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病歷規範早有 “天書”爲何不絕

病歷規範早有 “天書”爲何不絕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技術進步對“天書病歷”已經釜底抽薪,但有形的“狂草”易除,不想溝通的意識難去。

病歷規範早有 “天書”爲何不絕

因爲病歷寫得太草,浙江幾名醫生被處罰。新聞傳出,大家的回憶一下子勾了起來:從小到大,有過多少次看病開藥的經歷,方子、病歷從來都是狂草一般,看也看不懂。這是爲啥呢?

原因可能很簡單。每天要看的病人太多,醫生又太少,上廁所都得一路小跑,開方也怎麼快怎麼來唄。潦草不怕,簡略無妨,自創些符號也好,只要內部人看得明白就行。

除了求快,可能還有一種想法:醫學有很高的門檻,開方沒必要讓患者看懂。我就算用正楷一筆一畫寫,你能明白嗎?形式上看懂一點兒,可能更麻煩,就着這一句,能問出十句來,一來沒工夫細解釋,二來醫生的專業在治病,未必是很好的表達者。說得脣乾舌燥,患者也未必明白,乾脆,源頭上就別留這麻煩。

這麼說,狂草藥方、“天書”病歷“存在即合理”了?不然。

目的是求快,結果可能是更慢。寫得太草,影響理解。就報道看,有些病歷,不光患者看不懂,連藥房的“內部人士”也一頭霧水,也得“研究”。這不耽誤事嗎?患者再有個轉診,別的醫院看不明白,就得重複檢查,加重了患者的負擔。要是拿錯藥,那就更麻煩了。

“沒必要讓你看懂”的心態,對治療其實不利。患者得病,心下惴惴,既需要藥療,也需要“話”療,精神上的撫慰很必要。著名的特魯多醫生銘言不是說麼,“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同時,也對醫患關係不好。誤會多產生於溝通通道的關閉,互相不能交流,患者又常處在焦慮中,一紙“天書”,猜疑更重了。還有,若出現了醫患糾紛,這“行雲流水”般的病歷,還會妨礙釐清責任、劃定事實。《處方管理辦法》中也明確了,處方書寫必須“字跡清楚,不得塗改”,《病歷書寫基本規範》中要求“文字工整,字跡清晰”。“龍飛鳳舞”的慣例,其實不合規矩。

“天書”病歷不值得過多擔憂。技術進步來了個釜底抽薪:互聯網時代來了,電子病歷已經開始取代了紙上書寫,鍵盤不會打出草字來。可是,有形的“狂草”方易除,無形的不想溝通意識難去,醫患間的通曉交流還沒有得到足夠重視。醫生既要有儘量耐心解釋的意識,也要掌握點兒深入淺出的話語技術,這對和諧醫患、共抗病魔大有好處,值得引起注意。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