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研究顯示近半數中學生存心理問題

研究顯示近半數中學生存心理問題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近日,一份名爲《哈爾濱地區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的報告出爐。研究者爲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分會常務委員、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院長張聰沛等11人組成的課題組,該課題用時3年。該項研究是爲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預防中學生心理問題提供科學依據。研究顯示,有49.43%的中學生存在心理健康問題,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樂觀。

研究顯示近半數中學生存心理問題

該課題組採取整羣抽樣的方法,選取哈爾濱市9所中學的年齡在12~18歲的初一至高三學生進行無記名方式調查,共計2151人。在全體受試學生中,陽性心理症狀總檢出率爲49.43%;初中生檢出率爲49.37%,高中生檢出率爲51.78%;初中生輕度陽性心理症狀檢出率爲34.77%,中度以上的檢出率爲14.60%;高中生輕度陽性心理症狀檢出率爲37.67%,中度以上檢出率爲14.15%。

張聰沛回憶2005年進行的一次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結果:“當時檢出存在心理問題的中學生不足40%。8年間,上漲了近一成。”

最近幾年,每天到張聰沛的心理門診看病的人當中,三分之一都是有心理問題的青少年學生。這其中,一半被診斷爲患有心理疾病。

張聰沛的辦公室裏有兩張單人沙發,其中一張沙發的右扶手上,有幾個雞蛋大小的破洞。張聰沛說:“這是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在進行心理諮詢時,由於焦慮、緊張而摳破的。”

調查指出,中學生陽性心理症狀發生率由高至低分別爲強迫36.4%,人際敏感24.6%,偏執21.5%,抑鬱19.5%,焦慮15.8%,軀體化(情緒化引發的身體不適)12.8%,恐怖12.60%,精神病性11.2%。

在諸多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中,強迫高居榜首。張聰沛分析:“強迫的根源是優柔寡斷,沒有主見,追求完美。隨着獨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孩子理所當然地成爲一個家庭的中心。家長總會搶先安排好本應由孩子自己決定的事情。對於孩子來說,家長的安排無疑是完美的。如此,家長不在身邊時,孩子就會顯現出缺少主見、優柔寡斷。”

青少年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正在逐漸成熟。這一時期的學生特別看重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人際關係非常敏感。

張聰沛最近接手了對一名高一學生的心理治療。由於老師在課堂上當衆讀了這名學生的作文,使得他被同學嘲笑。當天回到家,他就顯得很鬱悶,之後開始又哭又鬧。張聰沛診斷他得了癔症,經過治療,病情逐漸減輕。最後,他終於決定回校上課,可只上了一節就回家了,因爲他感覺班裏所有學生都在看自己。現在,這名學生已經一個月沒有上課了。

張聰沛認爲,這些心理問題是可以通過訓練緩解的,最好的訓練方法之一,就是把學生聚在一起,進行戶外集體活動。

該課題組曾組織一次集體登山活動,登山隊員是高一和高二的學生,隊員被分爲3個組,每組5人,每人發10元活動費用。登山前,隊員要花掉10元購買登山必備物品。進山之後,學生的自我生存能力之差顯露無遺。其中一組登山隊員把錢全部用在買牛肉粒、爆米花等零食上,甚至都不知道買水。結果,登山不到一半,這組隊員就口渴難耐,都放棄了。

張聰沛認爲,父母因素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得不到解決的瓶頸。父母經常把分數作爲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唯一標尺,甚至把自己未實現的理想強加於孩子,造成孩子巨大的心理壓力。其實,父母是青少年最穩定的人際關係,也是青少年內心最渴望得到支持和幫助的對象。和父母進行良好的溝通、感覺到自己被父母所瞭解和理解,這會使青少年感到鬆弛和自信。反之,青少年易處於孤獨、無助的境地,其心理及人格問題發生的危險性增加。 據《中國青年報》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