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世間印象 > 當青年失業率突破20%,拿什麼來拯救大學生抑鬱

當青年失業率突破20%,拿什麼來拯救大學生抑鬱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5月25日“大學生心理健康日”到來之際,一組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引起了社會的關注:2023年今年4月份,全國16-24歲青年調查失業率爲20.4%,突破20%。與此同時,2023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預計將達到史上最 高的 1158 萬。

當青年失業率突破20%,拿什麼來拯救大學生抑鬱

而不久前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佈的“心理健康藍皮書”《中國國民心理健康報告(2021~2022)》顯示,我國成年人抑鬱風險檢出率爲10.6%,而青年爲抑鬱的高風險羣體,18至25歲人羣心理健康指數均低於其他年齡段。

這幾組數據疊加在一起,不由得讓大家對今年畢業季的大學生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尤爲關注,但是拯救大學生抑鬱不能停留在喊口號,需要能上手的實操指南,掌握正確科學的應對辦法,避免走彎路。

“孔乙己脫不下的長衫”背不了的鍋

大學生的焦慮並不能簡單粗暴的歸結於“孔乙己脫不下的長衫”。從校園到社會,面臨着兩個遊戲規則差別很大的世界,給生存體驗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而這個年齡階段的心理相和人格還在成長中,在不確定性的環境中受挫後就容易感受到心理創傷。

而大學生羣體的優勢在於學習能力強,總是能利用新的資訊,在醫生指導和自我學習下能夠快速瞭解和尋求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但是也要警惕盲從,不要跟風社交媒體,說到這裏,可能要問“×乎“、“某某書”、“某音”上分享的抑鬱症治療是否靠譜?例如近來被不少博主追棒的鹽酸託魯地文拉法辛,到底是個什麼東西?說到這裏,我們又得回到問題的本質:治療抑鬱症到底是在治療什麼?

被確診爲抑鬱症後,需要及時干預和治療。抑鬱症的發病可能與三種神經遞質的紊亂有關,它們在人的大腦中分別起着不同的調節作用。比如:5-羥色胺(5-HT)對抑鬱的改善和情緒改善起主要作用、去甲腎上腺素(NE)改善患者思維和活動的靈敏度、多巴胺(DA)促進患者的認知、快感和興趣。如果這些神經遞質系統的調節功能失調了,就會讓人對高興等情緒毫無反應,相反會對負面情緒過度反應,認知功能減退,導致深陷負面情緒泥潭。

什麼是“三通道”?

那麼問題來了,傳統的抗抑鬱藥物大多隻對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有再攝取作用,使用後雖然症狀會有改善,情緒不那麼低落,但患者治療後殘留症狀發生比例約爲30%~50%,仍存在愉悅感缺失、注意力不集中、認知功能下降等臨牀症狀,影響生活質量,病程傾向於慢性化,加大治療難度。

因此幾十年來,醫學界一直期待能夠解決殘留症狀的新一代抗抑鬱藥物問世。直到去年11月,1類創新藥鹽酸託魯地文拉法辛緩釋片(商品名:若欣林®)的獲批上市,帶來了新的希望——臨牀前研究結果表明,其對於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這三大遞質均具有再攝取抑制作用,換句話說是“三通道”。

那麼所謂的“三通道”,在臨牀治療上又意味着什麼呢?要回答清楚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來梳理一下抑鬱症藥物研發簡史。

抑鬱症藥物研發簡史

對抑鬱症治療的探索,還要追溯到上世紀40年代。當時,人們發現可卡因可讓人產生愉悅感,對抗抑鬱藥物的研發也就此拉開序幕。

按照化學結構和作用機制劃分,抗抑鬱藥可分爲MAOI(單胺氧化酶抑制劑)、TCA(三環類)、SSRI(5-HT再攝取抑制劑)、NDRI(NE和DA再攝取抑制劑)、SNRI(5-HT和NE再攝取抑制劑)等多個種類。

上世紀80年代,SSRI被研發出來並試用於臨牀。隨後,NDRI被研發出來;SNRI則出現於1990年代,代表品種爲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由於能同時阻滯5-HT和去甲腎上腺素(NE)的再攝取,被廣泛應用。此外,圍繞5-HT和去甲腎上腺素(NE)的再攝取,科學家們還研發出了NARI、SARI、SSRA、NaSSA等不同類型的抗抑鬱藥。

目前占主導地位的傳統抗抑鬱藥主要由SSRI類、SNRI類和NDRI類藥物構成。簡而言之就是,針對這三種神經遞質的調節,市面上的藥物要麼是單通道單打獨鬥,要麼是雙通道組合二缺一,就是缺一個三管齊下的終結者。

“ 多巴胺 ”的解放

多巴胺被譽爲“快樂激素”,在大腦裏起犒賞作用,這個激素會讓人表現得活躍、積極,也容易產生動力。過去很多年,臨牀上一直期待對多巴胺有干預作用的抗抑鬱藥物問世。

根據官方數據, 2022年美國精神病學協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年會上發佈的若欣林®III期臨牀顯示,臨牀前作用機制研究證明其爲5-羥色胺(5-HT)、去甲腎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三重再攝取抑制劑(SNDRI)。這是目前全球已上市的抑鬱症治療藥物所不具備的優點,目前市場中的5-HT/NE/DA三重再攝取抑制劑,從而能夠全面、穩定的治療抑鬱症,顯著改善患者焦慮狀態、阻滯/疲勞症狀、快感缺失和認知能力,促進社會功能恢復;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不引起嗜睡,不影響性功能、體重和脂代謝。

一位自高考後便被診斷爲抑鬱症的大學生患者,在拿到心儀的offer後,在自媒體上分享:“在畢業前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對任何事物都失去了興趣,包括找工作,終日躺在宿舍裏不想動。後來用了若欣林®,終於找回了對生活的動力,感覺自己重新活了過來。”

只是,新藥價格不菲,這點對大學生羣體尚不是很友好。期待未來能有更多解開“多巴胺之鎖”的好藥問世,讓大學生們在歷經涉世之初的彷徨後,依然覺得人間值得。(文章來源:咸寧新聞網)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