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性生活與前列腺癌有關嗎

性生活與前列腺癌有關嗎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前列腺癌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每年有近百萬人被診斷爲前列腺癌患者,是男性中第二常見的癌症。雖然前列腺癌的高發區主要在西方發達國家,但是近些年來,在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前列腺癌的發病率也有逐年上升之勢。爲了弄清它的發病因素與風險因子,科學家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可是,前列腺癌的病因也像大多數癌症一樣複雜多樣,涵蓋了先天的遺傳因素與後天環境因素,難以釐清。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中心的官方網頁上,一共列出了十一條“可能的”風險因素,除去年齡、家庭史等少數項目以外,其他諸如飲食、鍛鍊、吸菸、肥胖之類的風險因素無不被標上“尚需進一步研究”的標籤。

性生活與前列腺癌有關嗎

在所有可能的風險因素中,有一項受到了科學家們的長期關注:男性性行爲。對於一種發生在生殖器官上的癌症,科學家們性生活上入手進行研究,顯然是合情合理。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有人提出假說:不同種族中前列腺癌發病率的不同,也許與不同文化裏男性性行爲不同有關。從七十年代開始,不少流行病學家在人羣中進行調研,他們中的一些人,似乎確實發現了蛛絲馬跡:在填寫調查問卷的時候,與未得前列腺癌的人相比,患上前列腺癌的病人更經常回答自己有更多性伴侶、或者性生活更爲頻繁、或者曾有性病史。這一結果,首先由加拿大的一項小型調查報道出來,數年後,在美國加州進行一項研究也發現了相似的現象。

那麼,是否性生活頻繁就一定與前列腺癌風險增加相關呢?不!根據兩三篇、甚至六七篇文章就要做出這樣的結論,顯然爲時過早。正如後來許多流行病學者在綜述文章中指出的那樣,這些早期研究有着致命的方法侷限:首先是取樣數量太小,其次它們幾乎全部是回顧式研究(retrospective study),要求研究對象回憶在過去的某個階段性生活的情況,導致所得結果不太可靠,最後許多研究都沒有把其他相關因素考慮進去。果然,在後期研究中,五花八門的調查結果相繼出現,一些研究能夠證實早期發現,有的卻不能。

面對這些充滿爭議的文章,研究者們祭起了法寶:整合分析(或綜合分析,meta-analysis)。這是一種非常有用的研究方法,它利用特殊的統計手段,把各個不同的研究結果綜合在一起加以分析,其結果往往比單獨一篇或數篇文章的結果更爲可靠。2002年,美國愛荷華大學的學者Leslie Dennis和Deborah Dawson在《流行病學》(Epidemiology)雜誌上發表了整合分析的研究結果。他們的分析顯示,性伴侶數量與前列腺癌無關,性生活頻率高也許和前列腺癌風險有一點關係,但是由於過去的研究差異太大,從而無法得出清晰結論。其他類似的整合分析或系統綜述(systematic review,另一種綜合不同研究結果的分析行文方法)也得出了相似的結論:性生活頻率、性伴侶數量、第一次性生活的年齡、婚外性伴侶個數等性生活“指標”與前列腺癌風險沒有確定性的關係。

然而,有不少學者依然認爲性生活與前列腺之間的關係也許並非虛妄,雖然各條線索在互相矛盾的研究中時沉時浮,並不明晰,但也許它們暗示着某些重要的機理,值得進一步研究。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