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專家:用制度讓醫患關係走上軌道

專家:用制度讓醫患關係走上軌道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專家:用制度讓醫患關係走上軌道

醫鬧,暴力傷醫等各種事件頻上朋友圈,頻上頭條,醫患關係依然緊張。那麼怎麼來改善呢?

3月30日,國家衛計委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維護醫療秩序工作的通知》,其中,滋事行爲制止前不得調解、糾紛責任認定前不得賠錢,引來巨大關注。在此次《通知》下發之前,相關部門已多次就醫患關係制定文件和採取行動。從加強醫院安防系統建設,到開展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再到明確六類涉醫違法犯罪活動的處罰定罪依據,一個根本原則就是,以法治手段解決醫患矛盾,把醫患關係納入法治的軌道。

現實中,醫患關係的惡化,一方面緣於長期以來醫療制度不完善導致的看病難看病貴,如優質醫療資源緊張、醫院“以藥養醫”等;另一方面,也緣於公衆對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日益提升的要求,看得上病後,更希望能“看得好病”——既要能醫好病,也要心情舒暢。在此情況下,培育正常的醫療文化、養成健康的醫療心理,才能慢慢把醫患關係拉回軌道。

“醫鬧”往往在心理上處於一種強勢地位,有親人死亡的家屬往往佔據着輿論與道德的高點,即便不屬醫療事故,醫生也難以取得均勢,往往只能躲閃了之。醫院“花錢消災”,也就是建立在這種不平衡之上。滋事行爲制止前不得調解、糾紛責任認定前不得賠錢的規定,雖然不一定能從根本上扭轉這樣的情況,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畢竟也會讓醫生有被支撐的感覺。

現實中,醫生遇到大喊大鬧的情況,往往都會束手無策。在這樣的情況下,制度要得到更好地執行,需要警方及時、有效地介入,也需要院方有預案、有組織地處理。從這個角度看,即便現實不一定總是符合制度的“想象”,但從最開始就讓醫生有“不服軟”的底氣,纔會讓問題的解決朝着“一斷於法”的目標前進,而非一賠了之。

從以制度涵養文化的角度看,無論是“滋事行爲制止前不得調解”,還是“糾紛責任認定前不得賠錢”,指向的其實都是“私了”。這樣的“私了”多了,會助長醫鬧的行爲,讓“事情鬧大了再說”成爲一些人的“路徑依賴”。同時,也會讓醫生心裏窩火,久而久之會進一步破壞醫患信任,讓醫患關係陷入惡性循環,更會滋生社會的戾氣。

我的朋友圈中,好些當醫生的朋友轉發最多的,就是各種惡性醫鬧事件,這折射出醫生的羣體性焦慮。醫生是神聖的職業,讓病人儘量享有免於痛苦的尊嚴,對於醫生羣體本身,同樣要確保他們有免於焦慮和恐懼的尊嚴。這不僅是爲了他們,更是爲了我們。

用制度來改善醫患關係是一種方法,那麼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醫患之間的關係呢?

如何改善醫患關係

1、強化政府職能

政府應加大對公共衛生事業的投入,合理配置衛生資源,健全醫保體制,加大財政對醫療保障體系的投入,合理分散醫療保險,減輕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患者的實際負擔;加強對醫藥生產、流通、銷售領域的監管,理順醫療收費價格,改“以藥養醫”爲“以醫養醫”,使醫院的經濟收入主要來源於診斷、救治、護理、服務等環節,來改善醫患關係。

2、患者要尊重醫學

由於生命的奧妙,個體的差異,疾病發展過程中的複雜性,醫學上還有許多未知領域。不管醫學如何進步發達,醫生如何敬業努力,總是存在一些遺憾。醫患雙方都要遵循醫學科學的客觀規律。醫務人員要依法執業,規範執業行爲,以科學的方法來檢查、診斷和治療疾病;患者對醫生不要持懷疑態度,因爲世界上絕沒有一個醫生想故意“醫死或醫壞”患者,那對他自己名譽也無益。相當一部分患者的死亡、殘廢和功能障礙,是由於不可預料的或不可避免的併發症所致,屬於意外情況,患者應接受事實,不要動輒鬧到醫院或責難醫生,這樣使得醫生膽子越來越小,爲自我保護檢查越來越細,既不利於醫學的發展,也加重患者的治療費用。

3、醫院如何與媒體打交道

遇到糾紛時,醫院對媒體如果一味採取迴避的態度,會被認爲有難以啓齒的原因,引起猜疑,而應把爲什麼發生問題的原因給媒體一個合理的解釋。新聞媒體對醫療糾紛與衝突要進行客觀的報道與評論,成爲溝通醫務人員和患者心靈的一座橋樑。

4、暢通醫患溝通渠道

醫患之間相互依存,醫生因患者而生存,醫學因疾病而發展,患者生病也要醫生救治才能擺脫病魔,恢復健康。醫患之間應該成爲社會上最和諧的人際關係。醫療機制改革後,打破了過去公費醫療制度,患者對自己掏錢看病要逐漸適應,對受目前醫學水平和醫生技術水平所限治療不滿意的病例,要予以充分理解。雖然造成醫患關係緊張的因素很多,需要從體制上加以統籌解決,但醫院不能坐等靠,而應主動有所作爲。畢竟患者前來醫院是爲了看病,不是爲了扯皮鬧事,而醫療消費不是患者的自主消費,是醫生的指導消費,患者相對處於弱勢。醫生要嚴格執行和落實醫療規章制度,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在檢查、診斷、治療過程中多爲患者着想,予以人文關懷,使其減輕痛苦,減少負擔,絕大多數患者對醫生是充滿感激之情的。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