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北京校園欺凌事件 校園暴力對學生的危害

北京校園欺凌事件 校園暴力對學生的危害

來源:美型男    閱讀: 3.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今同學毆打,校外圍堵等校園暴力事件頻發,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校園是一個學習的天堂,而不是一個充滿暴力的存在。下面講講如何遠離校園暴力。

北京校園欺凌事件 校園暴力對學生的危害

北京校園欺凌事件發酵

12月8日晚,一篇題爲《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園霸凌說NO!》的文章,開始在微信朋友圈等平臺刷屏。

文章作者自稱是北京中關村二小四年級一名10歲男孩的媽媽。她在文中表示,孩子在學校被同學用廁所垃圾筐扣頭後,出現失眠、厭食、恐懼上學等症狀,後被醫院診斷爲急性應激反應。

據稱,這名男孩在學校長期遭到同學欺凌,從三年級開始就被罵“侮辱性外號”。

文章作者還表示,她向學校及海淀區教委反映此事,惡作劇的兩個孩子供認不諱。但一名對方家長覺得“就是孩子淘氣”,拒絕道歉。老師定性此事爲“就是開了一個過分的玩笑”,並讓她放棄“處理、懲戒施暴的孩子”“讓施暴者的家長道歉”等四點訴求。

這位母親還表示,在與校領導、班主任等的面談中,一位校領導對其態度粗暴,認爲“孩子在學校受傷就該學校管,家長不可以有意見”。

“我們明明是受害者,只要求學校處理和道歉,爲什麼要被如此對待?”她在文中發問。

中新網記者注意到,目前,這篇文章的閱讀量已達10萬+,點贊數4萬多,9500餘人進行了“讚賞”。

涉事學校:讓教育問題迴歸校園進行處理

上述文章經廣泛傳播引發關注後,10日,中關村二小通過官方微博及微信首度發聲。

聲明稱:近期,一起發生在我校三名中年級學生、家長之間的事件引發了社會的關注。從事發到現在,學校一直在積極努力協調,客觀、公正地處理幾方家長間的相關訴求和矛盾糾紛。本着保護好每一位未成年孩子的合法權益,特別是事件中提到的受傷害的未成年人原則,學校還將做持續努力,力爭達到多方認可的結果。

上述聲明強調:針對近期網絡上出現的關於我校以及相關事件的不實言論,我校將保留通過法律途徑維護學生及學校聲譽,並追究相關主體責任的權利。

中關村二小在這份聲明中呼籲,“讓教育問題迴歸校園進行處理。”

北京市教委:要教育好身邊的孩子

10日夜間,北京市教委首次迴應,稱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僅是家長所盼望的,更是教育行政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從一切爲了孩子身心健康出發的角度,高度重視。

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呼籲關注事件中每一個孩子的健康,特別是心理健康的疏導;要教育好身邊的孩子,不做有害他人的事情。

追蹤:涉事家長有沒有散佈不實言論?

此事經網絡傳播後,引發較大爭議,褒貶不一。

一些支持者表示,孩子如何與人爲善、如何正確玩耍、如何面對逆境,均需要家長和學校的正確引導,不能簡單以“開玩笑”定性,對“熊孩子”不管不教。

一些反對者,諸如自稱中關村二小學生家長的網友SunFuJie認爲,要以客觀和理性的態度處理事件,不要把孩子推向風口浪尖。

在媒體報道中,另有“中關村二小其他學生家長”等爆料稱,發帖的“被欺凌”學生家長“誇大事實、借題發揮”。

針對網絡上的各種聲音,“被欺凌”學生家長11日在微信公衆號上發文稱:“有些明顯是捏造事實甚至人身攻擊的,明顯地並不關心這件事本身,只是一味攻擊母親攻擊孩子。比如所謂爆料作者媽媽是東北人這樣涉嫌地域歧視的言論。”

中新網記者注意到,該家長在文中對中關村二小聲明中的“不實言論”也進行了迴應,她寫道,“對於是否有不實言論,我們只能說:誰主張誰舉證。如果能明確提出哪句或哪段是不實言論,我們完全可以質證。”

不過截至目前,絕大部分信息是爆料者單方面的敘述,涉嫌欺負同學的學生家長尚無直接說法,因此目前還無法確認事情真相。

延伸閱讀:校園暴力的危害

1.厭學現象

受害者讓校園裏的暴力現象嚇怕了,因此不敢去上學,上課也不敢主動提問題,膽子更小,最後導致輟學。

2.學生人格扭曲

當學生受到無端欺辱時,其他同學由於害怕報復,不敢挺身而出主持公道,正義感被泯滅。周圍都是冷漠的眼神,“打去吧,打死償命,與我何干。”同情心、團結協作精神都一剎那轉變爲倚強欺弱,人際關係淡漠,相互勾結、利用,一旦被壞人利用,將極易走上犯罪道路。

3.爆發惡性事故

由於多次受到欺辱,受害者壓力很大,等壓抑達到不能承受時,就會產生報復心理,寧肯魚死網破,鋌而走險。小者找上更多的人打擊對手,大者致人死命。這些事件的發動者,往往都是平時的受害者,由於一時的衝動,闖下了大禍。衝突中,如果雙方的社會關係、家庭勢力參與進來,將會釀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如何預防校園暴力

1.同學間和睦

要和同學們處理好關係,不打同學小報告,不道他人是非,和同學發生衝突了,要及時消除誤會。

2.幫助孩子學習社交技巧

霸凌者的目標往往是內向、羞澀、安靜的孩子,自信開朗的孩子一般不會成爲他們的對象。因此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多帶他參加集體活動,多接觸社團活動,會有助於他建立對此類問題的解決信心。

3.謹慎交友

慎重交友,多交良友,融洽的同學緣也會讓那些品行不好的學生畏懼。

4.家長多說案例

選擇性地給孩子講一些校園暴力傷害的案例,讓這些事件對孩子有一個警醒的作用

5.心理教育

加強青少年學生心理知識教育和心理技能訓練,提高學生處世經驗和能力。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