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超級細菌"傳染走老路難治易防不必恐慌

"超級細菌"傳染走老路難治易防不必恐慌

來源:美型男    閱讀: 2.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首例感染者曾在印度就診治療

"超級細菌"傳染走老路難治易防不必恐慌

9月6日,在獨協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院長北島敏光主持的記者會上,該院正式對外宣佈,他們曾收治了一名感染了超級細菌的患者。日本厚生勞動省介紹,獨協醫大附屬醫院是在接到了相關通知,覈查以往病例時,發現了這個懷疑感染了超級細菌的醫療案例,並於9月初向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進行了報告。

據報道,去年4月,位於日本櫪木縣的獨協醫大附屬醫院收治了一名50多歲的日本男性患者。這名患者因其他病情住院,5月中旬曾出現了發燒38℃等症狀,醫院在對患者進行血液檢查時,查出了幾乎對所有抗生藥物都有耐藥性的大腸菌。後來,這名患者自然痊癒,並於去年10月出院。

北島敏光院長介紹,該院在去年發現這一病情時,曾向當地保健所做過彙報。今年,在收到日本厚生勞動省要求關注NDM-1細菌的通知後,想到去年的病例與此細菌的情況比較吻合。於是,在有關方面的協助下,該院對保留的相關病菌樣本進行培養並做了基因檢驗。檢驗結果發現,所保留的病菌的基因特徵與NDM-1完全一致。目前,國立傳染病研究所將進行最終的檢驗。如果結果與此前一致,此病例將成爲日本的首個感染了超級細菌的病例。

回想起當時的情況,負責醫院內部感染問題的獨協醫大副教授菱沼昭稱,因從病人體內查出耐藥性細菌,所以院方對這名患者採取了隔離措施。加上醫院的各種預防措施到位,所幸沒有感染到其他病人或醫務人員。

至於這位患者是如何感染上這種細菌的,醫院方面未給出具體的答案。菱沼副教授表示,僅通過基因檢查很難確定這種細菌的感染途徑,但目前所瞭解到的情況與此前歐洲一些國家發現的感染途徑一樣,這名日本患者也曾前往印度,並在印度醫院就診,接受過治療。由於此種細菌的發源地爲南亞地區,所以院方懷疑病菌是從印度帶回來的。菱沼副教授呼籲,如果有人從印度回國後出現發燒症狀,應該及時接受治療。#p#副標題#e#

“自產”耐藥菌殺傷力驚人

就在日本媒體聚焦首例超級細菌感染病例之際,東京都帝京大學醫學系附屬醫院因內部感染耐藥細菌導致多名患者死亡的消息再度震撼了日本上下。人們開始密切關注日本的衛生醫療問題,擔心相關細菌的擴散會造成社會恐慌。

日前,帝京大學醫學系附屬醫院對外表示,該院因多重耐藥性不動桿菌、多重耐藥綠膿桿菌(MDRP)等導致醫院發生內部感染,目前已感染了46名患者(後增加到53人),造成31人死亡。此後,東京世田谷區的有鄰醫院也發生了類似病例,共有8名患者感染了多重耐藥綠膿桿菌,在已經死亡的4名患者中可能有2人的死因是由於感染了這種病菌。

多重耐藥性不動桿菌感染在日本並非首次發生。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日本福岡大學附屬醫院發生26人感染病例,經查是由來自韓國的轉院患者帶入。此後,日本千葉縣和愛知縣的醫院也檢出過這類病菌,系由在美國等地接受了外傷手術治療的外來患者所攜帶。但是,此次帝京大學醫學系附屬醫院和有鄰醫院的病例中,並沒有發現相關患者與海外治療等因素有任何關係。

對於帝京大學醫學系附屬醫院等的內部感染問題,日本醫學界認爲這是沒有海外治療等背景的日本首例自產病菌,並擔心這種多重耐藥性不動桿菌的傳播會進一步擴大,甚至向其他細菌轉移。

日本化學療法學會去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日本全國有6成的醫療機構曾檢查出過多重耐藥綠膿桿菌,其中近半數醫療機構出現過尿道感染、肺炎和敗血症等患者。日本昭和大學教授、臨牀感染學專家二木芳人認爲,對於治療多重耐藥綠膿桿菌的有效藥在日本國內未獲認可,目前日本國內部分醫生用個人名義進口相關藥物。政府儘早批准相關藥物的臨牀應用,將有助於解決這一問題。#p#副標題#e#

難治易防 不必過度恐慌

多重耐藥不動桿菌在日本各地醫院肆虐,以及帶有NDM-1基因的多重耐藥大腸菌登陸日本,引起日本醫學界的高度警惕,專家紛紛呼籲採取相應措施,嚴防相關病菌感染在日本爆發。

據介紹,日本一些醫院近期發現的多重耐藥性不動桿菌原本是生存於土壤和河流中的細菌,這種細菌雖然病原性弱,但抗乾燥性強,一般能存活數週之久,一些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感染這種病菌後容易出現敗血症等病症。與多重耐藥性不動桿菌相比,帶有NDM-1基因的大腸菌更易感染沙門氏菌等病原性強的其他腸內細菌,引發流行傳染病。感染這種細菌後,健康的人也可能會引發尿道感染和肺炎等病症。

日本國立感染病研究所細菌研究第二部部長荒川宜親認爲,每個人體內都有大腸桿菌,沒必要對超級細菌的出現感到過分恐慌。即使是感染了超級細菌,除了抗生素藥物外還有其他的治療方法。只要治療得當就不會出現問題。順天堂大學細菌學教授平鬆啓一則認爲,多重耐藥性不動桿菌的院內感染問題只要加強管理就可防治,而大腸菌等細菌的病原性強,極有可能會在健康人羣中傳播開來,問題是對於這種每個人都攜帶的細菌尚沒有有效的抗菌藥物。東邦大學助教石井良和表示,NDM-1基因因細菌相互接觸而發生轉移,如在同一人體中的沙門氏菌等感染了這種抗藥性基因的話就會非常麻煩。

大多數專家們強調,這次出現的超級細菌雖然難以治療,但比較容易防控。個人應多洗手,注意飲食衛生,因爲超級細菌仍然是走“病從口入”的老路。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