傳播推進。記者調研發現,近年來,中藥企業走出去已不再侷限於單一藥品出口,而是更加註重由產品-渠道-生產-研發-文化鏈式的輸出。連續5年蟬聯中成藥出口全國第一的北京同仁堂集團,就遵循了這樣一條路徑。上世紀50年代同仁堂藥品通過進出口公司“走出去”;隨後在海外自建銷售渠道,從香港建立第一家門店到2010年已在全球16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47家零售終端;緊接着又於2005年在香港建立生產研發基地,成爲香港規模最大,條件最好的中藥生產企業;2010年,同仁堂建成了海外電子商務平臺。如今,同仁堂正在海外門店推廣醫生坐診的模式,在國外社區進行養生講座,並與孔子學院進行合作,致力於將中醫藥文化輸出去!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