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結腸黑變病36例內鏡檢查分析

結腸黑變病36例內鏡檢查分析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年來,隨着結腸鏡檢查技術的普及,陽性檢查率明顯提高。我院2003-01/ 2009-01 內鏡診斷結腸黑變病36 例,現分析如下。

結腸黑變病36例內鏡檢查分析

1  臨牀資料

1. 1  一般資料 本組男14 例,女22 例,年齡26~75(平均54) 歲。就診時症狀:便祕26 例,病程6 個月~30 a ;便祕與腹瀉交替4 例,病程8 個月~10 a ;腹痛、腹脹、血便6 例,病程3 個月~6 a 。

1. 2  服藥情況 本組患者服用瀉藥者32 例,服藥種類:果導5 例,番瀉葉8 例,麻仁丸9 例,大黃類10 例,蘆薈類5 例。服藥時間:30 a 以上6 例,20 a 以上15例,10 a 以上6 例,5 a 以上3 例,2 a 以上2 例。

1. 3  內鏡檢查 應用日本富士能電子結腸鏡,常規結腸鏡術前準備,採用雙人操作法,將結腸鏡插至回盲部,退鏡檢查結腸黏膜色素沉着的程度和範圍。

2  結果

結腸黑變病的內鏡下特徵:病變結腸黏膜光滑、完整、彈性差,色澤改變程度從淺褐色、棕黑色到黑褐色不等,色素可呈顆粒狀,間以白色紋呈虎皮樣,血管網模糊不清或消失。依據黏膜色素沉着的淺、深情況不同,病變可分3 度: Ⅰ度爲淺褐色,斑片狀,多發生在某段腸黏膜上; Ⅱ度爲暗黑褐色,多見於大部分結腸色素沉着; Ⅲ度爲深褐色,見於全結腸。

3  討論

3. 1  結腸黑變病與服用瀉藥及便祕有關 本病主要與慢性便祕及長期服用瀉藥如大黃、番瀉葉、蘆薈等有關。本組有32 例服用瀉藥,本組另有4 例無服用瀉藥病史,仍有發生黑變病,其中2 例爲結腸癌術後,可能與糞便中化療藥物刺激腸黏膜,導致腸黏膜細胞凋亡有關,另有2 例原因不詳。

3. 2  結腸黑變病與服用瀉藥劑量和時間有關 許多學者認爲,本病與口服瀉藥劑量、時間呈正相關的關係 。如口服瀉藥的劑量越大,時間越長,結腸黑變病程度越重。大黃、蘆薈、番瀉葉、果導等瀉藥中分別含有番瀉苷或大黃酸,屬於蒽醌類,服用不同的藥,結腸黑變病發展先後時間不同,可能與不同的藥物中蒽醌類物質含量多少有關。

3. 3  結腸黑變病與年齡及性別關係 本組結腸黑變病與年齡有關,60 歲以上佔47 %(17/ 36) ,40~60 歲佔30 %(12/ 36) ,40 歲以下佔25 %(9/ 36) ,呈年齡增加發病率升高。女性佔60 %(22/ 36) ,明顯多於男性。

3. 4  結腸黑變病常與結腸癌、腺瘤及息肉伴發 國外研究發現黑變病中,大腸腺瘤發生率顯著高於無黑變病者 ,瀉藥中某些活性成分,在體外實驗中具有潛在的基因毒性和致癌力,黑變病患者仍伴發息肉和癌症,可能與瀉藥和色素沉着損害腸黏膜有關。

3. 5  結腸黑變病預後好 停藥4~12 個月後色素沉着可消失,本組中16 例停用瀉藥對不同病因治療,黑變病有不同程度的好轉,爲了減少或避免黑變病的發生,可通過良好的生活習慣,改善便祕及停用蒽醌類瀉藥,必要時換用膨鬆劑,油性的緩瀉劑,滲透性通便劑或腸道促動力藥,促排便,調整腸道菌羣達到減輕或治癒結腸黑變病。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