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獻血能減少患癌症風險 獻血400毫升是安全值

獻血能減少患癌症風險 獻血400毫升是安全值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對獻血有疑慮

獻血能減少患癌症風險 獻血400毫升是安全值

首先,您對獻血還有疑慮嗎?請聽專家爲您答疑解惑。

每次獻血200毫升-400毫升,一次“失”這麼多血,會讓人大傷元氣嗎?

專家答:不會,因爲人體具有很強的自我調節能力。

人體內的血液量大約是體重的7~8%,如體重60公斤,則血液量約4200~4800毫升。

正常狀況下80%的血液在心臟和血管裏循環流動,維持身體正常的生理需要,而另外的20%則儲存在肝、脾等內臟器官裏。

一次獻血200毫升-400毫升,只佔總血量的5%-10%,再加上抽出的是外周血管的血,人體會自動地將後備的血液釋放到血管中,保持恆定的血容量。

獻血後,機體何時能恢復如初?

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漿約佔血液的55%,是水、糖、脂肪、蛋白質、鉀鹽和鈣鹽的混合物;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組成血液的另外45%。

獻血後,丟失的水分和無機鹽類在1-2個小時內,由組織液滲入血管得到補充;丟失的血漿蛋白,由肝臟加速合成進行補充,1-2天可以恢復;血液中的血細胞數一般經3周左右的時間,能恢復到獻血前的水平。

獻血會不會發胖?

專家答:發胖,不是獻血的必然結果,而是過度進補的結果。

人獻血後,會引起機體的一系列的自我調節反應,引起機體物質代謝的變化,變化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反應之初,對獻血者來說,即剛獻完血的當天,機體新陳代謝的速度加快了,這時主要進行的是分解代謝,將機體貯備的脂肪等動員出來並分解,變成營養物質,去應對失血對機體造成的可能影響。這時因血供都忙着去運輸營養物質了,消化系統的血供少了,人的食慾並不很旺盛。

第二階段,最初的反應過去了,即獻血後的幾天,機體開始了修整恢復,這時物質代謝的特點,主要是“合成代謝”,以彌補獻血後,血細胞丟失等的損失,所以人這時的食慾會變好,消化系統的吸收能力也較強。

如果這時候過分注意休息和補充營養,盲目吃一些高營養的補品,又缺乏適當的運動,就會造成多餘的能量轉化成脂肪堆積於皮下,使皮下脂肪層增厚,從而引起發胖。

獻血後不需專門進補

醫學專家指出,獻血後切勿過分補充營養,正常飲食即可,各血液成分會很快恢復到獻血前水平。

但是獻血,流失了那麼多的血細胞,爲什麼不需要專門進補?原因是,造血所必需的優質蛋白和鐵等,在機體內早已有貯備。

成年人體中鐵的含量爲4-5克,其中72%存在於血中紅細胞的血紅蛋白中,參與氧的運轉。每個紅細胞含2.8億個血紅蛋白分子,每個血紅蛋白分子由4個亞單位組成,每個亞單位都以鐵原子爲核心,每個鐵原子和一個分子氧結合。足見鐵在氧的運輸中,功勞是很大的。

其餘的鐵,除參與酶的構成外,其他的全都作爲儲藏性化合物形式,散佈在肝臟、脾臟、骨髓等網狀內皮中,一旦機體需要,如獻血後,它們就會立刻被調動出來,參與血細胞的合成。

如果不獻血,貯備鐵在組織器官中長期滯留,會像鐵鏽一樣腐蝕組織器官,因此從某個角度講,獻血,將貯備鐵給動員出來了,有利機體健康!

造血還需要優質蛋白,而依現在的生活水平,一般人並不缺少這些基本的營養,所以無需刻意進補。

適當降低體內鐵元素含量

獻血有什麼好處呢?

醫學專家曾將332名66歲以上的獻血者,與在同一地區出生,而且年齡和性別類似的399名未獻血者進行了調查比較。結果顯示,獻血組平均壽命爲70.1歲,高於未獻血組的平均67.5歲;遇到意外事故,獻血組的存活率爲67%,高於未獻血組的40%。

爲何會如此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獻血後血液的減少,會刺激造血器官骨髓。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都來自骨髓中的同一種細胞——多功能幹細胞,這種細胞增殖、分化和成熟,變爲在血管裏流動的各種血細胞。如果經常獻血,可令造血機能旺盛,加速生產血細胞,新的血液很快就產生了。

正常的紅血球在血漿中約有120天壽命。因此,即使沒有獻血,機體每時每刻也有許多血細胞衰老、致死,另外又有好多新生細胞生成,以維持機體新陳代謝的平衡。

科學研究表明,經常獻血的人的血細胞,比不獻血的,相對來說要年輕,這種質量上的優勢,可輸送更多的氧氣和營養成分到機體的各個部位。

另外,新產生的年輕細胞等,具有很強的吞噬病毒素的能力,提高機體免疫和抗病能力,從而能起到抗癌的作用。

如果突然出現大量失血,身體也能夠及時應對,減少生命危險。

《國際癌症》雜誌報道:人體內的鐵含量超過正常值的10%,罹患腫瘤的機率就會提高。適量獻血,體內鐵元素含量適當減低,從而減少癌症的發生。

箇中原因,要從“含鐵酶類”在生物氧化中起的重要作用說起。線粒體常被比作細胞內的“動力工廠”和生命活動的“發電站”。因爲所有糖類、脂類及蛋白質分解代謝後的最後物質,都是在線粒體內進行氧化反應,產生二氧化碳和水,並釋放大量能量。

在這個釋能的過程中,能量代謝酶——鐵硫蛋白(Fe-S)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Fe-S中的鐵,能夠進行可逆的氧化還原反應。

但是,如果鐵過多了,活化的氧離子過多了,參加了細胞內的氧化反應後還有富餘,就成爲副產品被從細胞裏釋放出來了。

這個副產品的名字,叫自由基。自由基在結構上,有多餘的不對等的電子,爲求得結構的穩定,它必須將這個電子轉移到附近的細胞上去,從而損壞細胞膜,打亂DNA的排列,使細胞發生癌變。

據《國際癌症》雜誌報道,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科學家分析了絕經婦女的飲食習慣後發現:攝入的鐵過量,會使患消化道癌症的風險增加3倍。

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一項研究揭示:飲食攝入鐵和體內存儲鐵過多,與乳腺癌發生的風險相關;最新研究還表明,進食中以任何形式攝入的鐵過量,對肺癌的發生、發展都可能產生一定的影響。

科學家總結說:“鐵在誘發癌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可能是通過氧化應激機制發揮作用的。”

《美國流行病學雜誌》刊登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血液中鐵含量較高與極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較高相互作用,造成氧化壓力,在癌症的發病過程中起着關鍵作用。

研究人員對3278名年齡已超過30歲的受試者,隨訪了10年,檢測受試者血液中的鐵和脂質水平,並觀察癌症發病情況。結果發現:血液中鐵含量增加,會使癌症發病危險增加66%;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增加,會使癌症發病危險增加54%;如果血液中鐵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同時增加,癌症發病危險會增加168%!

專家認爲:“那些血液中鐵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較高的患者,如果降低血鐵和血脂水平,可以降低癌症的發病危險。”而獻血,可起到這個效果。  (下轉B10版)

現代人更需要獻血

獻血,應該說是現代人健康的需要,因爲現在時尚的高能飲食,讓“攝鐵”過多成爲必然。鐵在食物中的存在形式爲血紅素鐵(又稱卟啉鐵)和非血紅素鐵。

血紅素鐵可直接被粘膜細胞吸收,因此,在體內吸收時不受膳食中各種有機酸和無機酸的影響。而血紅素鐵,在肉、肝中的含量較多。

非血紅素鐵的吸收,則受很多因素影響。糧谷和蔬菜中含量較高的植酸鹽、草酸鹽以及茶葉中大量的鞣酸,與鐵形成不溶性鐵鹽,阻礙鐵的吸收。

如果偏食,偏愛肉食,不喜果蔬,即可造成“飲食攝入鐵和體內存儲鐵”過多。

《國際癌症》報道中,說到“人體內的鐵含量超過正常值的10%”時,腦血栓和心肌梗死的發病也將增多。

爲什麼呢?這也和自由基有關。科學家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發現,年輕婦女與男性相比,較少患中風、心臟病和腫瘤,但隨着年齡的增大,患上述疾病的機會也就隨之升高。爲了探討個中原因,有關專家觀察了30例正常人及185例冠心病、高血壓病人,結果發現,冠心病、高血壓病人血漿中氧自由基增多了。

氧自由基增多,可引起紅細胞的脂質過氧化損傷,使紅細胞變形和細胞膜結構破壞,引起紅細胞聚集性增強,導致血液流變性異常,從而加劇高血壓、冠心病和併發症的發生。

爲什麼年輕女性患中風、心臟病和腫瘤的較少,有個原因是“月經讓部分鐵流失了”。心腦血管病的發生還和血粘稠度有關,而科學家運用血液流變學與血液動力學對血質與獻血的關係作了研究,發現:定期適量獻血,特別是單獻紅細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可使血液粘稠度明顯降低,加快血液流速後,腦血流量提高,從而達到緩解或預防高粘血癥,同時也減輕了動脈硬化的隱患。

芬蘭研究小組對2682名42-60歲的男性進行調查,其中兩年裏至少獻過1次血的人在5年內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的比例,比未獻過血的低86%;美國一個心血管病研究小組的研究表明,在3年中,獻血者(男性)患心血管病的危險僅爲未獻血者的一半;另一個調查發現:中年男子每年獻血550毫升,患心臟病的風險將減低86%。

獻血400毫升是安全值

我國獻血法規定:“一次獻血200到400毫升”。而世界上好多國家對獻血者的獻血量要求都大於400毫升。專家介紹,400毫升是經全球驗證的輸血安全量值,這對獻血者沒有什麼危害,但卻可減少輸血的風險。

血型不同,是因爲A、B、H3種血型的紅細胞上存在的一種糖鏈的化學結構不同,這就是它們之間互相區分的標誌,兩種血型的血混合後,互相從標誌上發現不是自己人,就會放出凝集素(抗體),其結果是,紅細胞成團地凝集在一起,再也不能分開,即,發生了“紅細胞凝集反應”。所以要同血型輸血。

狹義地講,血型,專指紅細胞抗原在個體間的差異;但現已知除紅細胞外,在白細胞、血小板乃至某些血漿蛋白,個體之間也存在着抗原差異。因此,廣義的血型應包括血液各成分的抗原在個體間出現的差異。

更何況,現在已發現A、B、H3種血型都存在亞型,如,A型中存在A1及A2亞型等。

因此在輸血時,即使是同型血,仍然要進行交叉配血實驗。而輸血時,輸進同一個人的血,就要安全多了。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