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美研究:抑鬱內向與癌症無關

美研究:抑鬱內向與癌症無關

來源:美型男    閱讀: 7.2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癌症患者接受“心靈治療”以後受到強烈的暗示,就配合地做出好轉的表現,似乎發生了“奇蹟”,但最終無法逃避死亡的命運。

美研究:抑鬱內向與癌症無關

●大規模研究未發現性格與癌症有任何關係,鬱悶內向的所謂“C型性格”不會憋出癌症

●用精神力量抗癌能提升生活質量,但無法對癌症產生實質性的影響,也不能延長生存期

人們經常聽到這樣的建議:“性格開朗的人不容易得癌症”、“得了癌症後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就可以戰勝癌症。”與之相反的就是容易抑鬱的“C型性格”,據說容易患癌症。對抗癌症目前以醫療的技術手段爲主,上述精神心理方面的“正能量”雖然讓人鼓舞,卻不是建立在科學研究的實證之上。儘管心理上的支持能夠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質量,讓他們更加配合醫生的治療,但現實是殘酷的,多項嚴謹的大規模研究均未發現心態、性格與癌症的發生、發展以及患者的存活時間有直接聯繫,而通過所謂“心靈力量”戰勝腫瘤只不過是一廂情願。

“積極心態”無法延長存活時間

很多“抗癌明星”的事蹟都說他們如何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遏制了腫瘤發展,取得了醫學上的奇蹟。很多癌症患者深受鼓舞,紛紛進行心理輔導或者治療,參加各種心理支持團體。放鬆身心,保持“積極心態”,對癌症有用嗎?

美國癌症學會的一份報告指出,當人生出現重大變故,例如被診斷出癌症,悲傷、抑鬱、愧疚、驚恐、焦慮都是人之常情。癌症患者的心態和情緒經常出現起伏變化,有時感覺良好,有時十分沮喪。如果他們知道這是正常的現象,大多數人最終能接受患癌的現實,繼續自己的生活。

如果他們聽了別人的“開導”或者出於自身的認識,覺得要時刻保持“積極心態”——這不但不現實,還會爲自己的消極情緒感到內疚。他們如果責怪自己“不夠樂觀”,試圖迴避這些“不好”的感覺,拒絕向別人透露這些情緒,只會讓自己感更難受、更孤獨,結果增加了心理負擔。

對癌症患者的“心理—社會干預”是指針對情緒與人際關係的治療,能讓癌症患者樂觀並振作起來,從而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例如,視覺化想象、催眠、放鬆等技術可以減輕患者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之後的緊張心理。心理支持團體向癌症患者提供精神護理、情感支持以及健康教育,可以幫助他們減少緊張、焦慮和疲勞,降低發生抑鬱的風險,還可促使患者按時就診,配合和堅持治療。患者在團體中還可以與人分享自己的抗癌心得,對自己和別人都有幫助。

然而,現代醫學研究未發現情緒能導致癌症或者促進腫瘤生長,也未發現團體或者其他形式的心理干預措施能夠直接降低癌症的風險,預防癌症復發,或者延長生存時間——

有人研究了1000多名患有頭頸部癌症的人,發現心理健康得分高的人與得分低的人相比,無論是癌細胞的生長速度還是患者的存活時間均無差別。

美國斯坦福大學精神病學教授大衛·斯比格研究發現,乳腺癌轉移的患者參加心理支持團體後生活質量有所提升,但對存活時間沒有影響。

抑鬱內向的性格與癌症無關

有的癌症患者總是糾結一個問題:是我的性格、心情不好導致長癌症嗎?很多人相信,某些人格類型者更容易罹患癌症,患癌後也容易死亡。流傳最廣的就是“C型性格”,指情緒容易受壓抑的抑鬱性格,他們性格內向,害怕競爭,逆來順受,愛生悶氣——C是取英文cancer(癌)的第一個字母,預示具有這種性格特徵的人患癌症的風險最高。

在心理學理論上,較爲常見的有A型、B型和D型性格學說,分別指爭強好勝的急躁性格(A型),不爭強好勝的中庸性格(B型),以及容易鬱悶的性格(D型),而“C型性格”說得不多。這些性格學說往往有相應的心理測試,你做完之後就被貼上型號的標籤,說你容易患冠心病、癌症等。

然而,這些性格類型對個性的描述過於籠統,預測的疾病更是人們想當然的產物。大部分心理學研究顯示,人格與癌症沒有關係。以“C型性格”爲例,一項追蹤了近6萬人長達30年的大規模研究在2010年公佈結果:在排除了吸菸、喝酒等已知的癌症風險之後,未發現性格與癌症風險有關,性格與患癌後的生存狀況也沒有關係。

病急亂投“心靈治療”容易被騙

一名癌症女患者參加美國“神醫”凱薩琳·庫爾曼的“心靈治療”之後,拋棄了背部支撐脊柱的支具,宣稱癌症“治好了”。然而,她兩個月後病逝,臨終前的X光檢查顯示,被癌細胞腐蝕的脊椎因不堪重荷而發生了塌陷。

一名患有白血病的男童被醫生斷定只能活一年,家人帶他到法國盧爾德市接受一種水療,相信有神奇的效果,結果一年後他還是病逝了。

很多人相信,依靠心靈的力量可以治病,於是各種“心靈治療”應運而生。從事這種治療的“大師”有時做出代表“疏通”、“去除”的手勢給人治病,有時用手觸摸患者身體“發功”,有時用“神油”或者“神水”塗抹患者的身體,有時向患者出售“神奇”的寶物、符咒等。有時,“心靈治療”能夠超越時空,治療師可以遠距離發功,但其實純屬騙局。很多癌症患者被醫生宣判“死刑”之後感覺走投無路,就把這種另類的療法視爲他們最後的希望,有人通過一些特別的儀式進行祈禱,有人想象自己的身體與癌症搏鬥。美國哲學家羅伯特·卡羅爾認爲,這是人類試圖控制自然的表現。

患者接受“心靈治療”以後受到強烈的暗示,往往會很配合地做出好轉的表現,例如暫時能放下柺杖走路,能夠自由地呼吸,對“大師”的“奇蹟”千恩萬謝。他們覺得治療是有效的,但卡羅爾認爲這只是“後此謬誤”(治療在前,病癒在後,就以爲有因果關係)或者“安慰劑效應”(相信治療一定有效或者渴望治療有效而產生的心理作用)。如果治療顯然失敗了,“大師”就怪患者不夠誠心或者沒有充分配合,而很多患者也埋怨自己,甚至爲此不承認自己的病其實沒有好轉。編譯 伍君儀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