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解讀:哪些不良生活方式易致癌

解讀:哪些不良生活方式易致癌

來源:美型男    閱讀: 1.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今,癌症不再是個陌生的字眼。很多家庭被它拆散,幸福生活因它終止,甚至生命也被它畫上了句號。但是你知道嗎,也許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不經意,給了癌症可乘之機。

解讀:哪些不良生活方式易致癌

胰腺癌

郝繼輝(天津腫瘤醫院副院長、胰腺腫瘤科主任醫師)

惡中之惡 癌中之癌

過去,胰腺癌離我們的生活比較遠,僅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高發。但近年來,我國胰腺癌發病率不斷攀升,特別是很多年輕人患病。

目前該病的患病人羣還算不上巨大,卻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因而常被稱爲“惡中之惡,癌中之癌”。

據統計,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不足4%,是所有癌症中最低的。這是因爲胰腺位於胃的後部,是腹膜後位器官,早期很難被發現。加之該病發病症狀隱匿,且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因此多數患者在確診時已是晚期,錯失了最佳治療時期。即使有部分患者能夠早期發現,結果也不樂觀。臨牀中,約30%的早期患者還可以手術治療,但愈後也不甚理想。

胰腺癌的致病因素非常複雜,目前唯一確定的就是吸菸。經常吸菸的人羣患胰腺癌的機率是普通人羣的1.5到2倍,而且吸菸的時間、數量與發病機率成正比。糖尿病患者也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羣,如果50歲以上糖尿病患者,通過內科治療仍然無法控制血糖,那麼就應提高警惕。慢性胰腺炎患者可能會出現病變,導致胰腺癌的發生。

飲食與環境因素也會誘發胰腺癌。長期食用高脂、高熱量、高蛋白、低纖維素食物,都可能致病。而接觸重金屬、化學物質、空氣污染物等有毒物質,也是胰腺癌的潛在影響因素,隨着時間的積累,會增加胰腺癌發病的機率。

雖然胰腺癌的治療效果不理想,但並不是患病後就要放棄。腹痛、消瘦、黃疸是胰腺癌的三大主要症狀,如果出現其中某個症狀,一定要儘快就醫,明確診斷後進行規範治療。胰腺腫瘤的治療強調多學科的綜合治療,要結合手術、放療、化療、生物治療以及輔助性治療等多種手段,才能達到根治的目的。日常生活中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食品,多吃高纖維素、高VC食物,同時保持良好的心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避免肥胖。

結直腸癌

柳建中(天津腫瘤醫院結直腸腫瘤科主任)

吃得太好 運動太少

結直腸癌是常見惡性腫瘤,近幾年來,全球發病率都上升很快,每年超過100萬人患病。在我國,發病率可以說是增速迅猛,上升速度遠遠超過國際水平。

調查發現,經濟發展越快的地區,結直腸癌的發病率越高。究其原因,是由於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吃得太好、動得太少。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素飲食,都是增加結直腸癌發病的危險因素。而一些農村患者,往往又是因爲過多食用醃漬食品,導致結直腸癌的發生。此外,大量的菸酒,長期不按時進餐、熬夜、壓力等,都會導致胃腸道功能的紊亂,進而誘發結直腸癌。

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應多吃山芋、玉米、水果、新鮮蔬菜等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纖維的食物,這些食物在腸道停留時間短,利於腸道毒素的排除。儘量少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不吃有可能腐敗的水果、蔬菜及食物。同時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適當增加運動量,規律生活節奏,戒菸戒酒,控制體重。

一般來講,結直腸癌早期沒有什麼症狀,但有些患者可能出現大便習慣改變,如突然便祕或腹瀉等。便血也是結直腸癌的重要信號,但很多人因患有痔瘡,所以沒把便血當回事,殊不知,這種情況也應儘早就診,以免耽誤最佳治療時機。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很多人在體檢時,往往因爲害羞、尷尬或不適等原因,不願意做指檢。其實,結直腸癌中,70%是直腸癌,而直腸癌中的70%是可以通過肛門指診觸摸得到的。一般腸道10釐米以下,0.3釐米大小的腫瘤,都能夠通過指檢發現。

早期結直腸癌的治療效果比較理想,5年生存率超過80%,但晚期5年生存率只有不到50%。因此建議40歲以上人羣,每年應做一次大便潛血檢查和肛門指檢。有家族史、長過結腸腺瘤和息肉、結腸炎患者等人羣,應定期做纖維結腸鏡檢查。

胃 癌

樑寒(天津腫瘤醫院胃部腫瘤科主任)

舌尖隱患 病從口入

胃癌是常見的消化道腫瘤,當前全球每年約100萬人患病,我國就佔到一半。

在所有癌症中,胃癌與吃的關係最爲密切,可以說是“病從口入”。

生活中,最常見的壞習慣是吃醃製食品。醃菜、燻肉等醃製食品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和二級胺,在胃內適宜酸度或細菌的作用下,能合成亞硝胺類化合物,具有很強的致癌性,應儘量不吃或少吃。另外,加工類食品如肉乾、餅乾、蜜餞等,往往也含有大量亞硝酸鹽,不宜過多食用。

吃剩飯也是非常不好的習慣。許多人爲避免浪費,經常食用剩飯剩菜,然而,剩菜剩飯即使經過再加熱,也會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是導致胃癌的重要因素,應給予積極治療。特別是對於有症狀的患者,千萬不能任其發展。但是在我國,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人羣巨大,因此很容易反覆感染,加之抗生素類藥品又不能長期使用,因此治癒後的人羣要注意預防。分餐制是防止幽門螺旋桿菌傳播的有效方式,值得推廣。

另外,人們生活中常常會遇到發黴變質的食品。黴變是由污染黴菌所引起,黴菌中有些是產毒真菌,是很強的致癌物質,同時某些食物在產毒真菌作用下,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和二級胺,進入機體後,在一定條件下,胃又可合成亞硝胺類化合物而致癌。

公衆應該瞭解,如果能夠早期發現胃癌,治癒率是非常高的。但遺憾的是,我國八成以上患者在診斷時已是晚期,這與同樣胃癌高發的日本、韓國存在很大差距,日本、韓國約70%診斷是早期胃癌,因而5年生存率高達90%。可見,早期診斷是提高胃癌治癒的關鍵。因此,公衆如出現腹部不適,尤其是有胃潰瘍、息肉病史的人,有家族遺傳史的高危人羣,最好每年做一次胃鏡。

肝 癌

宋天強(天津腫瘤醫院肝膽腫瘤科主任)

最具中國特色的癌症

肝癌是最具有中國特色的癌症,全球55%肝癌都發生在中國。

由於乙肝病毒感染是導致肝癌的最主要原因,而我國是乙肝大國,13億人口中,有1億多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相當一部分患者,最終會轉變爲慢性肝炎、肝硬化,最後導致癌變。雖然肝癌是惡性程度最高的腫瘤之一,但是如果能早期發現,手術切除後,5年生存率能超過80%。

然而調查發現,很多乙肝病人對疾病認識不足、管理不夠,不但不堅持服用抗病毒藥,連定期體檢也不做,以至於發展成爲肝硬化、肝癌,才悔之晚矣。

還有些乙肝患者飲酒甚至酗酒。酒精對肝臟的損害本身就很大,因爲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最後代謝的終點就在肝臟,通過兩種酶的轉變以後,從肝臟代謝出去。肝臟功能有一定的負荷,如果喝的酒量超過肝臟能夠承擔的負荷,就會造成肝臟的負荷加重,產生肝硬化。而乙肝病人若再飲酒,就會產生疊加作用,對肝臟的損害可想而知。因此,乙肝以及其他病毒性肝炎的患者,一定要避免飲酒,尤其是不能在早晨飲酒。這是因爲肝臟經過一夜的消化代謝吸收之後,處於比較疲憊的狀態,這個時候飲酒最傷肝。

過去人們一直認爲,脂肪肝跟肝癌沒關係,但最近很多研究提出非酒精性脂肪肝也會發生癌變。所以如果不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患上脂肪肝,進而發展成爲非酒精性脂肪肝,就有可能轉化爲肝癌。而脂肪肝通常是由於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致,因此,這類人羣要改善生活習慣,通過少飲酒、少攝入脂類、增加運動等,多數脂肪肝都是可逆轉的。

此外,雖然我們是肝癌大國,但早期患者比例不超過20%,而我們的鄰國日本,肝癌的早期比例能夠佔到所有肝癌的50%以上。希望通過我們的不斷努力,加強健康教育,讓更多患者瞭解自身狀況,注意生活方式,從而防止肝癌發生。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閒談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