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保健養生 > 女性腎虛有什麼表現 腎虛有6大經典表現

女性腎虛有什麼表現 腎虛有6大經典表現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提到腎虛,可能你首先想到的就是男性,其實女性也會有腎虛。而且女性患上腎虛的危害不亞於男性,因此要及時預防。爲此有人問女性腎虛的表現有哪些呢?什麼原因導致女人腎虛呢?接下來爲大家一一介紹,供大家參考。

女性腎虛有什麼表現 腎虛有6大經典表現

女性腎虛的表現

1、莫名其妙地發胖

病情分析:中醫認爲肥胖的基本原因是痰、溼、滯,更進一步說,就是由於腎氣虛導致了女性的發胖。

防治對策:兩手掌搓熱後,分別放至腰部,至感到熱爲止,早晚各數次,可以補納腎氣。另外多吃些鴨肉、鵝肉、兔肉,像鯉魚、粳米、糯米、小米、大棗等補氣食物也宜多吃。

2、出現黑眼圈

病情分析:中醫理論中黑色代表腎,眼圈黑就表示腎虛。腎主水,腎虛則人體的水分代謝不利,導致水腫,通常眼瞼是最先被人發現的。

防治對策:少熬夜,睡前少喝水;常吃點桃仁芝麻糊:桃仁30克,黑芝麻50克,南杏仁15克,薏苡仁25克,冰糖30克。

將前4味藥洗淨,放入砂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煎煮2小時,加冰糖調味,即可飲湯食用。

3、秀髮日漸稀少

病情分析:女性腎氣最盛的時期是22歲左右,25歲之後,就開始漸漸衰退。中醫上說“腎主水,其華在發”,腎臟的功能好壞表現在頭髮上。頭髮柔韌有光澤,說明腎臟健康。

腎虛的人常常頭髮易斷並且沒有光澤,容易出現脫髮現象。

防治對策:多食用一些益腎的食物,例如山藥就是很好的滋補食品,既補氣又補陰,還可以煮枸杞羊肉湯溫補腎氣。

另外,每天8小時的睡眠也非常重要,同時少喝酒、少食辛辣食品和濃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食物。

4、總想去衛生間

病情分析:通常女性尿頻一個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量少次多”。祖國醫學認爲,當身體素質下降時,腎氣出現虛虧,膀胱會表現出氣化無力,膀胱平滑肌的肌纖維張力就會出現下降,

使得膀胱的伸縮性降低,腎關不固,就像大門關不嚴,所以會出現尿頻和尿失禁現象。

防治對策:注意保暖,多吃些專門補腎的食物,比如枸杞、山藥、韭菜、羊肉、狗肉、核桃仁等。如果出現尿頻且尿量多,如24小時尿總量超過2500毫升,就要警惕糖尿病等病症的可能。

另外,精神因素也可能引起多尿症,這種情況多見於中年女性,並伴有經常失眠,消化不良,或嚴重的神經衰弱,表現爲時多時少,一般對身體健康沒有什麼危害。

5、怕冷且容易拉肚子

病情分析:腎陽爲全身陽氣的根本,生命活動全靠陽氣鼓動,如腎陽不足,不能溫煦身體,就會出現怕冷。

防治對策:可以多參加健身運動,加速血液循環,增強抗冷能力;應該在日常飲食中注意選擇羊肉、狗肉、牛肉、韭菜、辣椒、蔥、姜、龍眼等溫補腎陽的食物。

6、失眠,每天躺在牀上數羊

病情分析:腎陰虛則虛火內擾,讓人煩躁;心腎不交則導致失眠、健忘。緊張的情緒、房事過度,或者食用大量溫燥食物之後,都可能出現腎陰虛。

防治對策:晚上減少令神經興奮的活動,如高談闊論、收聽收看緊張刺激的節目、不做劇烈運動。另外可以在飲食中多攝入鴨肉、甲魚、藕、蓮子、百合、枸杞子、木耳、葡萄、桑葚等食物。

女性腎虛有什麼表現 腎虛有6大經典表現 第2張

什麼原因導致女人腎虛?

1、免疫力差間接傷腎臟

首先,女性的免疫力相對男性要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紅斑狼瘡、皮肌炎等,在中青年女性中發病最多。隨着現代社會環境的變化,這種免疫類疾病日漸高發。當免疫系統受到損害後,腎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損害。

此外,由於女性尿道比較寬、直,直接通向膀胱,容易引起感染,膀胱炎、尿道炎等患病比例也非常高,如果慢性發病期得不到控制,也會逆向導致腎炎。所以,女性天生就是腎臟類疾病的高發者。

2、多愁善感腎臟易虧損

現代女性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而年輕白領則首當其衝,而女性又容易多愁善感,所以年輕女性是情緒最不穩定的一個羣體。長期處在鬱悶的心情下,肌體的免疫力也受影響,腎臟可能因之而逐步出現虧損。

此外,辦公室白領長期處在不通風的空調環境中,空氣中有害物質如二氧化碳、有毒粉塵等含量過高,會誘發腎等臟腑器官的免疫功能下降,長期發展下去,就可能形成腎炎。而現代人享用快餐食品較多,營養結構不太合理、熱量太高,腎臟過熱也會導致抵抗力下降。

3、過量服保健品也患腎病

腎臟虛弱的臨牀表現是口乾舌燥、面色灰暗、尿頻、尿急、腰膝痠軟等,嚴重者會出現耳鳴、尿血、視力模糊等症狀。

專家指出,出現上述症狀後,不要病急亂投醫。許多腎病,正是由於不明確個人體質、未經專業醫生診斷,濫服、過量服用保健品,破壞人體內部平衡引起的。

冬季天氣乾燥,可適當打開窗戶通風,並多喝水,防止腎陰虛。飲食中應多吃清涼食品,如山藥、芡實、金銀花、綠豆、決明子、魚湯等。年輕白領要防止過度勞累,同時加強內心修養,防止情緒變化激烈。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