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多動症兒長大後易患抑鬱或產生自殺傾向

多動症兒長大後易患抑鬱或產生自殺傾向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近日,美國《科學日報》報道,美國芝加哥大學和匹茲堡大學發起的一項研究表明,4至6歲時患多動症的孩子在青春期患抑鬱和長大後出現自殺傾向的可能性要高於那些早年沒有患多動症的同齡人。這項研究對123名4至6歲的多動症兒童進行了長達14年的跟蹤研究。此外該研究還表明:幼兒時期發生的多動症不容忽視,它不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消失。因此研究專家建議:多動症兒童的家長應該密切關注小孩的行爲及其產生的影響,並及時尋找治療方法以防止出現長期問題。

多動症兒長大後易患抑鬱或產生自殺傾向

對於兒童多動症的治療,專家強調綜合治療,包括藥物療法和行爲療法、教育療法等。

關於兒童多動症的藥物療法,我國在經過近20年多年來有意義的探索之後,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尤其是中醫療法的研究,目前已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其中精苓口服液的臨牀治療以見效快、療程短、對患兒身體無任何毒副作用的優勢受到醫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目前該口服液是遼寧中醫藥大學及其附屬醫院幾十年臨牀驗方,屬中醫製劑,是大連金港藥業聯合開發3年後由藥品主管部門批准生產的高科技產品。經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西安醫科大學附屬一院、河北醫學院附屬二院、山西醫學院、山西省兒童醫院、河北省兒童醫院、大連市保健院等全國11家協作單位進行Ⅲ期臨牀研究結果證明,本品對兒童多動症、兒童智力低下、兒童孤獨症等有明確療效,經過一個療程的(4個月)治療,對兒童多動症的治癒率可高達96%以上。

對於藥物干預,專家強調:藥物治療非常重要,是基礎治療。否則會使綜合療效大打折扣。藥物治療與其他療法等均不可偏廢,二者應該在不同層面同時協作,但首先不能本末倒置,以免延誤治療,而正確的藥物治療可以讓綜合治療的效果來得更好、更快。

藥物療法之外的其他療法,包括心理療法、教育療法、行爲療法和飲食療法。心理療法,要求醫生和家長共同幫助多動症患兒樹立信心,鼓勵指導,疏通感情。尤其是父母既不遷就,也不打罵,治癒多動症是大有希望的;教育療法,通過教育手段,增加患兒注意力,提高課堂學習能力。提倡醫生、教師、家長結合,多溝通情況;提倡體育活動、正常遊戲;以鼓勵爲主,管教結合,循序漸進;行爲療法,要求建立正常行爲,逐步鞏固其效果。例如當患兒學習用心時,給予表揚或獎勵;表現不良行爲時,給以批評乃至懲罰,這樣使不良行爲逐漸淡漠至消失,逐步收效;最後還要在飲食上多加註意。多給孩子含鈣與鋅豐富的食物,不吃含有鋁和鉛的調味添加劑零食。

由於每個多動症患兒的年齡、個性、病期、輕重程度及周圍環境的不同,導致小兒多動症的療程也各不相同。一般來講嚴格按照如上治療進行原則,在經過相應的療程之後,都會有顯著的療效。如果在10歲之前進行干預,治癒是完全有可能的。

“多動症”最爲常見和突出的症狀是注意力集中困難,因此國際上稱之爲“注意力缺陷症”,它包括:“注意缺陷伴多動”及“注意缺陷不伴多動”兩種。有的兒童即使“不多動”卻也是此病,屬於後者(多見於女孩)。可見,“多動症”兒童並不一定都存在活動過多的現象,最主要的表現是注意力渙散。如果一個人無法集中注意力,何談做事,與成事更是相去甚遠。菲爾普斯也曾表示:自己成功的原因是沒人比自己更努力,專注是前提。並且,多動症患兒是否比正常兒童的活動性更強目前仍沒有確切的結論。所以,患兒家長看到一些名人曾患有多動症的經歷就貿然給孩子停止一切治療的做法是沒有任何依據的,強迫孩子從事體育運動也是非常不可取的。

對於多動症患兒,不但要治,而且治療一定要及時。否則將來孩子的整個人生會變“很特殊”,不僅自己痛苦,家人也跟着牽連受累。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