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老人騎遊時猝死 倒地仍保持騎行姿勢

老人騎遊時猝死 倒地仍保持騎行姿勢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健身、交友、旅遊,一個都不能少。”近年來,騎遊旅行日漸風靡,愛上這項運動的老人家也越來越多。

今年6月中旬,65歲的老肖等8人從湖南長沙出發,開始了騎自行車去四川稻城亞丁的旅程。5天后,老肖騎着自己心愛的自行車,倒在了位於臥龍自然保護區的巴朗山上,不幸猝死。而老人騎遊猝死,在近年來的新聞報道中,已經並不少見。

老人騎遊時猝死 倒地仍保持騎行姿勢

針對暑期來臨,騎遊驢友增多的情況,7月17日,臥龍特區森林公安局民警專門在303省道巴朗山段,進行了巡查。對沿途的20餘名騎遊愛好者進行了安全勸導。

據成都老年體協騎遊俱樂部統計,老年騎遊者平均年齡超過60歲。對他們來說,騎車遠行西藏、雲南,也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高高興興地出門,也要平平安安地回家。醫生建議,老人家們騎遊旅行,一定要量力而行,進行身體評估,帶足常用藥物,最好避免騎行到高海拔地區。

【老年騎遊悲劇】

這支老年騎遊隊,日行超100公里

2016年6月14日,老肖和7個老夥伴一起,從湖南長沙出發,開始這次旅程。

他們的目的地,是四川省甘孜州境內的稻城亞丁。老肖今年已65歲,但他並不是這個隊伍中年齡最大的人。在這8個人裏,最年輕的楊繼紅56歲,年齡最大者已67歲,平均年齡超過60歲。

6月15日下午1點,8位老人到達四川省瀘州市;6月16日下午6點到達資中縣。隨後的幾天時間裏,8個人途經成都、都江堰,從瀘州到臥龍,這支老年騎遊隊只花了5天的時間,日均行程超過100公里。

6月19日下午2點,臥龍鎮村民小張在鎮上遇到了這支隊伍。“他們騎的是帶電動助力裝置的自行車,當時在鎮上給自行車充電、休息,問我鄧生(地名)是不是有地方住。”小張勸他們就在鎮上休息,但老人們堅持再走一段上巴朗山,到鄧生過夜。

“領頭羊”老肖騎着自行車繼續上路了,其餘7人被他甩在身後近20公里。下午4點過,獨自一人的老肖到達鄧生,但可能是因爲沒看到路牌,他沒有停留,繼續往前走了2公里,走到了海拔近3000米的省道303線79公里路牌附近。

巴朗山這個彎,老人沒能轉過去

老人騎遊猝死 倒地仍保持猝死姿勢

巴朗山位於臥龍自然保護區至四姑娘山風景區之間,公路最高處海拔高達4480米。

6月19日下午5點左右,楊繼紅等人還在山腳下慢慢前行。在他們頭頂上方的盤山路上,老肖獨自騎行在前,再轉一個彎,就能看到303線79公里的路牌。只有不到30米的距離,但這個彎,他沒能轉過去……

下午5點半左右,臥龍特區森林公安局臥龍鎮派出所接到報警電話,巴朗山上有人倒在路邊。派出所所長王勇帶了6名民警開車上山,在距離事發地約15公里處遇見了楊繼紅等人,“後來才知道,他們是一起的。”

下午6點過,王勇看到了躺在路邊的老肖,呼吸已經停止。“他依然保持着騎車的姿勢,一隻腳還掛在自行車的腳蹬上。”經過民警現場勘驗檢查,確認老肖身體無外傷,所騎自行車無擦掛,排除了因交通事故及他人傷害致死的嫌疑。

120很快到達現場,確認老肖死亡。

老人騎遊時猝死 倒地仍保持騎行姿勢 第2張

全國多地曾發生騎遊猝死事件

2016年5月6日,雲南省昆明市一名58歲的男子騎車倒在雙龍街道辦大凹子村三村牌坊前的岔路口,不省人事,120趕到後確認這名男子已不幸身亡。醫生初步判斷,是因心臟驟停導致的猝死。

2015年2月13日,福建省泉州市區一名40多歲的男子,騎行清源山,卻猝死在騎行的路上。泉州120急救中心醫生提醒,要注意運動方式、運動強度,特別是患有疾病的市民,要選擇一些強度不大的有氧運動。

老年騎遊建議:老人騎遊最好不去高原地區

“我爸爸以前騎游去過西藏,身體也很好,我們都沒想到會出這樣的事情。”採訪中,阿婉坦言,希望通過本報報道,讓更多的人引起重視,“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那麼,老人家們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進行長途騎遊運動?對此,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老年病科沈靜醫生認爲,長途騎遊不是不行,但是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騎行中也要適當安排路程和時間,最好騎行一小時左右就要停下休息,切忌疲勞騎行。

“出行前要做好血糖、心電圖以及血壓等方面的檢查和評估,如果血壓血糖太高或者心電圖有明顯異常就最好不要出行。”沈靜說,大部分老年人都有慢性疾病,在出行前最好備齊藥品,如常見的降壓藥、降糖藥和胰島素等,“還要備些急救藥品,如救心丸等。”

但是,沈靜認爲,老年人最好不到高海拔地區騎行,“本身老年人多有心血管疾病,心血管耐受性不強,在高原騎行,容易導致缺氧甚至猝死。”

騎遊注意事項

1、崎嶇的山路往往會令單車螺絲鬆動,應定期檢查,擰緊螺絲。

2、留意單車發出的異常聲響,如有異常應立即停車檢查,以免發生意外。

3、行程中應適時安排休息,除了恢復體力的需要,休息期間正好可深入瞭解當地文化。

4、騎行過程中,難免發現與預計情形不符的各種變化,此時應隨機應變,及時修訂計劃,除參考地圖和攻略外,沿途還應不斷打聽,多比較路人的說法,做出正確判斷。

5、對某些地區可能出現的高原反應和乾熱氣候等,要提前做好適應準備。

6、每天騎行後應適當補充複合維生素及鈣片,睡前一定要適當拉筋並按摩小腿,防止抽筋及乳酸堆積。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