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保健養生 > 冬季怎麼幹燥身體補水

冬季怎麼幹燥身體補水

來源:美型男    閱讀: 8.2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我們的身體感到寒冷,嘴脣變得乾燥,就象徵秋冬季節悄然而至。秋冬是寒冷季節,更是缺水季節,乾燥的環境的轉變帶來身心的變化,更是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尤其是秋冬季節容易導致身體水分流失,進而威脅身心健康。

冬季怎麼幹燥身體補水

身體補水是健康的基礎

人體70%是水分,身體缺水,身體各個部位都可能罷工。冬秋缺水,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皮膚乾燥、繃緊,缺乏彈性,甚至出現龜裂、脫皮、痕癢的情況。補水對很多女性朋友來說並不是什麼陌生的話題,各類保溼護膚品幾乎成爲所有年輕女性的生活必需品。但僅僅靠這些越來越昂貴的東西是不夠的,在家居佈置上做點小變化纔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在室內擺放綠植

綠色植物一直都是環境的加溫器,植物葉子有蒸騰作用可以增加空氣溼度,並且減少空氣粉塵懸浮量,起到給空氣補水的作用。植物的葉子越大,保溼效果越明顯。都市家居一般沒有條件種大植物,但利用好家裏的空間,放些盆栽、水養植物還是沒什麼問題的。除了加溼,植物也可以過濾室內空氣,保持空氣清新,搭配得當,還可以達到美化居室環境的效果。水養植物容器裏的水分還可以自由蒸發,因此,在同樣環境中,水養植物比盆土植物在調節空氣溼度方面具有更直接的作用。

小貼士:

1.記得給盆栽澆水。儘量選擇在上午和中午,因爲太寒冷的夜晚可能會造成盆土凍結而傷害植物的根部。

2.在卦閉環境的室內,綠植並不是越多越好。要考慮到大部分植物的光合作用都是在白天會吸二氧化碳放氧氣,在晚上則是吸氧氣放二氧化碳,過多的植物會使室內夜間空氣稀薄,影響睡眠和健康。

摘要:身體是大自然的測量器,當我們感到寒冷,嘴脣很容易變得乾燥,秋冬季節悄然而至。秋冬是寒冷季節,更是缺水季節。環境的轉變帶來身心的變化,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水是生命之源,秋冬季節容易導致身體水分流失,進而威脅身心健康。通過多種方法調節體內的水分儲備已經成爲普遍處於亞健康狀態的都市居民的當務之急。讓我們從生活環境入手,巧置家居,爲身心補水吧。

飼養觀賞魚

都市人喜歡養寵物,觀賞魚也可以當寵物養。這裏提到養魚,除了能給家居環境帶來活力,更重要的是,在室內,放養金魚的玻璃缸裏可以蒸發出充足的水汽增加室內的溼度,達到美觀與補水的雙重作用。

小貼士:

1.如果不是觀賞魚的發燒友,不想花太多錢,那麼就買個一般的玻璃缸,養幾條市場上常見的魚,特別是選擇一些生命力較強、容易養活的魚,這樣換魚的錢都省了。

2.餵食注意定時定量,寧少勿多;經常換水,最好兩天就能換一次。

儘量減少發熱電器的使用

發熱電器會引起室內水分大量消耗,特別是空調、電腦等。像人煙密集的封閉辦公室就更容易造成環境的缺水了。雖說生活離不開電器,但在電器的使用上還是可以適當限制的,比如電腦不用的時候就直接關掉、少開空調、不要多種電器同時使用等等,這樣既是省電省錢,又是低碳環保,還能對健康帶來益處,一舉三得。

小貼士:

1.這裏說的電器當然不包括加溼器,加溼器對室內的補水作用當然是更爲顯著的,如果有條件的話也可以購置一臺。

2.秋冬開空調用的是暖氣,其實無論是冷氣或是暖氣,都會吸引空氣中的水分,降低溫度。

心情“補水”是健康的保障

病由心生,這是醫學界,特別是中醫裏非常流行的一個詞,說的是人的很多疾病都是由負面的情緒引起的,人的心理狀態會影響人的生理健康。在秋冬的乾燥季節,心情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容易焦躁不安,變得消極負面,呈現出“缺水”的狀態。心情“缺水”,身體免疫力會隨之下降,大病小病的自然免不了。家居環境是心靈的歸宿,因此,改變家居環境也是調節心情的重要方法。其實前面所說的綠植跟觀賞魚也都可以對心情起到“補水”的作用。

改變家居主色調

浪漫的粉紅色過多會讓人亢奮,近而情緒煩躁;紫色會給空間帶來壓抑感;橙色充滿激情活力,使人安靜不下來。改變家居主色調的意思也並不是讓一種顏色佔據你所有的可視範圍,而是有意識地將某一色調和諧地搭配到家居環境中。給心情“補水”,最好的當然還是綠色,淺淺的就好,又或者是淡藍色。可以把家裏被單枕頭的主色改成淡藍色的,也可以把布衣櫃換成綠格的。每天都有意無意地接觸到這些顏色,心情自然會變得開朗愉快。

保持家居環境乾淨整齊

相信沒有人會願意整天看到雜亂不堪的場面,更別說是居住環境了。其實這裏所說的乾淨並不是指一塵不染,整齊也並不需要多精緻的設計,每天花上幾分鐘的時間就完全可以做到,如掃地、擦桌子,又如疊被子、收拾桌面,這些都是一會的功夫。看到自己打理得乾淨整齊,除了調節心情,更多了一份成就感。

中醫講求中合,身心都有平衡點,維持在這個點周圍的狀態纔是健康穩定的。城市生活節奏快,工作繁忙,在這個乾燥的季節裏,爲了自己的健康,別忘了緩一緩,給身心補補水。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