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南京“藥房託管”走向不歸路

南京“藥房託管”走向不歸路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於最初倡導託管藥房,並且在數量上佔南京一、二級醫院85%左右的南京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南京醫藥)來說,這個由其最初設定並積極參與的“藥房託管模式”似乎也將走到盡頭。

南京“藥房託管”走向不歸路

一年託管虧損超千萬 資料顯示,2007年南京醫藥銷售收入突破百億元,名列全國醫藥商業企業銷售第四名。2006年2月起,該公司參與南京市政府推進的以“藥房託管”爲核心的醫藥分開改革。並於去年底將該業務擴展到河南、山東等地。

不過,一位接近南京醫藥的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藥房推廣模式並沒給該公司帶來巨大的效益。恰恰相反,2007年南京醫藥共託管了100多家一、二級醫院的藥房,在這項業務中,公司僅當年就虧損1000多萬。

“出現虧損是在意料之中的,最初實行藥房託管時,商業公司給醫院提供銷售額的35%作爲託管費用。隨着參與藥房託管的商業公司數量的增多,競標價格水漲船高。到目前爲止,託管費用最高已達到銷售額的53%。”該人士說。

“當託管費用高於40%後,南京醫藥按照協議給醫院分成,很多情況下已開始虧本了,因此很難按最初的約定支付款項。一些醫院乾脆按照分成比例,提前將屬於自己的那一部分扣下來。”該人士回憶。

醫生對於藥房託管的抵抗情緒更爲明顯。南京一家二級醫院的醫生陳健(化名)說,“其中不排除醫生因爲私人利益而對某一種產品另眼相看。”

改革的受益方———患者,對於目前的效果也並不滿意。按照規定,藥房託管後醫療機構從分成中讓利羣衆5%-10%。根據南京市政府公佈的數據,2007年從處方上讓利給患者的好處就達6500萬元,平均處方值同比下降8%,平均住院日藥費也同比下降13。4%。

記者在南京採訪時,一些患者表示,雖然藥品價格比過去降低了一些,但與改革前相比,有品牌的藥品越來越少,除此以外,患者在醫院看病時,明顯感覺到檢測項目在增多。

迴歸“配送”本質 自2006年,國家發改委明確了醫療流通體制改革後,南京醫藥成爲醫藥物流改革方案中惟一的試點企業,相當於第三方物流運營管理模式。

不過,從2007年底開始,南京醫藥的藥房託管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雖然仍有100多家醫院同該公司簽訂了託管協議,但託管工作已名存實亡。

“由於從去年底開始,南京市開始對轄區370多個一、二級醫院提供基本藥物,這些基本藥物涉及到320個品種,並且全部實行零差價政策,商業公司經營這些品種是無利可圖的,因此只能收取一定的配送費用。”南京醫藥一位工作人員說。

“我們已經把這320個品種從藥房託管的經營範圍中單獨拉出來了,因此這些品種和藥房託管沒有任何關係。不過,其餘的品種仍然由協議的託管公司進行採購。”南京市衛生局紀委副書記張利民說。

不過,一位業內人士介紹,隨着基本藥物制度和零差價的推廣,在100多家與南京醫藥簽署託管協議的醫院中,實際上也只有二三十家醫院藥房仍然存在託管業務,其他醫院和南京醫藥之間已完全轉變爲配送關係。

藥房託管走向末路?

“僅僅用簡單地把醫院藥房剝離出去或把藥房託管給醫藥公司是無法解決的,因爲醫院收入的50%靠藥品收入,這個數字隨醫院的發展與年俱長,在不斷提高的‘藥房託管費’情況下,醫藥公司是無法滿足的,託管費負擔不起之日就是壽終正寢之時。”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常務副會長於明德說。

從國際經驗看,依據權利制約的關係,政府醫療保險機構或保險公司、醫療機構、患者之間能夠形成權利的三角關係。患者向保險公司投保,保險公司計算出合理的醫療費用並支付給醫療機構,醫療機構在保險公司的監督下提供治療,三方主體之間的關係是非常明確的。

知情者表示,在整個託管活動中,商業公司的利益不僅無法從患者的立場對醫療機構的治療起到監督作用,而且在缺乏監督情況下,甚至隱藏着商業公司和醫療機構聯合起來,爲獲取更大經濟利益欺騙患者的可能。

名詞解釋

“藥房託管”

主要是指在保證臨牀用藥的供給及質量的前提下,醫院將醫院藥品供給工作,通過公開招投標,與藥品經營企業簽訂合同,委託藥批經營,藥批則將藥房藥品收入按比例返給醫療單位。同時,醫院藥房、藥庫的庫存資金由經營企業承擔,醫院藥品可實現“零庫存”,不僅降低醫院成本,還能減少藥品中間流通環節。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