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母嬰 > 早產兒腦癱表現

早產兒腦癱表現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早產兒腦癱表現

早產兒腦癱的早期症狀主要表現爲餵養困難,吸吮及吞嚥不協調,護理困難,頻繁吐沫,以及持續體重不增。這是腦癱的早期症狀表現之一。隨着早產兒的成長還會出現以下一些症狀:

早產兒腦癱表現

1、運動落後和主動運動減少:正常小兒3個月時俯臥位時會擡頭,仰臥位時有踢腿動作,而腦癱患兒很少有這些動作。

正常小兒4-5個月時能主動伸手觸物,而腦癱患兒上肢活動很少。

2、肌張力異常:腦癱患兒比正常兒張力低或增高。

3、姿勢異常:腦癱患兒經常有頭向後仰,6個月坐位時後倒,兩腿夾緊,把尿和更換尿布困難等等。

4、反射異常:正常小兒頭部位置忽然放低有擁抱反射(如驚嚇一樣表現),一般6個月以後消失,而腦癱患兒不消失。還有其他各種反射異常。

簡單的說,腦癱就是由於大腦受損而引起的類似癱瘓的症狀,嬰兒的大腦發育尚未成熟時,如果受到了缺血、缺氧損傷,就會導致腦部受損,進而出現運動功能障礙。患上腦癱的孩子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運動功能障礙,有的孩子渾身綿軟,無法坐起或站立;有的孩子全身肌肉緊繃僵硬,無法行走。全身肌肉都緊繃僵硬的孩子,是腦癱孩子最主要的一種症狀。

如何治療早產兒腦癱

目前國內早產兒腦癱的治療技術也是跟國際學術研究有過長期技術交流,目前來說,通過藥物輔助治療,物理治療,身體康復訓練爲主體的治療方法的綜合性治療。

首先,通過腦癱的藥物治療進行輔助對症。在嬰兒期,可以輔助應用一些神經營養藥物如穀氨酸、腦活素、腦復康等。病變一旦固定,這些藥物也就起不了作用。可以使用一些肌肉鬆弛藥物如巴氯酚等。但這些藥物不能長期使用,以免造成運動能力低下及藥物毒性蓄積等不良反應。

其次,對於患兒進行康復訓練,康復訓練是腦癱患者最重要的治療方法,在早期治療中,尤爲重要。通過康復訓練,可以使腦組織在不斷的成熟和分化過程中,使被損害部分的機能得到代償,從而使患兒的運動功能得到改善。

接着,中醫治療:祖國傳統醫學的治療方法主要爲鍼灸和按摩。

最後,進行手術治療,在腦癱患兒的臨牀治療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各種非手術治療無效時,手術就成爲重要手段。手術又分爲神經手術和矯形手術兩大類。

早產兒腦癱如何預防和護理

父母按照一定方法在家中給孩子做按摩、體操每日兩次,每次5-15分鐘和強化的主動運動訓練,如按月齡增長做相應的擡頭、拉坐、翻身、坐、爬、站和走等運動,促進運動張力發展。 這樣早產兒腦癱可以減少2/3以上,即使發生腦癱,也可明顯減經。

強化的主動運動訓練法

0-2個月

俯臥擡頭。早產兒滿40周開始俯臥練習,吃奶前1小時,空腹覺醒時,俯臥位用語言和玩具引導小兒擡頭。每次訓練10分鐘,每日訓練4-6次。

母子面對面訓練法。小兒俯臥於母親身上,母親可與小兒對話鼓勵小兒擡頭。

側臥對稱性姿勢。使小兒側臥於牀上,雙上肢及雙手保持在軀幹的正中位,此姿勢可控制異常性非對稱性姿勢及異常性的伸肌緊張。

3-4月

俯臥擡頭訓練。繼續讓小兒進行俯臥位擡頭訓練。

翻身。用玩具誘導小兒翻身,幫助小兒翻身時可一手握位小兒的手,另一手在其肩部輕輕地向對側翻身,每日至少練習7-8次。

平衡訓練。將小兒仰臥位放置在被單上,兩位家長分別抓住被單兩頭進行左右搖盪。每日2-4次。

手口協調性訓練。仰臥位,讓小兒兩手抓雙足放至口,練習手口眼協調性動作。

抓握訓練。將玩具放在中線的位置,誘發小兒的上肢向前伸出、手指分開進行抓握。每日進行7-8次。

5-6月

坐位訓練。小兒雙下肢分開、軀幹前傾,雙上肢前方支撐坐,也可練習靠坐。每日練習5-6次,每次10分鐘。

俯爬。家長可在其前方用玩具逗引,後方抵住小兒足底幫助向前移動。每次5-10分鐘,每日練習7-8次。

主動抓握訓練。小兒坐位,將玩具放在身體前遠近不同的位置,讓小兒練習從遠近、高低不同的地方夠取玩具。每日練習5-6次。每次10分鐘。

7-8月

手膝位爬。用手膝位支撐的姿勢進行爬行訓練。要求每日爬50-100米。

拾取動作訓練。立位扶小兒的雙膝防止膝屈曲,在小兒前面放上玩具,讓其練習彎腰拾取。彎腰的幅度從高到低。從易到難。此動作每日練習2-4次,每次10-30個。

雙手捏取的動作。到7個月左右小兒能夠使用拇指,此時可以給他一些小的玩具,讓其練習使用手指,讓小兒從大把抓握到拇指與其他手指一起使用進行捏的精細動作。

9-12月

扶站、蹲起、獨站和獨行練習。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