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應讓女性走進“與癌症拼搏的戰場”

應讓女性走進“與癌症拼搏的戰場”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英國某醫院被稱作“與癌症拼搏的戰場”。這家醫院的特色在於允許女性和兒童參與臨牀試驗研究,這不僅與女性主義生命倫理學爭取女性健康權利的訴求相吻合,也代表了國際醫學科學和生命倫理學發展的新趨向。讓我們對那些以生命作爲“受試體”、首次嘗試各種癌症新藥和新療法的人表示由衷的敬意。正是因爲有了她/他們,我們纔有理由滿懷希望。

應讓女性走進“與癌症拼搏的戰場”

我國正在迅速地進入老齡化社會,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佔全球老年人口總量的五分之一。面對未富先老和未備先老等社會發展現狀,西方國家在醫療技術方面的新進步可以爲我們提供許多借鑑。近日,英國BBC電視臺的“全景”欄目播放了一部紀錄片《你能治癒我的癌症嗎》,讓人很有感觸。

英國癌症治療的新思路

據“全景”的數據,英國目前每年約有250萬人被診斷出癌症,每年有7000多名婦女患上卵巢癌,有二分之一的英國人會患上癌症,癌症已經衝擊到英國的每一個家庭。

位於倫敦的“某醫院”(The Royal Marsden)是世界上第一所致力於癌症治療的醫院,它與英國國民醫療保健體制(NHS)和癌症研究所合作共同在攻克癌症的第一線上作戰,針對不同的癌症研發新藥物和新療法。這需要一些癌症患者自願地參與這一研究過程,在爲自己生存尋找最後希望的同時,也把身體甚至生命獻給癌症治療事業,爲他人的健康做出人道主義的貢獻。這部“全景”紀錄片結合幾個研究受試者的故事講述了目前英國癌症治療的新思路,以及藥物和臨牀試驗的現狀。

從研究倫理學視角來說,這家醫院的特色在於允許兒童和女性參與臨牀試驗研究,這不僅與女性主義生命倫理學爭取女性健康權利的訴求相吻合,也代表了國際醫學科學和生命倫理學發展的新趨向,例如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近年來也發佈了新政策,要求將性別平衡原則從以往的臨牀試驗延伸到臨牀應用前的醫學實驗中。所有涉及細胞實驗的,細胞的樣本必須同時包括男性細胞和女性細胞,從而全面終結醫學研究中的性別偏見,因爲女性擁有與男性完全不同的荷爾蒙圖譜,所以基於對雄性動物實驗,以及男性受試者臨牀試驗所開發出的新治療、新藥物對於女性人羣來說未必有療效。

迄今爲止,人類基因圖譜的繪製及基因科學的發展,使癌症治療取得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進步,“馬斯登”一直努力基於基因學的進步研發新一代藥物。這些新藥之所以能夠出現是由於人類對基因學有了更充分的理解,DNA序列的革命意味着人們能以比以往更快、更經濟、更詳細的方式繪製疾病圖譜。癌症通常是由於健康細胞的變異產生,這導致細胞不可控制地生長。化療是治療癌症的傳統療法,但它在殺傷癌細胞的同時,對於健康組織也產生很大的破壞。而新一代的靶向基因藥物則不同,它的設計直接針對促使腫瘤生長的癌細胞,使其失去功能和死掉。在這家醫院裏,目前最小的患者是10歲的蘇菲,她患有罕見的呼吸系統腫瘤,她說自己在服用一種還沒有名字,只有字母和數字的藥物(LDK378),這種治療已經使她體內的腫瘤縮小,表明對她而言,靶向藥物治療取得成功。這家醫院每年都會接收170多名如同蘇菲一樣的兒童癌症患者,出於他們都是未成年人,以及風險和倫理等方面的考慮,使用新的藥物和治療需要更加謹慎。這些孩子是嘗試新藥物和新治療的第一人,其父母的恐懼和擔心可想而知。但蘇菲卻表現出勇敢和淡定,醫生說她是一個“有奇蹟”的孩子。

一位叫塔米的婦女30歲時就被診斷出患有卵巢癌,通常對付這種定點癌症的方法是放療和手術,然而一旦癌症出現轉移和擴散,化療便成爲一種控制手段。塔米進行了手術和十幾次化療之後,還是沒能控制病情,最後她來到馬斯登醫院,成爲參與新藥物治療的先驅者。她參與的治療是針對個體癌症中所特有的基因變異而專門研發的“個體化治療”,其療效等待她用自己的身體來驗證。當人們問塔米嘗試這種新基因療法的感受時,她說:“我感覺難以置信,我們失去了患乳腺癌的母親,我還有女兒、侄女和姐妹,我這樣做是想爲她們做點事情,使我女兒有希望避免經歷與我這樣的厄運。”當人們問一位醫生與同許多像塔米一樣的人們一道研發癌症新療法的感受時,他也深有感觸地說:“實際上,與這些人們一道參與攻克癌症之旅是人生中的一種幸運。他們是藥物發展的真正英雄,自願地接受所有治療,並且很清楚自己很少有機會從中受益。他們是秉承人道主義精神,爲了子孫後代才這樣做的。”

科學一直與人道主義精神齊頭並進

該醫院被稱作“與癌症拼搏的戰場”,正是由於無數人的努力,英國的癌症存活率比40年前增加了一倍,有一半被診斷出癌症的患者達到至少10年以上的生存期。而且有一部分癌症已經可以治癒,尤其是那些早期發現的癌症。然而,“勝敗乃兵家常事”,許多人也在癌症的對抗中失敗。研究者們把癌細胞比喻成“惡魔天才”,這是因爲它們能夠不斷地學習進化的技巧讓自己生存下來,如同達爾文的進化論所描述的那樣進行自然選擇。也正因爲癌症是一種有大量基因變異的複雜疾病,打擊它的難度也如同“追逐一個飛靶”一樣。許多靶向基因治療最初療效明顯,但過了幾個月之後,突然間不再有效。抗藥性已成爲新靶向治療中的一個重大挑戰。“抗藥性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正在盡最大的努力理解癌症的進化,理解得越多,人們就越能預計癌症下一步的走向。”這是目前“馬斯登”解決癌症治療問題的一個着力點。

研究者也在研究如何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來殺死癌細胞。維希是一位惡性黑色素瘤患者,而且在被診斷這種疾病時,她的癌症已經擴散到乳腺和肺部,預計只有半年的生存期。她也來到“馬斯登”接受一種新療法,這種療法的目的不是直接殺死癌細胞組織,而是調動她體內的免疫系統來對付癌症。目前,這種療法也面臨一個困境,就是免疫系統的“殺手細胞”很難識別不斷對人體正常組織進行破壞性複製的癌細胞,有時它們竟然能通過在細胞表面進行一次“化學握手”,來阻止免疫系統作出反應。維希服用一種能阻止這種握手的新藥,以便“殺手細胞”能如同孫悟空一樣辨別妖孽,擒妖降魔。

研究者也希望未來的癌症治療可以把各種新的治療方法結合起來,尤其是把基因藥物治療與免疫治療結合起來,一道對付癌症的進化和抗藥性,把這種令人恐怖的疾病轉變成可以把控的慢性病——他們正在路上,科學的發展預示着光明的未來,人類總會有治癒癌症的那一天,我們應該滿懷希望。

讓我們對那些以自己鮮活的生命作爲“受試體”、首次嘗試各種癌症新藥和新療法的人表示由衷的敬意。正是因爲有了她/他們,我們纔有理由滿懷希望。事實上,科學一直是與人道主義精神齊頭並進的。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