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疫情爆發期 要怎麼緩解恐懼

疫情爆發期 要怎麼緩解恐懼

來源:美型男    閱讀: 9.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這個春節,全國31個省(區、市)都報告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與此同時,受疫情防控措施影響,疫區相關人羣、易感人羣、普通公衆,足不出戶,在家中度過特殊的“封閉式春節”,通過新媒體密切關注疫情發展。

疫情爆發期 要怎麼緩解恐懼

在此階段,一些因疫情演變和自身隔離狀態造成的“次生”心理問題開始出現,比如各種謠言在微信羣和微博中時有傳播;有人刷手機停不下來,刷多了又發覺“喪到無力、看不下去”;有人每天多次量體溫,偶爾發現數字略有變化就失聲痛哭……

在疾病暴發的特殊時期,爲何容易傳遞恐慌和焦慮情緒?公衆該如何調節心理狀態?中國心理學會專家徐凱文博士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專訪,給出解讀和建議。

保持適度焦慮

“當人們意識到災難和危險來臨的時候,通常都會出現恐慌等負性情緒,一般主要包括恐懼和焦慮。害怕危及自己或親人的安全,乃至危及生命。”

徐凱文說,出現災難性事件後,人們出現恐慌、焦慮的情緒是很常見的,屬於“人遇到不正常事件之後的正常反應”,本能都會產生一些恐慌的反應,然後這些反應、情緒也在推動我們去採取行動,緩解情緒並試圖解除危險。

“人面臨應激壓力危機的時候,通常會產生兩類行爲。就是fighting or fright。”fighting是指戰鬥,去直面和解決問題;fright則意味着迴避和逃離,忽視或逃離危險。

徐凱文指出,這兩種行爲本身都有其合理性和生存意義。“當我們遇到困難時,面對它,解決它,是積極的行爲反應。但是如果敵人過於強大,危險過於強大,目前情況不明,個人能力又比較弱小,迴避、隔離和逃跑也是人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

“此次疫情,我覺得在國家、政府層面積極面對的同時,從個人層面角度來說,民衆保持和危險的距離,注意自我防護、迴避負面的情緒和信息,這本身是有益的。”

徐凱文覺得,最恰當的方式就是保持“適度的焦慮”:既不完全迴避忽視現實的危險,無所作爲;但同時又不會過度驚慌,作出錯誤的決策。保持適當的焦慮,就能夠積極地採取行動解決問題,

而且,在不同類型的危險中,應對策略也是有區別的,例如在傳染性疾病暴發的時候,普通民衆就不適合去一線“戰鬥”。徐凱文指出,在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的春節,普通民衆都選擇待在家裏,不參加人羣聚集的活動,不把自己暴露在可能危險的環境中,減少人與人之間不必要的接觸,隔斷傳染源、傳播途徑。同時在心理層面,關注科學權威有事實依據的信息,不去看來源不明、片面武斷、一味傳播恐慌的信息,來避免自己心理受到損害,就是很好的應對方式。

警惕次生災害

在大多數普通民衆接受“自我隔離”,用網絡關注疫情的階段,我們也看到一些充斥着較大負面情緒的信息在肆意傳播。比如,散佈醫院不作爲的謠言,指責一線報道的記者“添亂”,甚至痛罵武漢人……

“有一種心理上的‘易感人羣’——容易焦慮、恐慌的人,反應可能會更強烈一點。同樣一個威脅,不同人的心理感受和解讀是不一樣的。如果一些人出現了比較強烈的心理反應,甚至於到了病理性質程度,他們可能需要得到精神科醫生和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徐凱文分析,恐慌,是因爲缺乏安全感,缺乏可控感。嚴重的恐慌通常以“指向內”或者“指向外”的方式表現出來。“指向內的話,人可能會抑鬱;指向外的話,就變成了攻擊他人的行爲”。

“因爲有了這種病毒的潛在危險,人產生的嚴重恐慌,我們把它稱之爲次生災害。”心理學專家解讀,次生災害主要包括生理、心理和社會層面。生理損害就是表現爲易患疾病,心理損害表現爲壓力傳遞,社會損害表現爲謠言四起。

徐凱文表示,一些人會進行“壓力傳遞”,把目前的局面隨便歸因到個人、媒體、政府上,發泄不滿。“越是在‘大敵當前’的情況下,我們越是要齊心協力,現在的重點是控制住疫情,解決困難,控制住以後再進行反思。”

而謠言,則是次生災害的社會損害典型表現形式。“當災難和危險發生,情況不明,危險尚未解除時,因爲人們希望獲得可控感,對危險信息更加敏感,因此對信息需求變大,也爲謠言的滋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專家總結, 謠言往往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徵:發生在危險和動盪時期,傳播迅速、傳遞恐慌,有一定的真實背景。

徐凱文指出,從人的心理特點來分析,相較於“好消息”,人們本能地會對所謂的“壞消息”“危險信息”更敏感,而現在新媒體手段的便捷,又加速了這種情緒的傳播。阻止謠言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信息發佈平臺更有社會公信力,爲大衆提供公正、透明、準確、科學的信息。

徐凱文以“戴口罩”舉例,之前可能很多人看到一個人戴口罩,就會揣測對方是不是得病了,會對這個行爲產生“污名化歧視”;而這次疫情發生時,積極倡導全民戴口罩,大家配合度明顯提升。這個外顯的舉措,是最簡單有效的防控措施,同時也平復了恐慌情緒。

“我認爲,人們恐慌的情緒應該漸漸會出現轉折點,平息下去——這也需要全社會大力宣傳,勸誡大家去關注科學的、正確的信息。”

加強心理疏導

這場對抗疾疫的戰鬥,或將維持相當長一段時間。徐凱文表示,接下來個人和社會還需要付出諸多努力,採取有效措施,應對可能暴發的恐慌。“科學、有力、有序的行動,是恢復可控感和安全感,從而應對恐慌最有效的措施。我們需要從我做起,衆志成城,開始行動”。

信息發佈和接受方面,政府要成爲具有權威性信息的主要來源,實時發佈,全程透明可信;普通百姓,只關注權威科學信息;媒體避免傳播迎合羣體“恐慌情緒”的信息。

“心理學上有個重要的概念叫替代創傷——意爲我沒有親身經歷,但是因爲我看到了別人經歷的痛苦,我也會感到類似痛苦。在這種情況下,恰當的方式是,不突出那些易讓人產生抑鬱情緒的信息,而要更加凸顯客觀、科學的信息;民衆不看斷章取義、來源不明的隻言片語。”

隨着國家宣佈春節假期的延長,這兩天,關於“宅”的各種段子出現,似乎呈現樂觀與恐慌並存的狀態。徐凱文強調,圍繞“宅”的心理動態,將是接下來很重要的一個議題。在封閉空間待久了,缺乏線下人際社交和社會活動,一些人可能會出現新的情緒和心理問題。

徐凱文建議,普通民衆要重視激活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即多和家人、朋友進行溝通,特別是線上溝通;在家“閉關”期間,努力讓精神生活充實起來,通過閱讀、在線看電影等給大腦“充電”。

“良好的心理狀態是決定一個人免疫能力的重要方面,親友和社會組織要對在隔離區的患者、疑似被感染者和自我隔離者,儘量給予遠程充分的精神支持”。這種溫暖本身,也是抗擊病毒的良藥。

國家衛健委日前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干預指導原則》,爲各地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關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導。徐凱文認爲這是特別有必要的,政府和各級心理機構要提供遠程(電話、網絡等)心理疏導服務,“讓恐慌、孤獨等情緒有出口”;而網絡內容供應商,媒體若能多多提供豐富的精神娛樂產品,在當前階段,也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