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母嬰 > 小兒中耳炎

小兒中耳炎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什麼是中耳炎

中耳炎是由於中耳內發生了細菌感染,故醫學上全稱是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如果孩子患了中耳炎,主要表現爲耳鳴、耳痛、聽力下降和耳道流膿等,其整個臨牀過程大致可分4個階段:

小兒中耳炎

(1)早期(醫學上稱咽鼓管阻塞期):小兒表現爲精神不振、食慾減退,出現耳鳴、耳內不適等(小兒不會表達),但耳部的難受會影響寶寶玩耍和睡眠。醫生在此期檢查可發現有耳膜(醫學上稱鼓膜)內陷,中耳內有積液。

(2)進展期(醫學上稱化膿前期):表現爲發高燒,體溫可達39℃-40℃,小兒哭鬧不安、聽力下降和耳痛,同時伴有噁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這些表現類似感冒或腸炎,極容易被忽視或誤診。檢查後可發現耳膜充血、聽骨紅腫、外凸。

(3)高峯期(醫學上稱化膿期):小兒高燒、拒食,嚴重者面色發灰、波動性耳鳴、聽力下降和耳痛向四周放射。檢查可發現耳膜外凸,中耳內積膿。

(4)後期(醫學上稱消散期):一般在患病4-5天后,小兒的體溫下降,耳痛消失,可以入睡,但鼓膜破潰,膿液從耳道流出,耳鳴和聽力下降仍存在。

患中耳炎的原因

中耳炎是中耳部位受到細菌或病毒感染造成,兒童感冒常會併發中耳炎,是造成兒童聽力受損的常見原因。中耳炎可發生在一側耳朵,亦可同時發生在兩側耳朵。兒童中耳受到感染的原因有可能是:

1、集體生活增加感染機會:在幼兒園裏,孩子接觸感冒病菌或病毒的機會大大增加,從而增加患中耳炎的可能性。日常要多提醒孩子自己注意衛生,飯前便後都要洗手。

2、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容易感染細菌:在密閉的火車或飛機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或者在通風不好、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很容易感染上感冒病毒,也很容易讓寶寶患上中耳炎。所以,帶孩子外出,要儘可能避開人羣擁擠的場所。多帶孩子到郊外親近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

3、感冒:小兒的中耳炎與感冒有密切的關係,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

(1)一般感冒剛開始大多數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由於寶寶的抵抗力差,細菌容易趁虛而入,繼發細菌感染引起中耳炎,常見的細菌是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

(2)在耳朵與咽部之間有一條斜行的管道,醫學上稱咽鼓管,寶寶的咽鼓管與成人是不同的,他具有短、平、寬的特點,並且咽鼓管的方向幾乎呈水平位,這樣鼻咽部的液狀物更容易經咽鼓管進入中耳,當然感冒後發生的細菌感染也就容易經咽鼓管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中耳炎怎麼治療

中耳炎的治療首先要積極治療上呼吸道病竈性疾病,其次除全身應用抗菌和抗病毒藥物外,鼻腔局部滴藥也十分重要。

1、積極治療上呼吸道病竈性疾病,如慢性鼻竇炎、慢性扁桃體炎。

2、藥物治療:

(1)單純型以局部用藥爲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與類固醇激素類藥物混合液,如0.25%氯黴素液、氯黴素可的鬆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

(2)局部用藥注意事項:

①用藥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內膿液,可用3%雙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後用棉花籤拭淨或以吸引器吸盡膿液,方可滴藥。

②膿量多時用水劑,量少時可用硼酸酒精。

3、滴耳法:患兒取坐位或臥位,患耳朝上。將耳廓向後上方輕輕牽拉,向外耳道內滴入藥液3—4滴。然後用手指輕按耳屏數次,促使藥液經鼓膜穿孔流入中耳。數分鐘後方可變換體位。注意滴耳藥液應儘可能與體溫接近以免引起眩暈。

4、骨瘍型中耳炎,引流通暢者,以局部用藥爲主,但應注意定期複查。引流不暢或疑有併發症者及膽脂瘤型中耳炎,應及早施行改良乳突根治術或乳突根治術,徹底清除病變,預防併發症。

5、如果是卡他性中耳炎患兒,治療中除全身應用抗菌和抗病毒藥物外,鼻腔局部滴藥顯得尤爲重要,常用的滴鼻劑爲1%麻黃素液或呋喃西林麻黃素液滴鼻劑。

6、小兒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治療,更應重視鼓室內膿液的及時排出,以防引起聽骨鏈的損害。所以,對小兒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治療,就是合理使用抗生素和鼓膜切開,通暢引流,而且後者對中耳炎的治療更爲重要。

7、對於小兒鼓膜穿孔後的修補手術應及時進行,有研究人果顯示,9歲以上的兒童患者接受鼓膜修復術可以獲得較高的手術成功率,是中耳炎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耳炎症狀

兒童如果患了中耳炎,爸媽一般可發現孩子有聽力減退的現象,而且孩子有可能會跟你訴說有耳鳴現象,這時爸媽就要引起注意了,這有可能是中耳炎。

1、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症狀:化膿性中耳炎,即通常所說的害耳底。它是由化膿性細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其症狀主要是耳痛、流膿,小兒有全身症狀比成人明顯,可能的發熱、嘔吐等。其後果是併發症,嚴重的併發症有顱內併發症如腦膜炎、腦膿腫等,其它併發症有顱外併發症如迷路炎、面神經麻痹等。

2、分泌性中耳炎症狀:

(1)耳聾:可於感冒後、乘飛機下降或潛水時,突然出現聽力下降,壓迫耳屏或頭位改變時,聽力可有所改善。

(2)耳痛及耳內悶脹。

(3)耳鳴:多爲低音調轟轟樣耳鳴,打呵欠或擤鼻時可聞及氣過水聲。

(4)兒童病人可表現反應遲鈍、誤聽或注意力不集中。

(5)耳鏡檢查:急性期鼓膜充血、內陷、光錐變形或縮短,錘骨短突外突明顯;鼓室積液後鼓膜顏色改變,呈淡黃、橙紅或琥珀色;若病程較長,則鼓膜多灰暗、混濁。若分泌物爲漿液性。

3、卡他性中耳炎症狀:化慢性卡他性中耳炎患者由於咽鼓管粘膜因較長時間的充血、水腫,變得增厚或粘連,引起咽鼓管的功能不良。鼓室內由於長期負壓,使鼓膜內陷,活動的範圍變小,因此出現耳聾、耳鳴症狀耳聾。

4、滲出性中耳炎症狀:

(1)耳內有閉塞脹悶:凡急性期時都有不同程度的耳內阻塞脹悶,頭暈。慢性者僅有阻塞感。兒童表述不清。

(2)聽力下降:急性滲出性中耳炎表現上呼吸道感染在前,聽力下降在後,自聽有回聲,頭部擺動時可出現症狀加重或減輕。慢性滲出性中耳炎起病隱匿,往往說不清發病時間。兒童雙耳患病時常出現對音響反應遲鈍,看電視要調大音量,學習精力不集中。若一側耳朵正常,可長時間不被家長髮現。

(3)耳鳴:急性期耳內有過氣水聲,中後期因中耳腔內積存液體形成纖維粘連,出現不同程度和形式的耳鳴。

(4)耳痛,少數滲出性中耳炎患者還可出現耳內流水。

5、慢性中耳炎症狀:

(1)耳流膿:是本病的主要常見症狀。可爲粘液、粘膿或純膿性。非危險型流膿較稀薄,無臭味。危險型流膿雖不多,但較稠,多爲純膿性,並伴有異臭味。

(2)耳聾:輕重不一,因多是單耳發病,易被忽視。此種耳聾,多與病性的進展成正比,即病變較重,耳聾也加重。一般爲傳導性聾。

(3)除上述症外,如有眩暈、嘔吐、面癱、劇烈頭痛、寒戰、高熱等症狀出現,證明已有併發症發生,應立即去醫院就診。

6、急性中耳炎症狀:突然發生的耳痛,常伴有感冒或咳嗽。患者若是嬰兒便會哭鬧不止,並揉擦患耳的耳垂。發熱,體溫可高達39℃。可能出現嘔吐,或者耳道可能流軟耳垢或膿液。患耳可能聽覺失靈。

中耳炎吃什麼好

小兒中耳炎多食用清熱消炎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例如西瓜、山藥等,多吃錳含量豐富的食物。禁食辛辣、香料等刺激性強的食物,例如蒜、辣椒等,海鮮等魚腥食物也需禁食。

1、中耳炎患者宜吃清淡、易咀嚼、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如米粥、饅頭、紅薯、蒲公英粥、牛奶、豆腐、西瓜、米飯、麪條、山藥、野菊花粥、豆漿、雞蛋羹、綠豆芽、瘦肉湯等。可以試試給孩子吃白茯苓粥。做法如下:材料:白茯苓15克,粳米50克。做法:白茯苓研細末,與粳米人沙鍋內,加水500毫升,煮成稠粥,每日2次,分早晚溫熱服食。

2、腥葷發物,如雞、魚、蟹、母豬肉、驢肉、鵝、蝦、豬頭肉、馬肉、羊肉、韭菜等。這些肥膩厚味的食物容易聚溼生痰,助熱化火,造成體內溼熱內盛,加深中耳炎症狀。

3、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桂皮、生薑、花椒、芥末、良姜、蔥、蒜等。這些食物溫熱辛燥,化火傷陰,會使患者內熱加重,易使中耳炎加重。

4、過鹹或醃製的食物,如醃製的鹹菜、鹹鴨蛋、酸菜、鹹肉等。這些食物也容易化火生熱,引起口渴,使中耳炎加重。

5、堅硬難咬的食物,如花生仁、西瓜子、開心果、硬油餅、油條等。這些食物難以咀嚼,會加重中耳炎疼痛。

6、中耳炎飲食還應該禁忌海鮮等魚腥食物。這類食物有一定的致敏因素,食用不當可讓人體發生過敏反應,加重中耳炎症狀。

中耳炎檢查

小兒中耳炎,醫院一般會給孩子做額頭鏡檢查、CT檢查來確診。

1、鼓膜:鬆弛部或全鼓膜內陷,表現爲光錐縮短、變形或消失,錘骨柄向後、上移位,捶骨短突明顯外突、前後皺襞夾角變小。鼓室積液時鼓膜失去正常光澤,呈單黃、橙紅油亮或琥珀色,光錐變形或移位。慢性者可呈灰蘭或乳白色,鼓膜緊張部有擴張的微血管,短突顯比堊色,捶骨柄呈浮雕狀。若液體爲漿液性,且未充滿鼓室,可透過鼓膜見到液平面。此液麪狀如弧形髮絲,稱爲髮狀線,凹面向上,頭位變動時,其與地面平行的關係不變。透過鼓膜有時尚可見到氣泡,咽鼓管吹張後氣泡可增多。鼓氣耳鏡檢查鼓膜活動受限。

2、拔瓶塞聲:分別緊壓耳屏後速放,雙耳分別試驗,患兒自覺患耳有類似拔瓶塞時的聲響。

3、聽力檢查:音叉試驗及純音樂聽閥測試結果顯示傳導性聾。聽力損失正負不一,重者可達40dB HL左右。因積液量常有變化,故聽閾可有一定波動。聽力損失一般以低頻爲主,但由於中耳船生結構及兩春的阻抗變化,高頻氣導及骨導聽力亦能客觀下降,積液排出後聽力即改善。聲導肯圖對診斷有重要價值,平坦型(B型)爲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曲線;高負力型(C3型))示鼓咽管功能不良,部分有鼓室積液。聽力障礙顯著者,應行聽性腦幹反應和耳聲發射檢查,以確定是否對內耳產生影響。

4、CT掃描可見中耳系統氣腔有不同程度密度增高。

5、分泌性中耳炎可發展爲粘連性中耳炎或併發鼓室硬化症。

如何預防中耳炎

中耳炎預防十分重要,爸媽日常要教孩子正確的擤鼻涕方法,同時要讓孩子遠離病源,若懷疑耳朵被感染,應及時看醫生。

1、教孩子正確的擤鼻涕方法。孩子夠大的時候應該教他擤鼻涕時要溫和而不要用力過猛,否則會導致耳朵感染。還應教孩子不要捏住鼻子強忍噴嚏,因爲這樣也會使感染進入耳朵。

2、戒菸。與無煙家庭相比,和吸菸者一起生活的孩子似乎更容易患中耳炎。香菸會刺激鼻腔通道和中耳腔的內膜,進而干擾耳咽管的正常活動。如果戒不了煙,那至少做到別在家裏抽菸。

3、讓孩子遠離病源。中耳炎大多由感冒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讓孩子遠離染病兒童將有助於減少孩子耳朵感染的危險。若孩子患有過敏性鼻炎,則控制好病情也有利於預防耳朵感染。爲孩子選擇日託機構時,應覈查明該機構對患病兒童的處理方法。

4、警惕發病跡象。懷疑孩子的耳朵被感染時應儘快看醫生,這非常重要。因此爸媽需要了解預示耳朵感染的症狀。耳朵感染時,年齡較大的孩子會抱怨耳朵疼痛或有充脹感。但年齡較小的孩子還不能描述耳痛,因此爸媽需要注意預示耳朵即將感染的其他徵兆,如:孩子拉扯或抓撓耳朵,聽力或平衡出現問題,比平時更愛哭鬧,耳內有液體流出(已經受感染的症狀包括:發燒、哭鬧、抓撓耳朵、噁心和嘔吐)。

5、用奶瓶餵奶時要小心。避免在嬰兒仰面躺着的時候用奶瓶餵奶或其他嬰兒食品,因爲在嬰兒躺着吞嚥時,營養豐富的液體會流入耳咽管並聚集,爲傳染性生物體創造非常舒適的滋生場所。

有助預防中耳炎的五方法

1、注意寶寶的口腔衛生。吃完東西后要及時給寶寶瀨口。

2、爲避免污水流入耳道,在給寶寶洗澡、洗頭時,要用手堵住外耳道口。

3、禁止用力挖小兒的耳朵,寶寶皮膚嬌嫩,很容易因破皮引起皮膚感染而使細菌侵入。

4、儘可能保持寶寶的鼻腔清潔。當寶寶長到一定年齡時,就應該教會他自己用手帕或紙巾擤鼻子(當然,這應該在寶寶的能力範圍內)。對於小一點寶寶,可藉助醫用吸鼻器吸除鼻腔中的黏液。睡覺時可以將嬰兒牀的牀頭墊高,大一些的寶寶可以用厚一點的枕頭將頭部墊高,避免積聚於鼻腔內的黏液流到咽鼓管內。

5、爲了讓寶寶保持安靜,很多父母在寶寶睡覺時都會讓他含着奶嘴,卻不知道,這樣會大大增加寶寶感染中耳炎的危險。研究發現,頻繁的吸吮動作容易使病菌從鼻腔後端進入到咽鼓管,所以,家長切不可讓寶寶長時間的吮吸奶嘴。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