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內科 > 痔瘡與大腸癌有什麼區別嗎

痔瘡與大腸癌有什麼區別嗎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痔是一種常見病,俗稱“痔瘡”。 痔瘡的主要症狀是便血和脫出,而大腸癌最主要的症狀也是便血。這樣看來,痔瘡和大腸癌是有着一定聯繫的。在臨牀門診過程中,經常聽到有一些病人會問,痔瘡到底會不會變癌?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從痔瘡的形成說起。

痔瘡與大腸癌有什麼區別嗎

肛門直腸部有大量特殊性結構,如肛門隱窩、肛門腺、肛乳頭、直腸瓣和特殊的血管構造。直腸靜脈中缺少靜脈瓣,血液易於瘀積。門靜脈系和腔靜脈系在直腸下端,有許多靜脈叢和吻合枝,靜脈壁薄弱,對壓力的抵抗力減低,直腸粘膜下組織疏鬆,有利於靜脈擴大麴張,容易形成痔。而大腸癌的發生原因至今不明,可能和下列因素有關:

環境因素:經研究證明,在各種環境因素中,以飲食因素最重要,大腸癌的發病率與食物中的高脂肪消耗量有正相關係。另外,也可能與微量元素缺乏、生活習慣改變有關。

遺傳因素:國內外均有“大腸癌家庭性”的報道,大腸癌患者血親中死於本病者比一般人明顯增高。有些大腸腺瘤,如多發性家庭性腺瘤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家族中患病率可達50%,如不治療,10歲以後均有患大腸癌的可能。最近有學者對腫瘤抑制基因與大腸癌發生關係進行研究發現:大腸癌的易感性與發病機制均與遺傳因素有關。

大腸腺瘤:根據各地的屍檢材料研究發現,大腸腺瘤的發病情況與大腸癌頗爲一致。有人統計,具有1個腺瘤的病人其大腸癌的發生率比無腺瘤者高5倍,多個腺瘤者比單個腺瘤患者高出1倍。

慢性大腸炎症:腸癌流行與血吸蟲病的流行區域呈正相關係,一般認爲,由於血吸蟲而導致腸道的炎性改變,其中一部分會發生癌變。腸道的其他慢性炎症也有癌變的可能,如潰瘍性結腸炎,約有3%~5%癌變。

由此看來,痔瘡的發生與大腸癌是有本質的區別的,但是它卻很容易在診斷中與癌症相混淆。臨牀上經常有大腸癌患者出現便血而誤以爲是痔瘡從而延誤治療的事例。由於大腸癌早期臨牀症狀並不典型,其便血、黏液便、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有時與痔瘡的症狀很相似,因此,對於便血的患者不能輕易地診斷爲痔瘡,或因爲有痔瘡而忽略了對疾病的進一步檢查。

結腸鏡是鑑別痔瘡和大腸癌的有效辦法,如果病人已經有長期便血並確診爲痔瘡,但便血的性狀和程度突然發生改變,應接受腸鏡檢查,防止大腸腫瘤與痔瘡並存,耽誤了對大腸腫瘤的醫治。

痔瘡一旦產生就不能自愈,藥物只能緩解,徹底治療的方式有傳統治療和儀器治療兩種。每個患者的身體狀況不一樣,病症的情況也各不相同,所以有上百種治療方式,比如現在最先進的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高頻電刀無痛治療術,多普勒引導下的痔動脈結紮術,銅離子電化學治療和普通的注射療法,傳統的外剝內扎加括約肌鬆緊術等等。這些治療都有一個特點就是無痛微創,恢復快(體質健康的一週就能痊癒),不需要住院,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影響小。因此痔瘡患者一定要積極治療。

除此之外,痔瘡患者在生活上也要注意如下內容:加強鍛鍊,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合理調配飲食,日常飲食中可多選用蔬菜,水果,豆類等含維生素和纖維素較多的飲食,少吃或不吃含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及酒等;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忌蹲便時間過長;保持肛門周圍清潔;多做提肛運動,恢復括約肌彈性。

而大多數的大腸癌是由於腸黏膜表面的腺瘤性息肉在致癌因子的刺激下逐步演變而來,另外也與結直腸慢性炎症、膳食與致癌物質等原因有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痔瘡患者要經常注意觀察自己排出的糞便,如果出現大便稀爛、變細變形、排便次數增多、大便帶暗紅色血或動液,或不明原因的腹痛、消瘦、貧血等表現時,應及早到醫院找專科醫生就診。醫生通過直腸指診、結腸鏡檢查或結腸氣鋇雙重對比造影,多能明確診斷。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