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多大做手術較好

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多大做手術較好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統計資料顯示: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約爲0.7%左右,對先天性心臟病,結合病史、症狀、體徵及一些必要的輔助檢查,如X線胸片、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心導管、心血管造影等,一般都可作出準確的診斷,判斷是哪一種類型的先天性心臟病。

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多大做手術較好

未經治療的先天性心臟病嬰兒1歲內死亡的約佔60%,要降低死亡率,早期的診斷和有效的治療很重要。因此,小孩患了先天性心臟病,應該怎樣治療?如果要作手術,應在什麼時候比較好?目前常用的治療先天性心臟病的方法包括服用藥物、介入性導管、手術等,根據病變類型、病情、年齡等因素,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這類患兒如果沒有嚴重的並存疾病或嚴重的手術併發症,治療後可以獲得與正常人相同的生活質量。

室間隔缺損:如果缺損小、患兒年齡小(如1歲以內)以及缺損位於某些特殊的部位,有自然閉合的可能。如缺損大、合併充血性心力衰竭、體格發育不良並有反覆發生肺部感染病史的患兒,應考慮及時進行手術治療。

房間隔缺損:如果沒有併發症,臨牀可無症狀,常在體檢時發現心臟雜音而就診。此類缺損很少自然閉合。手術年齡以4~5歲爲佳;對於缺損大、反覆肺部感染及有肺動脈高壓、心衰的患兒,應不受年齡限制而儘早手術。部分病人如果缺損位置、大小適合、導管介入治療應爲首選,可免除手術可能帶來的不良後果。

動脈導管未閉:在我國發生率較高,如果導管較細,臨牀多無症狀。在新生兒期發現本病,可服用藥物如消炎痛進行治療,如治療無效,相當一部分患兒可採用導管堵閉術的方法治療。對於有明顯症狀,如出現呼吸急促、多汗、餵養困難、體重不增、肺動脈高壓、心力衰竭表現的未滿3個月嬰兒,因未閉的動脈導管較粗而造成臨牀症狀危重,應立即手術治療;無症狀者可擇期手術,年齡在3歲左右爲佳。

此外,還有一些相對較少見而病情較爲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多數要通過手術治療。

完全型心內膜墊缺損(房室間隔缺損): 均應在1歲以內手術;

部分型心內膜墊缺損:由於臨牀症狀很輕,可根據病情擇期手術,手術最佳年齡3~5歲。

複雜型先天性心臟病:以法洛氏四聯症發病率最高,約25%死於1歲之內,約70%的患兒需要在1歲以內手術治療,早期矯治手術有利於患兒的整體發育,尤其對於缺氧紫紺嚴重的患兒,應早期手術而不考慮年齡。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