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專家稱不良生活習慣是導致年輕人猝死原因

專家稱不良生活習慣是導致年輕人猝死原因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專家稱不良生活習慣是導致年輕人猝死原因

近日,有媒體報道,衢州27歲的年輕媽媽董某因爲通宵玩手機突發心源性猝死,死時眼睛還牢牢盯着手機屏幕。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內科主任教授指出,近年來,像董某這樣的年輕人發生心梗或猝死意外的病例逐年增多,發病誘因大多源於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熬夜、抽菸酗酒、過度勞累等等。專家提醒,不要仗着自己年紀輕,隨意透支自己的健康,養成健康的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享受生活的前提。

熬夜、壓力大是猝死主要誘因

教授指出,這位年輕媽媽突然猝死,考慮原發心臟病的同時,主要誘因還是和熬夜玩手機有關。長時間熬夜導致人體電解質紊亂,誘發心源性猝死。國外有報告指出每天花兩小時盯着電視、計算機屏幕的人,罹患心臟疾病致死率是平常人一倍。“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的發生大多在夜間12點至凌晨,所以等家人發現再送醫院已經來不及了,這個病發作起來非常兇險。”專家介紹。

現代社會節奏在加快,很多年輕人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生活不規律、經常熬夜,都是猝死的誘因。專家介紹,猝死前患者可能會有一定預兆,有的人會感到短暫的心前區疼痛,還有的人會伴有出汗,出現3到5分鐘的胸悶。而最常見的預兆就是渾身無力、頭暈和胸悶。

心血管病年輕化 “拼命三郎”們要注意

目前,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角”還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羣,但中青年發病率也越來越高,呈年輕化趨勢。該院收治的最年輕的急性心梗患者只有27歲,經常熬夜。幸虧發現及時,沒有發生猝死。馬根山教授指出,近幾年來,該院收治的在30—50歲的之間的心臟病患者越來越多。

專家指出,30歲以前的年輕人查出有心臟病,要考慮會不會是家族型的心臟病,可能是遺傳上的缺陷。一般他們發病時因爲心臟的電流不穩定,導致惡性心律失常,從而發生心臟驟停。據悉,心腦血管疾病年輕化除了與遺傳因素有關外,還與年輕人工作壓力過大,不注意好好休息、調整自己工作狀態有關。馬根山教授解釋,如果一個人總是處於精神高度緊張或者過度焦慮的狀態,會引起或加重冠狀動脈痙攣從而發生心臟意外事件。

專家提醒,現在的年輕人尤其是一些“拼命三郎”更要注意充分的休息,即使平時身體不錯,也要注意勞逸結合,每週最好能進行一次有氧運動,打球、游泳、跑步或者散步都是鍛鍊心臟不錯的方式。

常玩手機要小心頸椎、眼睛及心理問題

該院眼科主任欒潔教授指出,長時間直視手機屏幕還會使眼部遭受強烈的刺激,引發眼部肌肉疲勞,視力下降。尤其在昏暗的環境下長時間玩手機,更容易導致眼睛紅腫、充血,嚴重的會導致眼睛永久性傷害。盯着手機屏幕一段時間,要讓眼睛休息一下,特別不要在光線太強或太暗的地方玩手機。

“因頸椎病來看門診的年輕人,多是經常玩手機的‘低頭族’。”該院中醫骨傷科主任屈留新介紹,長期玩手機會導致脖子承受過度的壓力,讓頸椎正常的彎曲度‘反向’,最終導致筋膜炎或者慢性勞損。經常低頭玩手機的人,最好每隔1到2個小時適當活動一下。

經常玩手機除了對身體有不好的影響外,對心理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如果你對手機過分依賴,可能要去看心理醫生了。該院心理精神科主任 指出,是否對手機有依賴症要看兩種情況,一是除了睡覺無時無刻想玩手機;二是看不到手機心裏非常難受,會拼命找,找不到會抓狂;如果對應這兩條都有,那就說明自己對手機依賴比較嚴重。專家提醒,解決“手機依賴症”的關鍵是充實自己的生活,儘量避免把心思集中在手機上。要多在現實生活中積極與人交流,儘量將生活的重心從手機上轉移,可以多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動,如聽音樂、郊遊、健身等。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