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兒科 > 新生兒窒息復甦新理念

新生兒窒息復甦新理念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衛生部在北京召開新生兒窒息復甦項目工作會議。會議透露,新生兒窒息復甦項目實施4年來取得顯著成效,我國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由2003年的4。26%下降至2006年的2。88%;窒息新生兒死於分娩現場的發生率由過去的萬分之3。8,降至2006年的萬分之2。4。我國新生兒窒息後遺症、併發症明顯減少,兒童生存質量得到不斷提高。

新生兒窒息復甦新理念

新生兒致死致殘主要原因之一

全球每年約有1。3億的新生兒出生,其中約有1000萬死於出生後1年內,400萬在出生4周後死亡,這些大多數都發生在貧困地區。導致新生兒(28天以內)出現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兒窒息、早產以及分娩時的創傷和感染。

新生兒窒息是導致全世界新生兒死亡、腦癱和智力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全球每年400多萬死亡新生兒中約有1/4的死因是新生兒窒息,還有100萬以上嬰兒由於出生窒息而導致腦癱、學習障礙和其他殘疾等問題。

我國婦幼衛生監測結果顯示:2005年我國新生兒死亡率爲19。0‰,前三位的死因爲早產和低體重、窒息、肺炎,窒息佔第二位。2005年我國5歲以下兒童因窒息死亡的比例佔20。5%,是我國5歲以下兒童第二大致死原因。根據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等有關部門2003年底的一項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每年新增0~6歲殘疾兒童爲19。9萬,在5類殘疾兒童中,智力殘疾佔54。2%。智力致殘原因依次爲:產時窒息、早產、宮內窘迫等,產時窒息爲致殘的首位原因。

每10個新生兒中就有1個不能夠自主呼吸,如果沒有一個掌握復甦技術的醫護人員在場,這些孩子的生命就得不到保障,運用當代先進的科學手段可以極大程度地防止新生兒窒息導致的死亡和各種併發症的發生,讓更多的孩子能夠健康安全地來到這個世界。

1987年美國新生兒學會(AAP)和美國心臟協會(AHA)開發了新生兒復甦項目(NRP)。該項目自1987年在美國首次提出後,迅速被推廣到全世界,已有2。5萬多位教員和超過140萬醫護人員接受過培訓,培訓教材被翻譯成22種語言,推廣到72個國家和地區,NRP的實驗明顯地降低了全球新生兒窒息的病死率和傷殘率。

爲降低我國新生兒窒息的病死率和傷殘率、提高兒童生存質量,衛生部婦幼保健與社區衛生司和美國強生兒科研究院,聯合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中華護理學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中心及美國兒科學會等,於2004年4月啓動了爲期5年的以“自由呼吸,生命之源”爲口號的“中國新生兒窒息復甦項目”,宗旨是促進嬰兒的安全和健康,確保每個分娩現場至少有一名受過復甦培訓、掌握新生兒復甦技術的衛生工作人員。該項目的實施,對提高我國婦幼保健水平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新生兒窒息復甦新理念

隨着醫學科學的發展,近年來國際上對有關新生兒窒息復甦的理論和實踐研究有了很大的進展。

關於對羊水胎糞污染的處理,過去認爲,分娩前、分娩時或復甦時的胎糞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過去採用的方法是胎兒頭娩出後,在其肩娩出前立即對胎兒氣道進行吸引清理。但國外的多中心大樣本的隨機對照研究顯示,此方法不能減少胎糞吸入綜合徵(MAS)和其他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過去對羊水胎糞污染的新生兒分娩後一概採用氣管插管吸引胎糞,近年來的隨機對照研究發現,對胎糞污染但有活力的新生兒,氣管插管吸引胎糞不能減少MAS等的發生率,因此,對羊水胎糞污染但有活力的新生兒不再採用氣管插管吸引胎糞;同時,應強調使用胎糞吸引管。

近年來,人們對正壓人工呼吸給氧濃度作了大量臨牀和實驗室研究。過去新生兒復甦時正壓人工呼吸用100%氧,近年來人們發現100%氧對呼吸生理、腦血循環可能有潛在的不利影響。國外不少單位對復甦時正壓人工呼吸應用100%氧和21%氧(空氣)進行了臨牀和動物試驗的對照研究,發現空氣復甦能得到與純氧復甦相近的效果,而且空氣復甦減少了機體的氧化應激反應,避免了由於高氧血癥所造成的損害。但目前尚需要更多的證據來推薦支持應用空氣進行復蘇。

在藥物治療方面,過去推薦首劑量腎上腺素通過氣管內導管給予,因爲建立靜脈給藥途徑需要時間,氣管內給藥迅速。但近年來研究顯示,氣管內給藥如發揮作用,所需劑量遠大於通常的推薦劑量,因此推薦靜脈途徑一旦建立,應儘可能靜脈給藥。爲防止可能對心肌和腦功能產生的損害,在一般的復甦過程中已不推薦使用碳酸氫鈉;同時,對早產兒的復甦和復甦後的處理國際兒科學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遍及全國的培訓體系日漸完善 中國新生兒窒息復甦培訓項目在我國中西部20個省份實施,目標是確保在600個城市的每個分娩現場,至少有一名經過新生兒窒息復甦培訓並掌握復甦技術的醫護人員,項目啓動以來已取得豐碩成果。各項目省按照衛生部的要求,結合“降低孕產婦死亡率、消除新生兒破傷風”項目,對各級醫院產科和新生兒科的醫生、助產士、麻醉師等開展了新生兒窒息復甦培訓。有近200名省級師資通過國家級專家的認證;他們將承擔起對本地區醫護人員的培訓及複訓工作和新技術臨牀應用的評估。

在各省積極開展復甦技術培訓的同時,衛生部還對培訓的成果進行了內部督導和外部評估。中國新生兒窒息復甦項目在2007年雅典國際兒科大會上獲得與會專家的高度認可。截至2007年12月底,項目培訓工作已覆蓋223個市(地)和1270個縣(市),累計培訓26338人次。地級以上城市覆蓋率達100%,縣(市)級覆蓋率爲94%。今年起,將會把培訓項目拓展至鄉鎮級的基層醫務人員,一個遍及全國的新生兒窒息復甦培訓體系正日漸完善。

針對中國鄉鎮醫療單位有限的條件,項目重新設計了培訓課程,簡化了對高端設備和技術的依賴,在確保復甦效果的同時,使之能更好地適應於不同環境下的新生兒復甦工作,以滿足基層醫務人員的需求。建立以醫院爲單位的新生兒復甦師資隊伍將是中國新生兒窒息復甦培訓項目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它將幫助我國每年新出生的1700多萬嬰兒生活得更加健康。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