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藥品 > 火麻仁

火麻仁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火麻仁

別名:大麻仁、火麻、線麻子。

火麻仁

性味:甘,平。

歸經:歸脾、胃、大腸經。

入藥部位:本品爲桑科植物大麻的乾燥成熟果實。

形態特徵:本品呈卵圓形,長4~5。5mm,直徑2。5~4mm。表面灰綠色或灰黃色,有微細的白色或棕色網紋,兩邊有棱,頂端略尖,基部有1圓形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破碎。種皮綠色,子葉2,乳白色,富油性。氣微,味淡。

火麻仁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錢;或入丸、散。

外用:搗敷或榨油塗。

炮製:火麻仁:除去雜質及果皮。

炒火麻仁:取淨火麻仁,照清炒法(附錄Ⅱ D)炒至微黃色、有香氣。

火麻仁的功效作用

功效:潤腸通便。

主治:治腸燥便祕,消渴,熱淋,風痹,痢疾。月經不調,疥瘡,癬癩。作用:

火麻仁的毒性

誤食一定數量之火麻仁(炒熟者),可發生中毒。

據報道,大多在食火麻仁後1~2小時內發病,最長12小時,中毒程度之輕重與進食量的多少成正比。臨牀症狀表現爲噁心,嘔吐、腹瀉、四肢發麻、煩躁不安、精神錯亂、手舞足蹈、脈搏增速、瞳孔散大、昏睡以致昏迷。解救方法:經洗胃、補液及一般對症治療,均在1~2天內症狀先後消失而愈,無1例死亡。

火麻仁的禁忌

①《本草經集註》:“畏牡蠣、白薇,惡茯苓。”

②《食性本草》:“多食損血脈,滑精氣,婦人多食髮帶疾。”

③《本草從新》:“腸滑者尤忌。”

火麻仁的附方

①治傷寒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硬,其脾爲約:麻於仁二升,芍藥半斤,枳實半斤(炙),大黃一斤(去皮),厚朴一尺(炙,去皮),杏仁一升(去皮,炙、熬,別作脂)。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爲度。(《傷寒淪》麻子仁丸)

②治大便不通:研麻子,以米雜爲粥食之。(《肘後方》)

③治虛勞,下焦虛熱,骨節煩疼,肌肉急,小便不利,大便數少,吸吸口燥少氣:大麻仁五合,研,水二升,煮去半分,服。(《外臺》)

④治產後鬱冒多汗,便祕:紫蘇子、大麻仁各半合,淨洗,研極細,用水再研,取汁一盞,分二次煮粥喂之。此粥不惟產後可服,大抵老人、諸虛人風祕,皆得力。(《本事方》麻子蘇子粥)

⑤治大渴,日食數鬥,小便赤澀者:麻子一升,水三升,煮三、四沸,取汁飲之。(《肘後方》)

③治五淋,小便赤少,莖中疼痛:冬麻子一升,杵研,濾取汁二升,和米三合,煮粥,着蔥、椒及熟煮,空心服之。(《食醫心鏡》)

⑦治腳氣腫渴:大麻子熬令香,和水研,取-大升,別以三大升水煮一大升赤小豆,取一升汁,即納麻汁,更煎三、五拂,渴即飲之,冷熱任取,飢時啖豆亦佳。(《外臺》)

⑧治風水腹大,臍腰重痛,不可轉動:冬麻子半升,碎,水研濾取汁,米二合,以麻子汁煮作稀粥,着蔥、椒、姜、豉,空心食之。(《食醫心鏡》)

⑨治骨髓風毒疼痛,不可運動者:大麻仁水中浸取沉者一大升,漉出曝幹,炒,待香熱,即入木臼搗極細如白粉,平分爲十帖。每用一帖,取無灰酒一大瓷湯碗研麻粉,旋濾取白酒,直令麻粉盡,餘殼即去之,都合酒一處,煎取一半,待冷熱得所,空腹頓服,日服一帖。(《篋中方》大麻仁酒)

⑩治白痢:麻子汁,煮取綠豆,空腹飽服。(孟詵《必效方》)

⑾治小兒赤白痢,體弱不堪,困重者:麻子一合,炒令香熟,末服一錢匕,蜜、漿水和服。(《子母祕錄》)

⑿治婦人月水不利,或至兩三月、半年、一年不通者:桃仁二升,麻孑仁二升,合搗,酒一斗,漬一宿,服一升,日三夜一。(《肘後方》)

⒀治產後血不去:麻子五升,搗,以酒一斗漬一宿,明旦去滓,溫服一升,先食服,不瘥,夜服一升。忌房事一月,將養如初產法。(《千金方》麻子酒)

⒁治妊娠損動後腹痛:冬麻子一升,杵碎熬,以水二斗,煮取汁,熱沸,分爲三、四服。(《食醫心鏡》)

⒂治寸白由:吳茱萸細根一把(熟搗),大麻子三升(熬,搗末)。上二味,以水三升和搦取汁,旦頓服之,至巳時,與好食令飽,須臾蟲出,不瘥,明且更合服之,不瘥,三日服。(《千金方》)

⒃治嘔逆:麻仁三合,熬,搗,以水研取汁,着少鹽吃。(《近效方》)

⒄治小兒頭面瘡疥:麻子五升末之,以水和絞取汁,與蜜和敷之。(《千金方》)

⒅治小兒疳瘡:搗麻子敷之,日六、七度。(《子母祕錄》)

⒆治金瘡腹中瘀血:大麻子三升,大蔥白二十枚。各搗令熟,著九升水,煮取一升半,頓服之。若血出不盡,腹中有膿血,更合服,當吐膿血耳。(二物湯)

⒇治瘭疽着手足肩背,忽發累累如赤豆,剝之汁出者:麻子熬作末,摩上良。

(21)治赤流腫丹毒:搗大麻子水和敷之。(⒆方以下出《千金方》)

(22)治湯火傷:火麻仁、黃柏、黃梔子,共研末,調豬脂塗。(《四川中藥志》)

(23)治聘耳,膿水不止:麻子一合,花臙脂一分。都研爲末,滿耳塞藥,以綿輕擁。(《聖惠方》)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