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瘋人院變化折射時代變遷 情癡漸少"瘋寶寶"增多

瘋人院變化折射時代變遷 情癡漸少"瘋寶寶"增多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隨着時代的變遷,患精神疾病的人羣也在發生着變化。更有甚者,孩子竟被父母“慣”出了精神疾病……

瘋人院變化折射時代變遷 情癡漸少"瘋寶寶"增多

當今時代,人們在享受着豐富的物質財富的同時,卻也漸漸發現,自身的精神家園面臨着快節奏生活壓力的衝擊,工作壓力,情感壓力,這個世界變化如此之快,以至於每天都要承受着各種變動對心理帶來的壓迫感。據濰坊一項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濰坊重症精神病發病率爲1.2%,精神疾病的發病率爲17%左右,高於全國15%的平均發病率。其中排在前五位的精神疾病分別爲心境障礙,酒精使用障礙,焦慮障礙,精神分裂症和精神發育遲滯。

“情癡”漸少

年輕的“梁祝”越來越少。時代的變遷,讓精神世界開始發生改變,但唯一不變的是,精神問題總是存在,只不過是換了個形式。

過去,在精神衛生中心,經常見到一些因爲感情受挫住進醫院的年輕面孔。精神二科的張吉柱主任告訴記者,近五年來,隨着80後談婚論嫁開始,因爲感情問題造成精神疾病的患者越來越少,這與年輕人戀愛觀的隨意性有很大關係。但是情感問題造成的精神疾病曾經在醫院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愛情慘劇。

小宇是一位漂亮的姑娘,在患上精神疾病之前,她有一段令人羨慕的愛情。小宇家是農村,家裏並不富裕。在得知在濰坊工作的小宇交上了男朋友之後,她的父母極力反對。父母希望小宇可以憑藉姣好的容貌,找一個家庭富裕的男友,改善一下家裏的經濟條件。但小宇的男友沒有錢,他能夠給小宇的,除了無微不至的關愛,再沒有其他。

遭到父母的反對後,小宇不得不與男友分手。辭職後的小宇把自己關在家裏,時不時的自言自語,起初父母以爲小宇只是發泄情緒,後來發現情況越來越嚴重,把女兒送到醫院檢查發現,小宇患上了精神疾病。

但悲劇並沒有就此停止。小宇患病住院,男友得知情況後,騎着摩托車從濰坊趕到昌樂,看望小宇。在被小宇的父母一頓奚落後,男友被父母攆出了醫院。在回濰坊的路上,男友發生車禍,成了植物人。

從此,小宇的病越來越嚴重,雖然長期接受治療,但仍然不能阻止病情的不時發作。小宇的故事帶給醫生不小的震撼,精神二科的張吉柱主任是小宇的主治醫生,他告訴記者,小宇的經歷不僅僅是感情問題造成的悲劇,問題在家庭的教育方式,小宇面對挫折的承受能力,甚至是整個社會都有無法擺脫的責任。

“不過現在這樣的患者越來越少了”,張吉柱主任說,這一方面歸功於市民對待婚姻問題的態度比以前理性了,同時也映射出現在年輕人對戀愛

的隨意性太強。近幾年因爲感情受挫住進醫院的患者,平均每年只有一兩位。

愛子成“瘋”

“瘋媽媽”越來越多,映射出孩子教育缺失的同時,父母愛子之心也需要適度。

走進位於昌樂縣的濰坊市精神衛生中心病房,幾位醫生正在爲一位年輕的患者進行診療。見有記者採訪,正在休息室的幾位病人顯得彬彬有禮,遠遠沒有人們想象的那樣可怕。

去年,濰坊市精神病醫院的接診量爲40552人次,住院人數3117人,幾乎每天都沒有多餘的牀位。提起住院治療的病人,幾位“瘋媽媽”給醫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石是一位有“文化”的患者,在住進醫院之前,她是一位高中的英語老師。前年,兒子自殺身亡,老石便成了醫院的常住病號。即使是在發病的時候,她嘴裏唸叨的仍然是已經過世的兒子。

那一天,已經成爲老石一輩子的陰影,能伴她入土,卻不能安撫她對兒子愈加強烈的思念。那一年,兒子接到了一紙二類本科大學的入學通知書,家人卻高興不起來。一向優秀的兒子,卻只能淪落到一所二流大學,這與他們的期望有了偏差。但她沒有想到,這份通知書竟然成爲兒子自殺的推手。開學前兩天,兒子上吊死在自己家中。

她報了案,因爲她不能相信,兒子會因爲一次入學考試自殺。公安機關調出了兒子的QQ聊天記錄,原來,從兒子拿到入學通知書的那一刻,他就想到了自殺,儘管得到了不少網友的勸說,仍無濟於事。

從此,她便“瘋掉了”,她覺得,她對兒子的關心太少,她管教兒子的方式過於苛刻,她覺得,是她親手把兒子送往了另一個世界。

醫生告訴記者,醫院的精神病人都有着不爲人知的辛酸故事,醫院的“瘋媽媽”不少,她們愛子心切,卻只能在幻覺中,與兒子相見。對於這樣的患者,醫生除了對他們進行藥物治療以外,還要給他們更多的情感交流。這樣的“瘋媽媽”越來越多,映射出孩子教育缺失的同時,父母愛子之心也需要適度,在遇到一些無力迴天的情況下,作爲父母本人或親屬,對孩子的愛應該適當“降溫”,找人傾訴或諮詢心理醫生,儘快走出陰影,以免造成更大的悲劇。

“時代瘋人”

如果溺愛成爲父母的習慣,那孩子可不可以不領情?慣出來的“瘋”寶寶越來越多,無疑是對這份過量投入的感情的一個諷刺。

在精神病醫院的門診發現,前來就診的還有一些年僅七八歲的兒童。張吉柱主任告訴記者,除了遺傳造成的精神疾病,醫院接診的不少兒童患病的原因都有一個共同點:慣出來的!

自從得知小允病了,他的父母也變得沉默寡言了。小允今年9歲,他的病還得從他就讀的那所貴族學校說起。他本來的學校條件一般,父母希望他能受到更好的教育,便將他轉學到貴族學校。但是轉學後的小允好像並不領父母的情,轉學後,小允經常出現一種怪癖:不停地吮吸食指,無論是上課還是回家,只要從事與學習有關的事,他就出現面部神經緊張、吮吸食指的情況。

經過醫生診斷,小允患上的是由於無法適應新環境造成的焦慮症。這樣的情況已經發生在多個兒童的身上,除了吮吸手指,還有考試腹瀉、上學發燒、上課尿褲子等不同的症狀出現。

精神科的醫生表現出對“瘋寶寶”的擔憂,像小允這樣的病症多發生在獨生子女的身上。他們從小在父母長輩的呵護下長大,從小就沒有競爭,沒有經受挫折,適應能力差。在轉入一個新環境後,如果在短期內交不到朋友,極易出現不合羣,精神緊張的病症。

對於這樣的情況,醫生認爲,作爲家長和老師,應該提前與孩子做好溝通,在日常生活中,就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出現精神疾病的機率非常大”,醫生說,在孩子的精神成長方面,家長還需要多備課。

除了被慣“瘋”的孩子,“異性癖”“異裝癖”“厭食症”“反社會人格”,這些相對新型的精神疾病症狀逐漸闖入濰坊的精神世界。“問題少年”的反社會人格,因缺乏社會責任感,建立在錯誤的人生觀價值觀之上,對社會造成一些潛在的危害,這些人羣需要社會的普遍關注。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