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藝術 > 藝術就是人文 故宮博物館的文物在講述背後的故事

藝術就是人文 故宮博物館的文物在講述背後的故事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歷史遺存,被人統稱爲文物和文化資產,文物和文化從來都是分不開的,就像藝術和人文一般,這些文物經過成百上千年的風雨飄搖,之所以還有魅力,不僅僅是因爲本身的精美,更因爲其背後的故事和代表的文化底蘊,通過文物來了解其背後的故事,也通過這娓娓道來的故事來更懂得如何欣賞文物!

藝術就是人文 故宮博物館的文物在講述背後的故事

故宮博物館的文物

青瓷無紋水仙盆:汝窯的“雨過天青”

汝窯的瓷器,只要有一點瑕疵就會被廢棄,只有完美的作品才能留下,在全世界汝窯的瓷器也只有七十件。汝窯的藍色被稱爲“天青釉”,周杰倫的《青花瓷》就是靈感在這,據說這個瓷器是後周的皇帝名柴榮,提出想要把瓷器做成“像雨過天青一樣”。柴榮是個很聰明很有能力的皇帝,但是卻在三十九歲就逝世了,在他去世後他的後周也隨之滅亡。而宋代就是由他的武將趙匡胤接收政權後成立的,對於柴榮來說他的朝局就像雨後的天青一般短暫。

藝術就是人文 故宮博物館的文物在講述背後的故事 第2張

故宮博物館的文物

寒食帖:命運悲涼的名品

《寒食帖》是蘇東坡在被貶到黃州鄉下後寫給朋友的信,蘇軾一身才氣,詩詞、書法和文化素養數一數二,但是他在官場上卻懷才不遇。《寒食帖》寫自寒食節,也就是迎接春天到來之前的一段時間,寫《寒食帖》時蘇軾已經四十七歲了,那是他被貶的第三年,每天都在監視下度日,不能自由的生活,他也褪去了灑脫,開始小心謹慎的度日,整個人孤獨抑鬱。《寒食帖》曾經在清末流往民間,後又在二戰時到了日本,後又流傳到臺北,《寒食帖》到處輾轉流離的歷史,也象徵了蘇軾起伏不定的官運。

藝術就是人文 故宮博物館的文物在講述背後的故事 第3張

故宮博物館的文物

故宮博物院的院長單霽翔說過每個文物的背後都是一段故事,讓文物會說話,讓大衆瞭解藝術就是人文才是文物應有的意義。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