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保健養生 > 壓力山大要注意 遠離過勞死

壓力山大要注意 遠離過勞死

來源:美型男    閱讀: 6.4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新的一項“2012關愛職場白領、關注白領健康調查”顯示,2/3的受訪者認爲自己的身體狀況處於亞健康狀態,危害身體健康的主要因素中,工作壓力、環境污染和缺乏鍛鍊位列前三。

壓力山大要注意 遠離過勞死

中國內地上班族的壓力全球最大

這項調查由媒體和知名企業共同進行,選擇了北京、上海、廣州、成都、西安、長沙和瀋陽7個代表性的城市,調查對象是20歲到60歲之間、中等學歷以上、主要從事腦力勞動的辦公室白領,成功完成的樣本量是1000人,調查顯示,2/3的受訪者認爲自己的身體狀況處於亞健康狀態,危害身體健康的主要因素中,工作壓力、環境污染和缺乏鍛鍊位列前三。

另外一家世界知名調查機構則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內地上班族在過去一年內所承受的壓力,位列全球第一。

在全球80個國家和地區的1.6萬名職場人士中,認爲壓力高於去年的,中國內地佔75%,香港地區佔55%,分列第一和第四,都大大超出全球的平均值48%。其中,上海、北京分別以80%、67%排在這一調查結果城市排名的前列。

社會保障滯後

誘發各個階層“壓力山大”

中國白領的壓力到底來自於哪裏? 世界知名辦公方案提供商雷格斯調查顯示,“工作”、“個人經濟狀況”、“來自老闆的壓力”排在前三位。三者的背後無非就是個“錢”字。

有學者指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享受着500多年的歷史積累,其中原始積累長達300年,而我們的積累剛剛開始。別人300年的焦慮,我們要在30年內消化。膨脹的慾望帶來的是急劇增加的壓力。

在一些學者看來,當前中國,感到“壓力山大”的不僅是白領,焦慮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階層。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學院教師胡穎廉分析,人們壓力大的一個原因是來自物質保障方面。由於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總體滯後,人們對醫療、養老、住房和子女教育等問題缺乏穩定感,因此,努力將未來收益“折現”到當前實現,其代價就是透支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壓力也來自精神方面,當前社會存在一些不公平現象,貧富差距擴大,羣體性焦慮情緒嚴重,這加劇了急功近利、膚淺急躁的社會氛圍。”胡穎廉說。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夏學鑾認爲,中國人目前處於“生,生不起;死,死不起”的狀況,就連殯葬這樣本應屬於社會保障的項目,都變得唯利是圖,當社會應提供的醫療、養老、教育等福利保障不夠完善時,個人身上的擔子就顯得尤其沉重。

另外,夏學鑾認爲不同的教育觀也是導致中國人壓力格外大的一個原因,“西方人教育孩子從小要學會盡一份社會責任;而在東方,孩子從小就被要求好好學習,長大光宗耀祖。這導致很多人成年後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在這樣的環境中,壓力總是如影隨形。”

中國每年60萬人過勞死

一項內容爲“月薪多少會讓你在相應的城市生活不惶恐”的調查顯示,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需9000元左右,成都、大連等二線城市則在5000元上下浮動,住房、工作、婚姻成爲引發城市居民壓力的主要誘因。

有專家指出,適當的壓力可以產生動力,但壓力過大則會產生負面作用。有統計顯示,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經濟迅速發展的日本,過度疲勞曾造成大量中青年人猝死,如今,中國已超越日本成爲“過勞死”大國。巨大的工作壓力導致我國每年過勞死的人數達60萬人。

當壓力不斷增加,相當一部分人所感覺到的焦慮,就從一種普遍的情緒體驗,變成精神障礙疾病。

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的調查顯示,目前每10箇中國人中就有1個患精神障礙疾病,其中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的抑鬱症和焦慮症人數急劇上升。《柳葉刀》預計,中國患抑鬱障礙的人羣,有可能達到6100萬,且絕大多數從未就診。雖然抑鬱症的病因很複雜,但壓力過大、持續得不到排解無疑是其中重要的一項。

“導致抑鬱症發病的外界壓力經常是慢性的、持續的、不可預見的壓力,這和我們很多白領的工作狀態非常類似。”全國抑鬱症研究協作組祕書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抑鬱症治療中心主任王剛說。

注意身體變化

反思是否壓力過大

壓力就像洪水,蓄積到一定程度,就需要釋放。然而,多數中國人的選擇是壓抑,有的人甚至選擇走極端。

深圳網友“祭奠逝去的噯”本是當地一家公司的部門主管,月薪近2萬,今年10月4日,他突然發帖稱“活着好累,直播我的死亡。希望朋友還能記得我”。儘管網友報警營救,最終還是沒留住“祭奠逝去的噯”,據他身邊的朋友回憶,“祭奠逝去的噯”兩年多前就流露出自殺的想法。

王剛舉例說,一項北京地區抑鬱症調查顯示,抑鬱症患者從未就醫的比例高達62.9%,而就診的患者當中,真正到專科醫院就診的只有5.8%。而且患者在發病之初,對於自己是否瞭解現在處於疾病狀態,不清楚的佔到70%以上,認爲是思想問題的佔到10.3%,能夠認識到自己可能是得了抑鬱症的比例還不到10%,很多人即使出現了失眠、厭食、胃痛等軀體反應,也沒有意識去挖掘問題的根源。

遠離這個時代,顯然是不可能的。專家認爲,要改變的是不健康、不科學的生活模式。

專家提示,當你出現易忘事、做怪夢、下巴疼痛、牙齦疼痛出血、重度痛經等症狀時,就要認真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壓力過大了。玩節奏適中、畫面輕鬆的休閒遊戲,多吃牛奶、海帶、魚肉等富含鈣和維生素B1的食物,能幫人暫時遠離壓力,讓身心得到放鬆。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