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央視實習主播來自中國傳媒大學 屬社會實踐

央視實習主播來自中國傳媒大學 屬社會實踐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昨日,記者從中國傳媒大學官網上了解到,這是該校與央視之間的一次“校臺合作”活動,雙方在2011年12月18日簽訂“共建實踐教學基地協議”,被選中的學生要與央視主播一起承擔6個月的新聞配音任務,平均每人每天5小時的工作量。這樣,這些學生纔可能獲得最終出鏡新聞頻道直播節目的資格。

央視實習主播來自中國傳媒大學 屬社會實踐

  據他們身邊的同學透露,第一天播報,每個人都緊張得不得了,“緊張是必然的,白天也睡不着,就會看很多其他新聞節目,瞭解一些最近的新聞。”晚上11點會開始準備次日凌晨3點的節目,“肯定也會困,但也很興奮,白天也睡不着”。據悉,他們目前每人一週兩天工作時間,一天做配音,一天播報新聞。

“目前還在排班中,還會有更多學生進行上崗實習,他們都要經過嚴格挑選,聲音、表達、形象都要經雙方認可,過去了要先配音,男女生都有。”昨日,中國傳媒大學老師丁龍江向記者詳細介紹了有關這次合作的情形。丁龍江透露,能去央視實習的學生,都經歷了嚴格的選拔程序,“先海選,後培訓,再上崗。首先是我們這邊通過自己報名和專業老師推薦,整理出一份大名單,按照嚴格的標準,我們再確認入圍名單。”入圍之後,這些學生還會進行專業培訓,確保他們能夠有播報新聞的能力和熟悉相關流程,培訓完了,央視還會進行一次選擇,“去到那邊以後,除了我們這邊的老師會一直跟蹤之外,央視那邊也會有資深主播一起來進行指導。”這些實習播音員也會進行輪換,“3個月以後更換,還會有新面孔出來”。

這樣大規模的實習新兵涌入央視新聞主播行列,顯然不是個人行爲。

近日,一向以嚴肅、權威示人的央視新聞頻道,在凌晨3點播出的《新聞直播間》節目連續出現一批實習播音員,他們長相清秀,姿態稚嫩,都還是在校大學生。

“雖然青澀了點,但是一派清新呀。”網友紛紛爲央視新聞節目主持臺出現新面孔叫好。記者通過採訪得知,雖然這些實習播音員的表現還顯稚嫩,但都經過了層層選拔才得以最終亮相。離開主播臺,他們跟普通大學生沒什麼兩樣,沒有工資、住學校宿舍、坐地鐵上下班……

“播音這個行當,新人很難參與末端環節,可能更多的是在採訪、編排、攝影這些環節。他們有的已經具備能力,但缺少真正有鍛鍊價值的練兵機會。”#p#分頁標題#e#

中國傳媒大學老師丁龍江

7個實習播音員連續亮相

4月17日凌晨3點,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出現了一個新鮮面孔:主播張仲魯。有網友搜索他的資料,發現他還是中國傳媒大學雙學位班的學生,隨後,新面孔接連在《新聞直播間》節目中出現:18日是王尹麒、19日是孫煒航、20日是劉奕呈、21日是王言、22日是苗凱、23日是胡躍鑫,這6個人的字幕介紹在名字前面均爲“實習播音員”。

昨日,記者聯繫了央視總編室工作人員,她表示現在確實有一批實習播音員在央視新聞頻道,但他們的具體情況並不清楚,“確實是有這樣一批實習生在,但具體情況和相關規定,都得問節目組”。

張仲魯最沉穩,劉奕呈最帥

清一色的新面孔連續在《新聞直播間》亮相,引發了網友的熱烈關注。網友們還開始對幾位新人給出了點評,第一個出鏡的張仲魯受到的好評最多,不少網友認爲他最沉穩,聲音最有範兒。第二個出鏡的王尹麒則被指最有親和力,唯一一個沒有戴眼鏡的劉奕呈,則被網友評爲最帥實習播音員。

不過也有網友指出,相較於資深主播,這7個實習播音員都顯得太過稚嫩了,“感覺他們有些緊張,有一位的聲音還有點顫抖,新聞銜接得不太自然”。還有網友認爲,7位都是清一色的男生,似乎有點太單調了,“怎麼沒有女主播呀?”更多的網友認爲,“央視新聞節目出現新面孔是好事,這些大學生也能得到更多的鍛鍊機會,畢竟這是一個人才更新更爲快捷的時代”。

沒有工資,坐1個多小時地鐵上下班

雖然亮相的節目在凌晨才播出,但主持央視新聞直播節目,還是讓這幾位實習生的名字一夜之間在網上傳開,不少網友都對他們的經歷感到好奇,也有熟悉他們的同學朋友在網上興奮不已。

每個人都有一個資深主播指導

昨日,記者聯繫上部分實習播音員,但他們都以有紀律爲由,拒絕接受採訪。

一位自稱是王言高中同學的網友在人人網上非常激動,“記得初中的時候你就說以後一定要當播音員,我對你說,你以後一定可以上中央電視臺的,你當時只是笑了一下,恭喜,堅持了這麼多年不容易”。

據他們身邊的同學透露,幾個人是去年12月進入央視的,之前經過了一系列的篩選,“好多輪,先是學校,然後是臺裏,各種篩選和考覈。”目前有十多個人在央視《新聞直播間》實習,其中也有女生。之前所有人一直都在做幕後配音,最近纔開始出現在主播臺,目前參與新聞播報的就是7個人,每個人都有一個資深主播指導。至於選擇誰來出鏡播報新聞,是央視的決定。#p#分頁標題#e#

做完新聞播報,坐地鐵回學校

實習沒有工資,也沒有宿舍,還沒畢業,幾個人都還住在學校,做完新聞播報,大家得坐地鐵趕回學校,“從央視到學校,坐地鐵一個多小時吧。”在同學們看來,幾個人的業務能力都有提高。至於能不能留下,還是未知數,“很多同學已經找到工作,對他們來說,抓住這個學習機會纔是最好的”。

現象解讀

播音系學生獲得這樣的實戰機會太少

一直以來,播音界有“資歷優先”的老傳統,新人很難登上主播臺,這次大規模的“實習播音員”,讓不少人在討論新面孔出現的同時,也有了不少疑問,央視爲何會接受大規模的“實習播音員”的出現呢?

丁龍江透露,這是他們第二次進行大規模的校臺合作了。第一次選擇的是雲南衛視,也是那一次的成功,打開了更大的空間,“這是第二次了,中國傳媒大學的校臺合作在去年就開始了,那是雲南臺的《主播新鮮看》項目,全部由學生自己策劃、採訪、錄製,雲南臺直接播出”。不少這次出現在央視的實習播音員,都在雲南臺得到了鍛鍊,“像王尹麒、張仲魯,都是從這個平臺練過才上的央視,央視也是看到播音系的學生可以全方位參與節目併成熟起來了,才下決心建立基地給學生一個鍛鍊機會”。

在丁龍江看來,這樣的平臺建立無疑對雙方都有利,“一方面,電視臺需要資源,需要新鮮血液,另一方面,我們的學生需要一個練兵的場所。”他表示目前在播音界,播音系學生能夠獲得這種實戰平臺的機會太少,“播音這個行當,新人很難參與末端環節,可能更多的是在採訪、編排、攝影這些環節”。

丁龍江透露,去年在雲南衛視的節目,他們錄了四百多期、備播了半年纔得到機會,“我們不想再讓他們像以前一樣做做小實習,然後畢業找工作這樣一個流程,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多練兵機會。”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