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母嬰 > 寶寶腹瀉護理的5大誤區

寶寶腹瀉護理的5大誤區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腹瀉護理的5大誤區

目前有不少的父母在面對寶寶腹瀉時,卻是存在有一些錯誤的認識:

誤區1. 腹瀉了馬上用止瀉藥。

表面效果顯著,卻不知道有時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腹瀉可以看做是人體爲了抵禦感染而產生的一種保護性反應。當細菌、病毒進入人體消化道時,機體可通過腹瀉的方式把細菌、病毒排出去,而止瀉藥可增加腸張力,抑制腸蠕動,使腸內容物延遲排泄,如果過早地給孩子使用止瀉藥,病毒及細菌等病原體不能從體內排泄出去,會損害機體的自然防禦能力,導致病情加重。而且這類藥物副作用較大。有時醫生也會根據患兒病情的具體情況在短期內使用,但是,父母切忌私自去購買使用。一般來說,無論是感染性腹瀉還是非感染性腹瀉,都可以先用一些微生態藥物,如雙歧桿菌等,這些藥物可補充腸道內正常菌羣,抑制有害菌羣,維持腸道菌羣平衡,但因其無殺菌作用,在感染性腹瀉治療中是一個輔助治療方式,只能是腹瀉治療的一個補充手段,不能完全代替抗生素使用。

誤區2. 一兩天不見好轉就換藥換醫院。

絕大多數小兒腹瀉雖然不是一個很可怕的疾病,但是要完全康復的話,也是要大概一週的時間,尤其是非感染性腹瀉,恢復正常需要更長的時間,有些媽媽見寶寶腹瀉一兩天了也不見好轉,就認爲是醫生採用的治療方式或所開的藥物沒有用,便急着換醫生換藥物,其實任何藥物的治療都是需要一個療程的,如果頻繁換醫生換藥,對寶寶的病情也是不利的,只要不是病情加重,儘量不要隨便換醫生換藥,否則往往會適得其反

誤區3. 吃藥隨意性大,稍有好轉就停藥。

一些媽媽在給寶寶用藥時,總是以症狀爲服藥的依據,認爲腹瀉嚴重時就吃多點藥,輕點就可以少吃點要,稍有好轉了就可以停藥了。其實這也是不科學的,這樣很容易造成寶寶腹瀉的復發,嚴重者甚至轉爲慢性腹瀉,給治療帶來了很多的困難。正確的做法是症狀完全消失後,再繼續用藥2~3天,然後做個大便常規等檢查,確定轉爲陰性後再停藥。

誤區4. 腹瀉時禁食。

有些媽媽認爲腹瀉時禁食可以減輕胃腸道的負擔,減少大便的排泄量。其實腹瀉時繼續飲食可以保持腸道菌羣平衡,抑制有害菌生長。減少小兒體液丟失,加快體力恢復,減少小兒營養不良的發生,是有利於寶寶身體康復的。所以正確的做法是在腹瀉期間不禁食不禁水,飲食上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爲主,母乳餵養的小兒繼續堅持照常母乳餵養,人工餵養的小兒改用脫脂奶粉進行餵養,但是頻繁嘔吐或者已經出現反應差者需要禁食並同時第一時間送到醫院就診。

誤區5. 剛一好轉就給予補營養。

有些父母心疼寶寶腹瀉後瘦了,於是在寶寶剛一好轉的時候,就趕緊給寶寶喂各種肉食、雞蛋等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想以此來彌補寶寶腹瀉造成的營養損失,其實這樣做也是不科學的,這樣反而會加重寶寶胃腸的負擔,使腹瀉反覆,遷延不愈。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