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保健養生 > 中年保健有講究 這5件事千萬別硬抗

中年保健有講究 這5件事千萬別硬抗

來源:美型男    閱讀: 5.9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年人的生活壓力是巨大的,上要照顧老人,下要管教小孩,但他們從來都是默默承受。一來二去倒是把身體搞垮了。所以人到中年,還是得先把自己的身體顧好,纔有照顧別人的能力。

中年保健有講究 這5件事千萬別硬抗

人到中年要做到這幾點:

1、不扛病

胃疼了吃點胃藥,肩膀疼了貼膏藥,頭疼了吃點去痛片,這些已經成爲不少中年人的生活常態。殊不知,頭疼、胃疼、身體發麻等症狀都可能是身體發出的預警信號,一味漠視、吃點藥敷衍了事,容易小病拖成大病。比如,經常頭疼、頭暈可能與高血壓、頸椎病有關;經常胃疼可能是患了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需要做胃鏡排除惡性病變;上下樓吃力、心慌可能是心臟出了問題。無論是哪種疾病,最重要的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防微杜漸、及早干預,時間再緊張,也要在身體不適時儘快就醫,並調整生活方式。

2、不扛餓

客戶文案沒做完,臨時又加了一臺手術……此時,很多人會選擇“忍飢挨餓”,等加班結束再飽餐一頓。研究發現,飢餓時血糖降低,會產生頭暈、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疲勞等問題,甚至影響大腦功能,導致智力下降。另外,不按時吃飯的人比正常飲食者的膽固醇高33%。經常不按時吃飯,膽囊不收縮,久而久之會引發膽結石。因此,一定要保證三餐規律,尤其是午餐和晚餐,不要過度拖延,可以在辦公室準備一些水果、餅乾、充足的水等,及時給身體“加滿油”。

3、不扛困

長期熬夜,容易打亂生物鐘,導致患冠心病、高血壓、心肌梗死的機率升高。睡眠不足還會導致脫髮、脾氣暴躁、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另外,很多中年人在加了一宿班後開車回家,迷糊狀態下開車的反應速度等同於酒駕的反應,極易引起交通事故。建議晚上儘量在11點前入睡,早上7點左右起牀。即使不能保證睡眠時間,也要適當補覺,提高睡眠質量。

4、不扛累

正所謂積勞成疾,人的很多疾病都是累出來的,長期過度疲勞會出現焦慮、失眠、記憶力減退、精神抑鬱等問題,嚴重的還可能導致猝死。當感覺體力不支時,證明你已經處於勞累狀態,必須好好休息,恢復體力。每連續工作2小時,就應停下來,聽聽音樂,放鬆下身心,小憩15分鐘。另外,疲勞過度者要注意多補充營養物質,但切記飲食不能過於油膩,果蔬、魚肉等是不錯的選擇。此外,還應調整好工作和生活節奏,讓自己慢下來,享受當下,反而會提高工作效率。平時可以多做些有氧運動,比如跑步、騎車。

中年保健有講究 這5件事千萬別硬抗 第2張

5、不扛壓

國人的性格比較隱忍,很多中年男性有苦有累自己扛,有了苦悶情緒也憋着不說,長期精神高度緊張、得不到釋放,就會扛出大問題。所以,一定要學會爲自己減壓。一是積極面對難題,正確認識自己的身體素質、知識才能、社會適應能力等,儘量避免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二是可以約三五好友郊遊、擁抱大自然,到戶外做做運動或者去唱唱歌;三是按摩也有助於釋放壓力。

中年人真正健康的9大標準:

1、強壯的心臟

人到中年,心臟也漸顯老態,高血壓、冠心病、心梗頻頻造訪。堅持多吃蔬果、魚類,用橄欖油或菜籽油的地中海飲食,能減少50%~70%的心臟病復發風險。

2、良好的視力

年齡相關的黃斑變性、青光眼、白內障等會損害視網膜,40歲以上每兩年做次全面的眼科檢查很重要。早晚各花5~10分鐘熱敷眼睛;每天有意識地眨眼300次;每隔45分鐘就遠望一下有助護眼。

3、愉悅的笑聲

笑是緩解壓力最簡單的工具。美國研究發現,有“愉悅笑聲”的一組參試者,體內好膽固醇水平提高26%,與心臟病、糖尿病風險相關的C反應蛋白水平則下降66%。

中年保健有講究 這5件事千萬別硬抗 第3張

4、穩定的血糖

多項研究發現,血糖異常會增加心臟病、認知障礙症、循環系統疾病的發病風險。美國研究顯示,一個超重的人減去7%體重,其糖尿病風險會下降一半。

5、敏銳的聽力

不管是唱歌還是戴耳機,每過45-60分鐘務必給耳朵“解放”10分鐘;在地鐵等嘈雜環境中,儘量別戴耳機,戴的話應選擇頭戴式耳機,音量別超過最大音量的60%。

6、親密的朋友

緩解情緒壓力,提高免疫力,預防心臟病,降低患乳腺癌風險……這些都是朋友給健康的加分,且均經研究證實。

7、堅硬的骨頭

40歲後每天應補充1000單位維生素D,因爲人體通過曬太陽自然生成維生素D的數量在下降。此外,每天喝牛奶超過300毫升的人,腰椎骨密度要高6%左右,所以補充牛奶、酸奶等蛋白質豐富的食品很重要。

8、靈活的平衡

雙手扶腰,閉眼單腿站立時間男女分別低於8秒和6秒,說明平衡感較差。通過練習閉眼單腿站、倒着走、太極等方法可改善。

9、常接種疫苗

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人,應在醫生指導下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