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健康常識 > 激素濫用需小心設防 雌激素可做獸藥使用

激素濫用需小心設防 雌激素可做獸藥使用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漫畫 鄺野

激素濫用需小心設防 雌激素可做獸藥使用

讓國內衆多媽媽揪心的“聖元奶粉致嬰兒性早熟”事件終於塵埃落定。8月15日下午,衛生部通報了權威調查結果,結論爲:未檢出聖元奶粉含禁用外源性性激素。

“聖元性早熟”至此蓋棺定論,但衆多孩子家長依然沒有從恐懼中解脫出來——激素在生活中似乎無處不在,猶如懸在孩子頭上的一把隱形的利刃。

雌激素可做獸藥使用

在嬰兒疑似性早熟事件中,超標的“雌激素”是焦點,而其來源或許是生產鏈的最前端:奶牛的飼料和藥物。

事實上,雌激素是由脊椎動物的卵巢、胎盤或腎上腺皮質所產生的十八碳固醇類激素,能促進生殖器官的發育。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李興民介紹,生產企業沒有必要在奶粉中添加雌激素,因爲既增加成本,也無任何意義,問題可能出在原料奶環節,但奶粉企業同時具有對原料奶嚴格把關的責任。目前我國60%以上的奶牛處於散養,奶牛大多是12個月不斷擠奶,如果不保持一定的激素水平,很難達到規定的產奶量。

據瞭解,目前農業部只批准了兩種雌激素作爲獸藥使用,分別是促卵泡激素和促黃體激素,都是牛體內正常含有的激素。但奶農爲了保證產奶量和供應時間,存在給奶牛濫用激素類藥物的現象。

李興民指出,其實很多發達國家在乳業中也使用激素,我國只是效仿,例如他們用雌激素治療牛病如牛子宮內膜炎、胎衣不下,或者給奶牛注射激素提高產奶量。不同的是,發達國家多有一套嚴格而科學的監督體系,而我國則缺乏嚴格而科學的監督體系。儘管國內製定了《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明確規定禁止銷售、收購和加工尚處於用藥期和休藥期內的奶畜產品,但仍有很多處於用藥期和休藥期的原料奶被收購,使得激素出現殘留和超標。

此外,雖然2001年底頒佈的《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明確規定企業生產飼料、飼料添加劑,不得直接添加獸藥和其他禁用藥品,但仍有企業生產含激素藥物的飼料,仍有奶農給牛吃含有激素的飼料以提高產奶量。

反季節蔬果多用激素

奶粉和牛奶在激素事件中受到了極大的關注,但它們絕對不是唯一有激素殘留的食物。

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計國介紹,隨着現代化工技術在食品領域的廣泛運用,無論是反季節水果和蔬菜,還是雞鴨魚肉,都有激素的身影。例如牛肉的肉質本身比較柴,爲了追求肥瘦相間的品質和口感,用了雌激素後,視覺和口感都有所提升;例如生產者爲了追求產量和效率,會在雞飼料中違禁添加激素,使雞長得快、長得大,由原來的數個月才能上市變成只需要1到2個月;而爲了讓魚不產卵,多長肉,甚至給魚喂含有類固醇激素(即避孕藥)的飼料,使它變得體肥膘美。

而那些個大鮮豔的反季節蔬菜水果,可能也正是植物生長激素的功勞,例如乙烯利被用於催熟,赤黴素被用於膨大。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袁會珠介紹,我國的農藥使用採取登記許可制,只要是有三證:登記證、準產證、標準證的農藥都是合法的,沒有登記許可的農藥不被生產和使用。例如對大田作物如水稻、小麥使用一些植物生長調節劑如赤黴素、葉面肥,而這些“植物生長激素”在不過量、不濫用的前提下,對人體沒有影響。

中國營養學會常務理事李淑媛表示,很多食物其實先天就含有激素,例如母乳,母乳中也有一定含量的激素如泌乳素、雌激素,但吃母乳的寶寶就很少聽說有疑似性早熟的現象,說明母乳中的激素水平達到了自然平衡,而目前應建議有關專家成立一個新的課題組,測試一下正常母乳中的激素水平,爲嬰兒配方奶粉中的激素水平提供參考依據。此外,牛初乳、蜂王漿、雪蛤都含有激素,這些食物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讓不適宜的人羣如嬰幼兒和兒童過量食用。

#p#分頁標題#e#

激素攝入過猶不及

專家指出,不管從藥品還是從食品中攝入激素,都不可過量,因爲缺了可以補,但如果使用過量,會給人帶來很大的危害。

何計國指出,食物中由於各種因素含有少量雌激素,如果是少量短期攝入,對成人影響不大,主要影響嬰幼兒、兒童和青少年。長期攝入含雌激素的食物會導致嬰兒和青少年兒童性早熟,影響成年後的身高,並導致一些心理問題。

不過,如果長期攝入大量雌激素,對成年男性也有很大影響,如性功能下降等。對於成年女性,有研究認爲長期服用雌激素可以引發乳腺癌。

衛生部全國合理用藥監測系統專家孫忠實介紹,目前,很多醫院存在濫用“三素一湯”現象,即濫用“激素、抗生素、維生素和輸液”。尤其是糖皮質激素類製劑的濫用最爲明顯,因爲它具有廣泛和有效的藥理作用。如果患者長期過量使用,就會導致醫源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綜合徵。而在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後突然停藥,還會使原有疾病加重。

專家解讀

激素:天使還是魔鬼

雌激素能讓人保持青春,也可能帶來腫瘤;糖皮質激素能讓高熱病人迅速恢復健康狀態,但長時間使用會造成骨質疏鬆;患上皮膚病,使用鹽皮質激素一抹就好,不過也可能因此留下色斑——就是因爲激素這些矛盾的特性,許多人把它定義爲“天使”或者“魔鬼”。

其實,激素並不神奇,更不可怕,它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物質。本期,由專家帶您走近生活中最常見的幾大類激素,讓您對激素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激素既有天然人工合成

中日友好醫院主管藥師徐曉華介紹,荷爾蒙就是激素,是由生物體中特定的細胞分泌的一類調節性物質,對機體代謝、生長、發育、繁殖等活動起着重要作用。內分泌疾病主要是由於激素分泌不正常,如糖尿病、甲亢等。

衛生部全國合理用藥監測系統專家孫忠實介紹,激素可以由我們自身合成,也可以從外界攝入。從外界攝入主要通過食物、藥品。而目前臨牀所指的“激素”絕大多數是人工合成的改變了藥理性質的激素,其效果更強、結構更復雜。

雌激素是青春的主宰者

性激素是性腺分泌的激素,是激素中一大主要類別,有區分兩性性別差的巨大作用。在本次風波中受到關注的雌激素,正是性激素的一種,被稱爲“女性的激素”。

專家介紹,雌激素主要分動物雌激素和植物雌激素。動物雌激素指動物體內提取的雌激素,主要有雌二醇、雌三醇、雌酚等,由卵巢分泌。不僅有促進和維持女性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徵的生理作用,還對身體其他各個系統有明顯的影響。植物雌激素主要包括異黃酮類、木酚素類等,是一類具有類似動物雌激素生物活性的植物成分。雖然它們被稱爲植物性雌激素,但其實不是激素。例如大豆中的異黃酮,有類似雌激素的作用,但不是真正的雌激素。

衛生部全國合理用藥監測系統專家孫忠實介紹,女性雌激素過低就沒有女性特徵,過高又會引發疾病。而女性45歲以後由於體內雌激素分泌減少,出現一系列更年期症狀。很多人認爲雌激素有長生不老、保持青春等很多好處,於是不到更年期就開始吃雌激素,但醫學研究證明,長期大劑量吃雌激素能引起栓塞、腫瘤,所以不要把雌激素當做預防用藥,而應該是治療用藥,在有更年期症狀後再開始吃。

有研究表明,通過食物也可以補充雌激素,例如新鮮蜂王漿、黑芝麻、大豆、雪蛤、花粉。目前如果是雌激素嚴重偏低的人,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雌性激素藥品,但不可擅自服用。

除了雌激素,性激素還包括孕激素、雄激素。孕激素能幫助懷孕,雄激素幫助保持男性特徵。避孕藥就是由雌激素和孕激素經過一定的配比組成,將孕激素由人工向相反的方向改造,就能阻止懷孕。

皮質激素是藥物主力軍

目前臨牀所講的激素以及衆多藥物所使用的激素,主要是皮質激素。#p#分頁標題#e#

人的腎臟有個腎上腺,分皮質部分和髓質部分。皮質部分分泌的叫皮質激素,髓質部分分泌的是腎上腺素,可維持血壓。

皮質激素又分兩大類,一類叫糖皮質激素,一類是鹽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是目前臨牀藥物應用得最多的激素,該類藥品有口服、注射和外用等劑型,主要作用是抗炎、抗過敏、解毒。但是糖皮質激素也有很多不良反應:例如用多了會降低人體抵抗力等。糖皮質激素還會引起骨質疏鬆, 造成體內內分泌紊亂如血糖升高、脂肪組織代謝紊亂。不過,停藥後可以逐漸恢復正常,消除不良反應。

鹽皮質激素主要作爲皮膚病外用藥,不僅很多明確的皮膚病要用它,它對一些病因不明確的皮膚疾病也是一抹就好,但副作用也很明顯:例如皮膚色素沉着、抵抗力下降,使病情更嚴重,因此臨牀選取作用輕中度的鹽皮質激素作爲OTC,作用強烈和非常強烈的作爲處方藥。

除了性激素和皮質激素以外,胰島素、甲狀腺素、肝素等也是人體分泌的重要激素,目前臨牀使用的這幾類相關藥物都是從動物組織提取後製作的生化藥品。

激素藥有“神效”但不治病

注射液里加0.75毫升地塞米松,就幫助處於高熱痛苦之中的病人快速擺脫疾病狀態,讓人不得不讚嘆激素治病的神奇。但專家提醒,激素藥物只能是輔助治療,因爲它減輕的主要是症狀,對疾病本身沒有對抗作用。

激素類藥物有口服片劑、注射劑、外用劑型等多種劑型,其作用部位廣,效果強,但其主要功能是控制症狀。例如用於腎病的潑尼鬆和潑尼鬆龍,用於嚴重感染的甲潑尼龍,用於變態反應的地塞米松。由於內服或注射的激素藥物濫用會對下一次同一疾病的治療造成干擾,通常都被列爲嚴格處方藥。

外用製劑則由於使用於局部,有許多OTC可選擇。目前外用的激素類藥物主要治療皮炎溼疹類、非感染性的皮膚疾病。例如皮炎溼疹常用的滷米鬆、莫米鬆和曲安奈德的複方製劑,此外還有結膜炎使用的潑尼鬆龍滴眼液,治療鼻炎的布地奈德等。

專家指出,通過人工改造的激素具有了更強的療效,但不良反應同時也增強,因此使用激素前要權衡利弊,該用的時候一定要用,如某些腎炎,必須要激素才能控制。

但不論是處方藥還是OTC,長期大量使用激素藥害處不小,例如代謝紊亂、發胖、骨質疏鬆、股骨頭壞死、免疫力下降等,所以,建議糖尿病、消化道潰瘍、骨質疏鬆的患者以及兒童、孕婦和哺乳期婦女謹慎用激素。使用激素時,用量、次數、時間都要遵醫囑,不可隨意停藥。

■本期出場專家

衛生部全國合理用藥監測系統專家 孫忠實

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系主任 何計國

中日友好醫院主管藥師 徐曉華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 楊淑霞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紀立農

中國營養學會常務理事 李淑媛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 袁會珠

本報記者 楊珺

《京華時報》 (2010-08-18 第c04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