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大紅袍一斤賣10萬 多半是山寨?

大紅袍一斤賣10萬 多半是山寨?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印象大紅袍》炒熱廈門大紅袍?

大紅袍一斤賣10萬 多半是山寨?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早在央視《經濟半小時》報道之前的6月,就有媒體報道遊資進入廈門爆炒大紅袍的新聞,據廈門市茶葉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5月至今,短短一年多時間內,廈門市新開的大紅袍加盟店和專賣店數量就達到500多家。不僅在廈門,在廣東、山東、北京等地的大型茶葉市場,大紅袍專賣店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出現。

對此,經營大紅袍的天行健董事長鄒禎明告訴記者,這股炒風是從近兩年纔開始的,兩年前張藝謀籌拍《印象大紅袍》,外界對大紅袍有了更深的瞭解,有投資者感覺到大紅袍的升值潛力和利潤空間,不懂茶的也盲目收購,導致原料收購價暴漲,但終端零售價的漲幅卻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期目的,造成目前不少投資者被套牢。

鄒禎明表示,10萬元一斤的大紅袍顯然是沒有市場的,是遊資炒作起來的,真正消費大紅袍的沒必要去到這個價位。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遊資炒作的另外一個因素是廈門茶業進出口有限公司的“大動作”,據稱該公司幾乎壟斷了包括大紅袍在內的巖茶市場。即使是現在,加上前幾年的庫存,該公司掌控的正巖大紅袍也在百分之七八十。

而在2009年3月,廈門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與武夷山市永生巖茶廠等五家茶葉生產廠家簽訂了共1150 噸、總金額爲8100萬元大紅袍的採購協議。該人士認爲,大公司的動作給了遊資一個信號:炒作大紅袍有利可圖。

五成山寨版非傳統工藝生產

2006年,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福建武夷山市武夷巖茶(大紅袍)製作技藝榜上有名,成爲唯一的茶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爲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夷巖茶(大紅袍)傳統制作技藝源於明末,成於清初。武夷巖茶(大紅袍)製作工藝流程共有10道工序,即採摘、萎凋、做青、雙炒雙揉、初焙、揚簸晾索及揀剔、復焙、團包和補火等。

但鄒禎明指出,目前國內市場至少有一半是“山寨版大紅袍”,其中一部分並非是巖茶,另外一部分則是沒有按照巖茶(大紅袍)的製作工藝生產的,這就致使有些質量好的原料被粗加工,在口感上與傳統工藝製作的產品有很大差別。

鄒禎明認爲,現在大紅袍的市場正處於混亂之中,普通的消費者也分不清楚哪些是正宗的、山寨的大紅袍,這次炒作或許能給市場洗牌,讓消費者瞭解到何爲真正的大紅袍。但他同時強調,大紅袍向來是比較貴的茶品,對於普通人而言,不必一味追求高價位,而是要根據自己對大紅袍的認知和消費能力去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據瞭解,“大紅袍”是武夷巖茶中品質最優異者。武夷巖茶產於福建的武夷山。武夷山位於福建崇安東南部,方圓60公里,有36峯、99名巖,巖巖有茶,茶以巖名,巖以茶顯,故名巖茶。但實際上,建甌、建陽一帶的茶葉品質也不錯,但很多人以爲只有武夷山的纔是大紅袍。

三五百元也有好品質

瘋狂的普洱茶落幕不久,大紅袍的瘋狂又再上演,作爲普洱茶銷售、飲用量最大的廣東市場,曾因普洱茶遭受重創,此番大紅袍又有多少投資者被套牢?記者從廣州部分茶商處瞭解到,這兩年廣東大紅袍的漲幅在30%-100%不等,但也有產品價格沒有太大變化。

廣州振興茶葉商貿城負責人王小姐表示,該公司經營的大紅袍漲幅不大,且對於商家來說,頻繁的大幅度價格波動並不利,對消費者也沒有好處,“我寧願價格相對穩定,客戶自然也穩定,太大浮動說明泡沫多,消費者容易有逆反心理。”

對此,鄒禎明也表示,就目前的價格而言,大紅袍的行業平均利潤已經有兩到三倍,就算價格上去了,但消費需求和能力沒有跟上的話,就變成了有價無市,這對行業來說是沒有好處的。

記者瞭解到,廣東市場並沒有受到廈門遊資爆炒的影響,價格基本在幾百元至8000元之間。王小姐和鄒禎明建議,300-500元的價位也可以買到性價比高的產品,“尤其是初入行者,就像太好的相機非專業人士不會用一樣的道理。”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