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腸癌肝轉移仍有一半生存希望

腸癌肝轉移仍有一半生存希望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腸癌肝轉移仍有一半生存希望

悲哀的“近水樓臺”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肝膽胰外科萬雲樂副教授說,由於解剖原因,自結腸出發的血流匯入肝臟的門靜脈,然後進入肝內。隨血液而行的,可能就有癌細胞。“近水樓臺”,腸癌的第一個也是最常見的轉移竈,便是肝臟。約25%的病人在診斷爲腸癌的同時,已被發現伴隨肝轉移。另外,還有接近一半的病人在腸癌術後出現肝轉移。

稍可慶幸的是,腸癌出現肝轉移之後,再出現其他部位轉移的相對較少,這爲後續治療提供了“便利”。另外,由於腸癌肝轉移發生得比較普遍,醫學專家對此的研究也更加廣泛和深入。

事實上,隨着近年對這個問題的深入研究及規範性治療方案的提出,令人絕望的腸癌肝轉移病人,如能接受規範、積極的治療,還有一半病人有治癒希望。#p#副標題#e#

肝轉移,能切就切

結、直腸癌肝轉移發生率的確很高,卻並不意味着這些病人只能進行姑息治療,而是應該爭取更加積極的治療。專家和專科醫生已經達成共識,對肝轉移的大腸癌病人,還是要儘量爭取積極的手術切除。

萬雲樂副教授解釋說,在切除原來的腸癌後,肝轉移癌也要儘量進行手術切除。若手術成功,還能獲得接近一半的生存率。這個數字相對於其他腫瘤發生的轉移,能讓人樂觀得多。

即使一些原發竈已切除,而肝轉移竈太大或由於其他原因沒辦法一起切除的,還可經過術前化療或加用靶向治療,將腫瘤縮小,爲手術切除創造條件。

不少病人在經受前期手術和化療後,加上“轉移”帶來的打擊,身體比較虛弱。此時做術前化療,可選擇效果相當,但不良反應明顯小於傳統化療藥物的新化療藥。例如卡培他濱(希羅達),它是一種可口服的新型化療藥,是腸癌化療常用藥5-氟尿嘧啶的衍生物。由於它本身沒有毒性,只有被腫瘤組織內的某個物質“激活”後纔有毒性,故比起它的“前輩”5-氟尿嘧啶,它對腫瘤以外的組織器官的損傷小了許多,一般病人都能承受。這就既爲接下來的肝轉移竈手術切除創造了條件,又提供了“身體的本錢”。病人化療後再接受轉移竈切除,仍可獲得近30%的生存率。

有時候,在經過有效的術前化療後,病人和家屬覺得既然化療有益,就該繼續化療,不想再進行手術“折騰”。事實上,轉移竈的存在始終是個定時炸彈,只要化療後有了切除機會,還是儘量立即切除。

甚至轉移竈切除後一段時間再次發生的肝轉移,如果條件許可,也還是可以爭取手術切除。#p#副標題#e#

術前檢查,不做無效手術

肝轉移竈是危險的,要想辦法清除它。不過,在臨牀上,醫生常碰到一些病人,手術確實將腫瘤的原發竈和肝的轉移竈給切了,但病人的生存質量並沒有因此得到改善;或者有時候決定手術了,開腹後卻發現情況並不適合。這樣的手術,醫生稱之爲“無效手術”。

可見,並不是所有肝轉移的腸癌病人都能從手術中獲益的,醫生必須進行嚴密的分析,才能決定是否手術。而這一般需要藉助進一步的影像學檢查。原先術前病人都會接受腹部CT檢查,去年,在代表腫瘤治療先進水平的美國臨牀腫瘤學會會議上,專家們建議,在進行肝轉移竈手術前,在CT檢查基礎上加用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進行術前評價,從而選擇出真正能從手術中獲益的病人,避免一些無效的手術,也免得病人承受更多的痛苦和經濟負擔。

當然,這個權衡過程很專業,作爲病人和家屬,可和醫生充分交流,也可尋找“第二方意見”,即在自己的主治醫生之外,聽取另外一位專家的意見。目前,有些醫院對腸癌肝轉移病人,存在內、外科各自爲政,診療方式相對混亂的問題,使得病人有時錯過了最好的治療方法。多聽取另一方意見,也是國外醫生所提倡的做法,畢竟專科醫生對自己的專業有更深刻的見解。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