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母嬰 > 男孩需要晚一年入學嗎

男孩需要晚一年入學嗎

來源:美型男    閱讀: 6.7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多項調查顯示,男孩的學習能力、心理條件、同學關係、師生關係普遍弱於女生,在數學、實驗、計算機等男生的傳統優勢項目中,男生也不如女生,許多高中出現女多男少的情況。

男孩需要晚一年入學嗎

現代社會,不僅家長壓力大,孩子們的壓力也不小。家長們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便早早地送小孩入幼兒園、上小學。但是專家發現,同齡男孩在生理和心理髮育上都落後於女孩,那麼男孩到底要不要晚一年入學?桂林市的教育專家們,也對此進行了探討。

反對方

幼兒園老師

觀點:男孩只是暫時落後

5歲的小明雖身高比同齡女孩要矮,上課的表現也不如班上的女孩,在幼兒園裏還常常受到女孩子的欺負。小明媽媽很鬱悶,心裏打起了“不上小明上幼兒園”的退堂鼓,但又擔心孩子在家孤單寂寞,對心理健康不好。

其實,不管是在早教機構、幼兒園還是小學,有很多男生像小明一樣,相比其他同齡的女生來說,他們身高發育比較慢,在跑步等比賽中,他們反而處於劣勢。在手工課堂上、表演課上、做操、進行各種精細動作、在各種需要展現專注力、觀察力等行爲時,很多男生也像小明一樣,手工製作的玩意兒沒有女生的精緻細膩,表演的動作常常不到位他們更加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沒有女生的認真,成績也沒有女生好。

“這是孩子們成長髮育的特點。”桂林市澳洲花園e貝幼兒園園長秦豔旭介紹,“從e貝幼兒園每一年的學生體檢情況來看,女生們的身高、體重等方面都會比男生髮育得快。”

秦豔旭指出,不管是智商還是情商,不管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兒童期間,男孩子們的身心發育都會比女生們落後。但即使如此,秦豔旭也不贊成男生晚一年入學。

和秦老師的觀點一樣,桂林市好孩子幼兒園園長孫光芬也認爲,男孩只是暫時的落後,在進入小學後,男孩子們還是能學好知識,在進入中學後,他們的學習等各方面能力會迅速提高,因此也不建議男孩子們晚一年入學。

“男孩是否晚入學,不能一概而論,應該根據男孩子們的實際情況來決定。”秦旭豔建議,家長應該根據男孩子們的專注力、自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來考慮男孩子是否晚一年入學。“如果孩子專注力不足,上課可能走動;不會尋求幫助,仍然尿褲等,建議男孩晚一年上學。”

支持方

小學老師

觀點:晚入學更利於男孩學習

記者走訪了桂林市榕湖小學、穿山小學等幾所小學,從中瞭解到,目前,桂林市各個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中,平均年齡爲6歲。那麼,6歲就上學的男孩子們,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和女孩子相比怎麼樣呢?

記者走訪的幾所小學中,老師們普遍認爲,男生比較好動,年齡大點上學好,願意聽課,吸收也快,很快就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桂林市榕湖小學五年級一位老師介紹,“一般來說,一個班級裏,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孩子們的成績變化較穩定,幾年來,成績好的學生或成績差的學生一直是那幾個。因此,小學一年級對孩子們很重要。”

老師們指出,在低年級,男生的專注力、學習態度、學習成績等確實比女生要差一些,因爲男孩子比較好動、調皮,而班裏的倒數前十名也都是男生。

但是如果男孩可以晚一年入學,他們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自身水平更高——專注力提高,更加聽話,學會聽課,成績自然也會好。這也是男孩在高年級時成績越來越好的原因之一。

老師們普遍認爲,孩子的起步很重要,開頭學得不好,以後需要更大的心思和精力去培養孩子,才能扭轉局面,同時容易給孩子留下自卑等心理陰影。因此建議男生年齡大點再上學。

心理輔導師

觀點:晚入學男孩內心更強大

“男孩較女孩心智成熟慢,容易受挫,有自卑感,建議男生晚一年入學。”桂林NLP學院心理輔導師杜宇表示,他在心理諮詢過程中經常接到不少類似的案例。今年上初一的鼕鼕就是一個典型,鼕鼕也是6歲上學,在入學時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亂走動,不專心聽課,成績不好。後來媽媽發現鼕鼕越來越內向,很少參加集體活動,人際交往越來越差,便帶鼕鼕進行心理諮詢。

杜宇表示,像鼕鼕一樣的男生很多。他們在剛入學時,沒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容易在困難中產生自卑。而這種心理因素一旦形成便對孩子的成長過程產生重大影響。

杜宇介紹,從教育心理學來看,兒童心理髮展有三個明顯的階段,分別是0~3歲嬰兒期,3~7歲幼兒期,7~14歲兒童期。6歲的孩子還處在一個隨心所欲的年齡段,不能遵守紀律。7歲是孩子心理髮展的一個分界點,7歲的孩子心智更加成熟,他們逐漸形成了規則感,學會遵守紀律,更具備抗壓能力,更能適應當前校園環境。

“隨着社會的進步,孩子們的智商發展得越來越快,但是孩子們的心智成熟卻沒有同步加速。”杜宇介紹,“也許6歲的孩子在學習上、智力上也可以做到和7歲小孩一樣的成績,但是在人際關係,同學之間的相處上,7歲小孩更具優勢。”而本來各方面發育就晚於女生的男生,在這時的劣勢就更爲明顯。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