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世間印象 > 神經病

神經病

來源:美型男    閱讀: 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注音】:shén jīng bìng

神經病

【釋義】:1.神經系統的組織發生病變或機能發生障礙的疾病。 2.精神病的俗稱(通俗稱謂)。 3.謂神經有點不正常。含有貶義。

在很多人的頭腦中,常常存在一種錯誤的概念,就是把神經病和精神病混爲一談。每當聽到人家說“神經病”,馬上就會想到“瘋子”、“傻子”。所以,不少文藝刊物和電視、電影中常常出現將精神病稱爲神經病的錯誤叫法。其實,精神病和神經病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不能混爲一談。
 
  精神病,也叫精神失常,是大腦功能不正常的結果。現有的儀器設備還查不出大腦結構的破壞性的變化。根據現有的資料表明,精神病是由於患者腦內的生物化學過程發生了紊亂,有些患者的中樞神經介質多了,有些則是缺少某些中樞神經介質,或是某些體內的新陳代謝產物在腦內聚集過多所致。由於精神病患者大腦功能不正常,所以這些患者出現了精神活動的明顯不正常,如莫名其妙地自言自語,哭笑無常,有時面壁或對空怒罵,有時衣衫不整,甚至赤身裸體於大庭廣衆面前……

神經病是神經系統疾病的簡稱。前面已提到神經系統是人體內的一個重要系統,它協調人體內部各器官的功能以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起着“司令部”的作用。凡是能夠損傷和破壞神經系統的各種情況都會引起神經系統疾病。例如頭部外傷會引起腦震盪或腦挫裂傷;細菌、真菌和病毒感染會造成各種類型的腦炎或腦膜炎;先天性或遺傳性疾病可引起兒童腦發育遲緩;高血壓腦動脈硬化可造成腦溢血等等。
 
  那麼,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有哪些症狀呢?頭痛、頭暈、睡眠不正常、震顫、行走不穩定、下膠癱瘓、半身不遂、肢體麻木、抽風、昏迷、大小便不能自己控制、肌肉萎縮以及無力等均是最常見的表現。概括地說,可以將症狀分爲兩類:一類是刺激症狀,表現爲疼痛、麻木;另一類是破壞症狀,表現爲癱瘓。當然,有些神經病患者也可以表現出一定程度的精神失常,但這種精神失常和精神病人的精神失常有所不同,醫生根據症狀、檢查以及各種化驗等可以把這兩者區別開來。

由此可見,神經病和精神病是不同範疇的兩種疾病,其發病原因、臨牀表現等均不一樣,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把這兩種概念搞清楚。如果遇到精神病患者看病的話,應當建議他到精神病院或精神科去;而神經病患者,則應該到神經科去看病。

需要說明的是,神經衰弱和神經病、精神病也完全不同,更不能混爲一談

神經病、神經症和精神病的區別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開玩笑或者罵人時經常使用“神經病”這個詞,其實,人們心裏想表達的內容主要是“精神病”方面的涵義。一般的人不大清楚神經病、神經症、精神病三者之間到底有何關係,有時甚至以爲他們是一回事。其實,三個概念有很大的區別。

(1)神經病。神經病指神經系統發生的器質性疾病。根據神經所在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可以把神經系統分爲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根據神經所支配的對象的不同,又可以把神經系統分爲軀體神經和內臟神經。神經病指中樞與周圍神經或者說內臟神經與軀體神經表現出解剖學上的病理特徵,其主要特徵是神經有器質性的病變。

(2)神經症。神經症又稱神經官能症、心理症或精神神經症,是一組輕性心理障礙的總稱。神經症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主要基本上都是主觀感覺方面的不良,沒有相應的器質性損害。表現爲當事人一般社會適應能力保持正常或影響不大;有良好的自知力,對自己的不適有充分的感受,一般能主動求治。

(3)精神病。精神病指嚴重的心理障礙,患者的認識、情感、意志、動作行爲等心理活動均可出現持久的明顯的異常;不能正常的學習、工作、生活、;動作行爲難以被一般人理解,顯得古怪、與衆不同;在病態心理的支配下,自殺或攻擊、傷害他人的動作行爲;有程度不等的自知力缺陷,患者往往對自己的精神症狀喪失判斷力,認爲自己的心理與行爲是正常的,拒絕治療。#p#副標題#e#

神經病和精神病

神經病和精神病這兩個詞,在民間語言中基本上是通用的,是同一個意思。但在醫學語言中,這兩者有明確的區分。

所謂精神,是指人的感覺、知覺、記憶、聯想、情感等各方面的總稱。精神方面出了問題,就表現爲精神活動與周圍環境不協調,即病人自己的所見所聞、心裏想的事情、感情的變化與正常人大不相同。比如一屋子人好好的,他非說進來一隻大老虎,在地上轉了三圈又出去了;或者本來生活很正常,他卻無緣無故地發愁,無心茶飯,不思工作,整天在牀上躺着。

因爲精神活動都是大腦的功能,所以在神經系統疾病時,或者其它部位的疾病影響到大腦時,有時就會產生一定的精神方面的異常,我們把這叫作精神症狀。反之,在大腦沒發現什麼具體問題的情況下,出現了精神方面的嚴重異常,就叫精神病。

這兩者的關係,通俗地總結一下:精神表現不正常的人,如果經過醫生的客觀檢查,發現了病變,就是精神症狀直接治療原發病就可以了;如果沒發現病變,就很可能是精神病,需要由精神科醫師來治療了。

在臨牀工作中,經常可以發現,由於人們對某些精神病人早期的病態思維和行爲改變缺乏識別,以致延誤治療,導致患者行兇、放火和自殺等惡性事件的發生,給社會、家庭及患者本人造成嚴重影響。其實精神疾病發病的早期多有思維和行爲方面的異常改變,只是它們往往不典型,而爲人們所忽視。如果發現一個人的精神活動與周圍環境不相協調一致;精神活動過程的完整性或行爲的協調性被破壞;情緒和性格特徵的不穩定,就應該警惕其是否患有精神病。在家庭生活中,遇到以下情況可能提示精神病的早期症狀:

睡眠障礙:常表現爲入睡困難或不能入睡,日夜顛倒。精神病人的失眠與正常人的失眠不同,精神病人失眠無明顯原因,無痛苦體驗,也從不主動求醫,常連續數日出現,雖徹夜不眠,次日仍毫無倦意,有的病人甚至表現爲精力旺盛。

記憶障礙:表現爲記憶減退,尤其以近記憶減退爲主,經常丟三落四,剛做過的事轉身即忘。

過分敏感多疑:對周圍人的一言一行都特別敏感,如聽到別人講話,就懷疑是在議論自己,別人做事是針對自己;有的甚至捕風捉影,無中生有。這種多穎與正常人的多疑不同的是,雖經事實證實而否定,但患者仍堅信不移,無法說服,內容荒誕無稽。這種病態的思維稱之爲妄想。

性格改變:精神病人早期可出現性格改變,原來熱情、樂觀、合羣、善於交際的外向型性格的人,漸變得獨處、少話、淡漠、退縮,社會功能逐漸降低,若沒有特殊原因,應考慮系病態所致,而決非一般人認爲的思想問題,應引起重視。

判斷抑鬱症的“五字要訣”

抑鬱屬於情感性疾病。我國的調查研究顯示:情感性精神病的發病率爲 0.76% 。女性高於男性,可能與女性生活負擔較重,面臨應激事件 ( 如懷孕生產等 ) 較多有關。值得關注的是,近幾年,中青年的發病率在逐漸升高,更應引起注意 .

1 、慮。 多思多慮、焦慮不安、一籌莫展、自責自卑,可有惶恐不寧、坐立不安等表

2 、懶 。 抑鬱症患者經常會在沒有任何原因的情況下,突然變得疲乏懶散,連簡單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作業或做家務難於應付。平時很勤快的人,突然感到上班成了負擔和壓力,勤奮求學的學生突然會感到自己學習無能,聽不進,學不下去,上課無精打采,連家庭作業也無法正常完成。

3 、憂。 患者意志消沉、無信心、無活力、無愉快感,心情壓抑,萬念俱厭。另外,對外界一切事物都缺乏興趣。納呆、消瘦、性慾低下和身體不適,整天胡思亂想,無法排除。

4 、呆 。 表現爲患病後動作減少,行爲不敏、思維遲鈍、構思困難、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難以集中、理解力和腦功能明顯減退。

5 、變 。 患病前後,判若兩人,性格明顯改變,自我感覺很差,精力、體力和腦力大不如以前,並且逐漸變得沉默寡言,不苟言笑,見人避開。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